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技能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语文教学技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语文教学技能

B、微笑变化

2、姿态变化: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躯体和四肢动作来传达或辅助传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的活动。

A、站立姿态: a、背挺直,胸挺起,双目平视,充满自信,给人气宇轩昂,心境开朗,乐观向上的印象。《红与黑》扮演市长夫人的演员站姿很美,背腰脖都是挺直的。

B、走动姿态:课堂上走动应注意: d、走动时要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分小组活动,发现某小组有问题,则接近他们,要观察整个课堂,站在教室前面或后面。 C、手势:指手指、手掌、臂膊的综合运用。 (一)提问的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提出问题的形式,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交流,以便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修正错误,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

提问技能的运用,既与教师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教师的综合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有关,而且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有直接关系。能成功运用提问技能的苏格拉底和孔子都是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提问技能对教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从教师的运用提问技能的情况就可看出其综合能力发展的水平。 (二)提问的作用

1、激发学习动机。通过提问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2、揭示、解决矛盾。通过矛盾的揭示和解决,使学生逐步认识新事物,抓住问题本质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3、反馈调控。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偏差或冷场时,教师导向性的问题可及时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借以控制教学的方向,对学生来说,是参与教学,强化学习。

4、诊断评价。双基的掌握,目标的实现,在提问过程中了解并作出适当评价。 5、激励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6、巩固强化。问题的设计一般以旧知识为基础,可以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知识。 (三) 提问的类型

Ⅰ、回忆型:目的在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1、选择性提问:主要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或引出主要内容,或为进一提问过渡。只需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一般为集体应答。

2、温故型提问:要求学生对己学过的具体事实进行再现和确认,包括文学常识、名句名篇,成语典故等。

3、开放型提问:可凭经验和感觉回答,没有固定答案,只要争先恐后的回答就算达到目的。如: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 Ⅱ、理解型:要求学生对已知知识内化之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1、一般理解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事实、事件等进行描述。如:你能把路瓦栽夫人的故事告诉大家吗? 2、深入理解 要求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路瓦栽夫人值得同情吗?为什么?

3、对比理解 要求学生对事实、事件进行对比,区别本质的不同,达到深入理解。如:路瓦栽夫人和祥林嫂面对生活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Ⅲ、应用型:要求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新的问题。学生要对已知信息进行分类,再进行加工整理、综合考察,达到透彻理解系统掌握。

1、分析 要求学生识别条件与原因、或者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细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理清有关知识的来龙去脉,不断给予指导、提示和帮助。如: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2、综合 要求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检索,概括,进行分析综合,推理想象,根据事实得出结论。如:路瓦栽夫人如果没有丢失项链,那又会是怎样的情景?

3、评价 要求学生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对照、比较之后,提出自己的主张并阐明理由。如:有人说路瓦栽夫人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的妇女,有人说路瓦栽夫人是敢于面对现实的有英雄气概的女人。关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四)提问的原则

1、有效性:设计适应学生年龄和个人能力特征的多种水平的问题,使多数学生参与回答。对高年级学生少问是不是对不对。 2、科学性:问题必须清楚、准确,符合学 生的认知特点,适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3、层次性: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决定问题的层次。 4、整体性: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思维,不搞一对一的对话场面。 (五)提问的步骤

1、引入:在正式提问之前,通过必要的语言、手势、板书、板画或其他教学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

17 / 19

语文教学技能

2、陈述:用清晰、准确的语言陈述问题。必要时对问题中的某些概念进行解释,对某些稍难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提示,适当停顿几秒钟。

3、介入:在学生回答中或回答之后,教师适时介入,检查学生的回答,或督促学生完整地考虑问题,必要可重复一次问题,点明关键。

4、评价:可重复学生的回答,不确切处可重述,未尽之处要追问,错误之处要更正。用一两句话进行评价,必要时可进一步引申、扩展问题的结论。 六、提问实施要点

1、循序而问:按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认知结构的顺序,循序渐进,步步深入。

2、深浅适度:深奥的提问使学生不知所措,浅显的提问使学生不感兴趣,恰当的提问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3、准确精练:语言有科学性、严谨性、逻辑性。

4、留有余地:提问后稍作停顿,学生回答后稍停,让学生有补充的时间,体现主体性。 6、 反应及时:肯定、否定、点拔、追问,强化提问效果,鼓励学生质疑。

(七)设计提问要注意

1、明确目的:或引起兴趣,或强化记忆,或促进思维,或征求看法,不同目的需要不同的语言手段和方式达到。 2、确定内容:针对教学内容设计提问,要求学生回答什么,由此确定提问措词。

