广西梧州市2019届高三语文毕业班摸底调研考试试题(含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广西梧州市2019届高三语文毕业班摸底调研考试试题(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以拒秦 (6).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喧”“偏”“择”“耻”“拒”“递”等。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梧州市新博物馆珠山馆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526平方米,陈列展厅面积达到1876平方米。近期,以“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为主题的梧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在新馆展出,招引了大批市民前往。记者也常在街上或者网上听到和看到,不少市民相约上珠山,就为了一睹梧州千年历史以怎样的一个崭新姿态呈现。在一个雨后的下午,记者登上了珠山,曾经 的市中心公园,如今在花鸟虫鸣中独享一份清幽。或许不是周末的缘故,参观新馆的心情,在静谧中竟然随着脚步的拾阶而上变得愈发庄重起来。新修的道路给人 的感觉,路边的花坛、古树、竹林,无不烘托着博物馆厚重的历史气韵。未行至博物馆外广场,先经过建道圣经学院旧址,目前为珠山颐安院的两幢仿古建筑,灰墙青砖和楼前苍劲的古榕引领着游人的脚步一路向前。经过那片 的树荫,眼前有种豁然开朗的亮堂——修建一新的博物馆和面前的大广场出现了,庄严的楼体、质朴的线条、大气的风格,融入了梧州的青山绿水,融入了千年古城的历史。为了真实再现我市从原始蒙昧到逐步发展繁荣兴盛的历程,全面展示我市各个历史时期的辉煌与成就,梧州历史文化主题陈列由“苍梧之野”、“岭南首府”、“百年商埠”、“军事要塞”、“名人辈出”、“珍藏文物”、“李济深捐献文物”7个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都有详细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蜡像和电脑映像( ),让人徜徉期间,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游人如织 耳目一新 枝叶扶疏 心旷神怡 B. 熙熙攘攘 万象更新 不蔓不枝 心旷神怡 C. 游人如织 万象更新 枝叶扶疏 踌躇满志 D. 熙熙攘攘 耳目一新 不蔓不枝 踌躇满志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近期,围绕“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为主题的梧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在新馆展出,吸收了大批市民前往。

B. 近期,以“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为主题的梧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在新馆展出,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

C. 近期,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的梧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在新馆展出,以“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为主

题。

D. 近期,围绕“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为主题的梧州历史文化,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陈列展在新馆展出。

19. 下列补写到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幅幅梧州历史的生动画卷形象地展开了 B. 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梧州所史的一幅幅画卷 C. 梧州一幅幅历史的画卷生动形象地展开了 D. 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幅幅梧州历史的画卷 【答案】17. A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游人如织”,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熙熙攘攘”,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第一处,后面说“如今在花鸟虫鸣中独享一份清幽”,可见前面“曾经”的情况应是人很多,用“游人如织”更恰当。“耳日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更:变更。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第二处,是说“新修的道路”给人的感觉,应是与之前的不同,使用“耳目一新”更恰当。“枝叶扶疏”,形容枝叶繁茂四布,高下疏密有致。“不蔓不枝”,形容文章简洁,不拖泥带水。第三处,是形容“树荫”,应使用“枝叶扶疏”。“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第四处,是说人“徜徉其间”的感受,应使用“心旷神怡”。故选A项。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近期,以‘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为主题的梧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在新馆展出,招引了大批市民前往”,句中存在问题的是后半句,“招引了大批市民前往”搭配不当,“招引……市民”不搭配,应改为“吸引……”。A项,“围绕‘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为主题”结构混乱,句中把“围绕……主题”和“以……为主题”两句杂糅,前一分句中能与后面的“为主题”相搭配的介词只能是“以”;C项,选项把“以‘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为主题”这一定语后置,不但在语句的表达上显得累赘,而且这句话的目的是突出事件本身;D项,“围绕‘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为主题”结构混乱,把“围绕……主题”和“以……为主题”两句杂糅;“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陈列展在新馆展出”结构也混乱,选项把“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

陈列展”和“陈列展在新馆展出”两句杂糅到一起。故选B项。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类型,如本题就采取抽出文中一句话的形式进行考查,这就要求考生要运用好前后的语境,要关注主语的一致性、内容的前后呼应等。本题中,依据前文“每一个部分都有详细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蜡像和电脑映像”和后文“让人徜徉期间”可知,此处应是紧承前文“每一个部分”而来,与前文的主语一致,AC两项都另换主语,这就导致前后内容不够连贯,此处接“生动形象地展现”就显得更连贯了;“梧州历史”不宜断开,且“一幅幅”与“画卷”的修饰关系更疏远一些,所以这里正确的语序应当是“一幅幅梧州历史的画卷”,这就排除B项,故选D项。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下面是中华中学文学社给某著名作家写的一份预约函,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我社拟定于2018年9月31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歌唱祖国”诗歌朗诵会。诚邀您担任评委,并恳请您务必在晚会结束后对我们的大作给予点评。请您提前安排好善后事宜,在家恭候我们的正式通知。真诚欢迎您的惠顾。

【答案】①“务必”删除;②“大作”改为“拙作”;③“善后”改为“相关”或删除;④“恭候”改为“等候”;⑤“惠顾”改为“光临”。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是中华中学文学社给某著名作家写的一份预约函,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题干既提供了语言环境,还明确了答案的要求,然后根据语言使用的环境、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并恳请您务必在晚会结束后对我们的大作给予点评”,其中“务必”不当,这是给“著名作家写的一份预

约函”,应是处于邀请的目的,用语应是客气而尊敬的,而“务必”意思是“必须”,不当;“大作”敬辞,称对方的著作,此处说自己的作品,不当。“请您提前安排好善后事宜”中“善后”不当,“善后”指妥善处理事情发生后的遗留问题,与语境不合;“请您……在家恭候我们的正式通知”中“恭候”不当,指敬辞,恭敬地等候,应说自己等候别人;“真诚欢迎您的惠顾”中“惠顾”不当,“惠顾”,惠临,商家多用于欢迎顾客,与语境不合。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21.一般而言,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购买商品房的态度、做法及目的会有所不同。下面是一个概括相关情况形成的框架图,请据此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对于购买商品房,“60后”购买二套房,用来投资、养老;“70后”全款买房,他们想换大房子或投资;“80后”付首付加贷款买房,他们想有个稳定的家;“90后”不买房,而是租房,他们感觉这样自由,更利于创业。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图”的类型,如本题所给的是“框架图”,且要求是“据此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也就是要用语言准确地把框架图的内容表述出来。首先根据题干“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购买商品房的态度、做法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