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第十三章半固体制剂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药剂学第十三章半固体制剂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精品文档

A.室温时有适宜的硬度,塞人腔道不变形,在体温下易软化、融化或溶解 B.油脂性基质的酸价应<0.2,皂化价应为200~245,碘价>7 C.对黏膜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过敏性 D.性质稳定,不妨碍主药作用 29.下列属于栓剂油脂性基质的是

A.硬脂酸丙二醇酯 B.Poloxamer C.聚乙二醇类 D.S-40

30.关于油脂性栓剂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半合成椰油酯、半合成山苍子油酯和硬脂酸丙二醇酯都属于油脂性基质 B.可可豆脂是天然的甘油酯,因含酸比例不同,熔点及释药速度不同 C.可可豆脂具有同质多晶现象,B型最稳定

D.可可豆脂应缓缓升温至完全熔化,再与药物混合均匀

31.制备可可豆脂栓剂时,应该加温至基质融化多少时,停止加热,让余热使其全部

融化

A.1/5 B.1/3 C.1/2 D.2/3 32.关于半合成山苍子油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系由山苍子油水解、分离得月桂酸再加硬脂酸与甘油酯化而得,亦称混合脂肪

酸酯

B.半合成山苍子油酯能缓慢溶于直肠分泌液 C.产品规格不同,熔点也不同。常用的是38型 D.本品属于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 33.甘油明胶的组成

A.明胶、甘油、水 B.明胶、甘油、乙醇 C.明胶、甘油、PEG400 D.明胶、甘油、甲醇 34.下列关于局部作用的栓剂叙述错误的是 A.痔疮栓是局部作用的栓剂

B.局部作用的栓剂,药物通常不吸收,应选择释药速度慢的栓剂基质 C.甘油明胶基质常用于局部杀虫、抗菌的阴道栓基质 D.油脂性基质较水溶性基质更有利于发挥局部药效

35.药物制成栓剂直肠给药疗效优于口服给药的主要原因是 A.增加药物的吸收 B.提高药物的溶出速度 C.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 D.减小胃肠道刺激性 36.全身作用的直肠栓剂在应用时适宜的用药部位是 A.距肛门口6cm处 B.距肛门口 2cm处 C.接近肛门 D.接近直肠上静脉 37.栓剂的置换价为

A.基质质量与同体积药物的质量比. B.主药与基质的容积比 C.主药质量与同体积基质质量之比 D.同体积不同药物的质量比 38.栓剂置换价通常的基准基质是

A.可可豆脂 B.椰油脂 C.甘油明胶 D.聚乙二醇类 39.栓剂中药物质量与同体积基质质量的比值称为

A.酸价 B.水值 C.置换价 D.分配系数 40.制备栓剂选用润滑剂的原则

A.任何基质都可采用植物油脱模 B.任何栓剂制备都必须采用润滑剂

.

精品文档

C.水溶性基质采用水溶性润滑剂 D.水溶性基质采用油脂性润滑剂 41.在栓孔内涂软肥皂作润滑剂适用于哪种基质的制备 A.Poloxamer B.聚乙二醇类 C.半合成棕榈油酯 D.S-40 E.甘油明胶

42.制备以聚乙二醇为基质的栓剂选择脱模剂为

A.不需要 B.植物油 C.不同浓度的乙醇 D.软皂 43.制备油脂性基质的栓剂常用的润滑剂为

A.肥皂、甘油、95%醇 B.液状石蜡 C.植物油 D.不需要 44.水溶性基质和油脂性基质栓剂均适用的制备方法是 A.搓捏法 B.冷压法 C.热熔法 D.乳化法

45.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不作为栓剂质量检查的项目是 A.密度测定 B.融变时限测定

C.重量差异检查 D.药物溶出速度与吸收试验 46.栓剂质量评价中与生物利用度关系最密切的测定是 A.体内吸收试验 B.体外溶出速度 C.重量差异 D.含量 五、问答题

1.请写出软膏剂基质的种类并说明其特点。 2.说明用研磨法制备软膏剂时药物加入的方法。

3.简述眼膏剂在质量要求与制备上与普通软膏剂的区别。 4.与口服制剂比较说明全身作用栓剂的意义。 5.分析影响栓剂中药物在直肠部位吸收的因素。

六、计算题

1.测得某空白基质栓质量为3.0g,含药量70%的栓剂质量为5.3g。现需制备每枚含500mg药物的栓剂,请写出1 000个剂量单位的处方。

2.以可可豆脂试制阿司匹林栓剂。以1g栓模测得纯基质平均粒重1.072g,含药栓(含药量37.5%)平均粒重1.212g。若以10粒量投料,每粒含阿司匹林0.5g,计算可可豆脂基质的用量。

七、处方分析与制备

分析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说明软膏或栓剂的基质类型,并简述制备工艺: 1.复方苯甲酸软膏

苯甲酸 120g 水杨酸 60g 液状石蜡 100g 石蜡 适量 羊毛脂 100g 凡士林 加至1 000g

2.水杨酸乳膏

水杨酸 1.0g 硬脂酸 1.0g 硬脂酸甘油酯 1.4g 液状石蜡 2.4g 白凡士林 0.4g 羊毛脂 2.0g 三乙醇胺 0.16g SLS 1 g

甘油 1.2g 蒸馏水 加至40g

.