3、了解对象:根据对象差异使用不同语言,低年级学生用词简洁明了,不用长句和复杂的句子,女生则语气和缓,基础差的不问太难的问题。

4、用词恰当:恰当使用提问词:谁、什么、怎样、如何、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能不能、会不会等等。

5、自然流畅:平等的交流方式,自然流畅的语言,不用审问质问和生硬的语言冷峻的态度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 6、导语灵活:

教师提出问题之前所使用的语言叫导引语,在介入阶段使用。导引语的使用使提出的问题和缓,表现教师亲切和蔼的态度。如:你能不能告诉大家,请大家思考下列问题并准备回答。

7、问题准确: A、使学生听得清楚,明白问题的含义。 B、让学生准确理解所提问题的含义,明白老师的目的和意图。 C、用词简洁、明了,语句不长不复杂。 D、提问的语气语调符合问题的情景,避免命令、威胁和阴阳怪气。 (一)评价的含义

1、语文教学评价: 语文教师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一定的方式,科学地测定语文教学水平。目的是测定语文教学的成败优劣,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是对整个语文系统作评价。

2、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语文教师根据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课堂教学质量。目的是提高自己研究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发展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促进自己和他人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强同行间的团结协作。是对一堂课作评价。

3、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活动的评价: 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和完成课堂练习之后,语文教师要给予适当评价,肯定正确答案,纠正错误,进行系统归纳,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是对某个教学环节作评价。

这里所要训练的是第三种评价的技能,如果借用心理学的术语,可称为强化技能。用提问技能的苏格拉底和孔子都是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提问技能对教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从教师的运用提问技能的情况就可看出其综合能力发展的水平。 (二)评价的目的

1、给学生积极的鼓励,提高注意的持续性。2、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兴趣。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4、赏识学生的努力成果,增加学生对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5、增进师生感情交流,让学生学会自我强化。

(三)三种情境下的评价

1、回答或练习完全正确,使用赞叹语:好,非常好,真了不起,进步真快。2、回答不全面,先确认答案中正确的部分,并加以表扬和鼓励,然后以委婉的、学生能愉快接受的方式指出错误和不足:刚才可能是紧张了,没把问题说清楚。这句话他没有说对,但其他几点他都讲得很好。3、回答完全错误,鼓励他参与教学:这位同学虽然没有答对,但他是认真思考了的。虽然没有说出正确答案,但他能大胆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就很好。 (四)评价的原则

1、目的性。主要是集中注意,发挥积极性和激发兴趣。2、针对性。不同的行为有不同的评价,不可对学生的任何回答都说好。3、实事求是。过份的赞叹反而引起反感,应该公平客观,体现教师的要求。4、多样化。语言风趣幽默,经常变换方式。 (五)评价时要注意

18 / 19

语文教学技能

1、通过评价不断地刺激学生作出反应,使思维处于活跃状态。2、用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3、评价方式要恰当。对学习差又回答错误的学生,采取全班批评的方式就不合适,在低年级,回答正确可用全班鼓堂的形式,但高年级却不一定合适。 4、评价要真诚。不恰当的表扬和刻薄的批评都会使师生感情疏远。

第六章

一、 作业设计

(一)常见的语文作业的内容与形式

1、关于文字与标点: A、难认字、多音字、形近字的读写。B、选择片断,让学生标点。

2、关于词语: A、选词填空(实词、虚词、成语等)B、组词(课文中的各类词)C、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辩析D、解释词语 3、关于句子: A、选正句B、析句C、造句D、组句(组合不完整的句子)E、填句F、简化句子G、修饰句子H、变换句式I、重新组合句子J、改错句(K、摘录词句段

4、关于课文读写: A、课文插图作业B、抄写C、默写D、听写E、朗读F、背诵G、叙述大意H、编写提纲I、问答J、笔记K、语译L、缩写、扩写、改写、续写。 (二)设计作业要注意

1、围绕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来设计,突出某一方面,不可每次练习都是同样的内容和形式。

2、根据时间设计适量的作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考虑到应该给学生什么帮助才有助于顺利完成作业。 3、根据一定的教学情境选择作业的形式。课堂作业宜用单项训练,能在短时间完成,方便检查和评改。课后作业宜用综合题型,视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作出量化要求,规定交作业的时间。

4、多设计一些新颖的作业,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语文成绩检测技能

19 / 19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