精品文档

3.醋酸地塞米松软膏

醋酸地塞米松 0.5g 单硬脂酸甘油酯 70.0g 硬脂酸 112.5g 甘油 85.0g 白凡士林 85.0g 十二醇硫酸酯钠 10.0g 尼泊金乙酯 1.0g 蒸馏水 635.5ml

4.硝酸咪康唑软膏

硝酸咪康唑 10g 十六醇 120g 白凡士林 50g 液状石蜡 100g 甘油 100g Tween 80 35g Span 80 15g 尼泊金乙酯 1g 蒸馏水 539ml 5.甘油栓

甘油 80g 无水碳酸钠 2g 硬脂酸 8g 蒸馏水 10ml

6.磷酸哌嗪栓

磷酸哌嗪 250g PEG-4000 220g PEG-6000 310g 水 200g

参考答案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软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可起局部治疗作用,也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其类型按分散系统分为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软膏三类。

2.用乳剂型基质制成易于涂布的软膏剂称乳膏剂。

3.栓剂系指将药物和适宜的基质制成具有一定形状供腔道给药的固体状外用 制剂。

4.药物的质量与同体积基质质量的比值称为该药物对基质的置换价。通过置换价可方便地计算出制备这种含药栓需要基质的质量。

二、判断题

1.B 2.B 3.A 4. A 5. A 6. A 7. B 8. A 9.A 10.B 11.A 12. A 13. A 14. B 15. B 16. A 17.A 18.A 19.A 20. A 21. B 22.A 23. A 24. A 25.B 26. A 27.A 28. A 29. A 30. A 31. A 32. B 33.A 34.B 35.A 36. B 37. A 38. B 39. B 40. B 41.A 42.B 43.B 44. A 45. A 46. B 三、填空题 1.药物;基质

2.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 3.油脂性;乳剂型;亲水或水溶性 4.凡士林;羊毛脂

.

精品文档

5.固体油相;乳化剂;水相;水包油;油包水 6.防腐剂;保湿剂

7.一价金属离子有机碱;脂肪酸;O/W 8.W/O;O/W;HLB

9.研磨法;熔融法;乳化法;研磨法;熔融法 10.凡士林;液状石蜡;羊毛脂 11.单相凝胶;双相凝胶;触变性 12.固体;熔融;溶解;局部;全身 13.油脂性;水溶性

14.甘油;明胶;水;溶于分泌液

15.硬化剂;增稠剂;乳化剂;吸收促进剂;着色剂;抗氧剂;防腐剂 16.冷压法;热熔法

17.药物的重量;同体积基质质量 18.迅速释药;油脂性;2cm 四、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B 5.C 6.A 7.C 8.B 9.C 10.B 11.A 12.B 13.A 14.C 15.D 16.B 17.A 18.A 19.C 20.D 21.B 22.C 23.A 24.C 25.B 26.B 27.A 28.B 29.A 30.D 31.D 32.B 33.A 34.D 35.C 36.B 37.C 38.A 39.C 40.D 41.C 42.A 43.A 44.C 45.A 46.A 五、问答题

1.软膏剂基质可分为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和水溶性基质三种类型。

油脂性基质:指动植物油脂、类脂、烃类及硅酮类等疏水性物质。此类基质涂于皮肤能形成封闭性油膜,促进皮肤水化作用,对表皮增厚、角化、皲裂有软化保护作用。特别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制备软膏剂。

乳剂型基质:是将固体的油相加热熔化后与水相混合,在乳化剂作用下乳化,形成室温下为半固体的基质。乳剂型基质对皮肤的正常功能影响较小,药物的释放和透皮

吸收较快,且润滑性好,易于涂布。在贮存过程中可能霉变,水分也易蒸发,因此须加人防腐剂和保湿剂。通常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不宜用乳剂型基质。

水溶性基质:由天然或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质组成。易溶于水,能与渗出液混合且易洗除,能耐高温不易霉败。但对皮肤润滑性较差,长期使用可引起皮肤干燥。该基质不适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

2.根据药物性质不同,药物与基质的混合方法也不同:

药物不溶于基质时,必须将药物粉碎至细粉,可先与适量液体如液状石蜡、植物油、甘油等研匀成糊状,再与基质用等量递加法混合均匀。

药物可溶于基质或基质中某组分时,则直接用少量基质或某组分溶解后,再与其余基质混合均匀。

药物为半固体、伏时,可直接与基质混合均匀。

3.与普通软膏剂的区别:应更细腻、易涂布;对眼部无刺激性,不溶性药物应粉碎成极细粉以减少刺激性;无细菌污染;应在无菌条件下制备,所有基质、药物、器械与包装容器等均应严格灭菌,用于眼部手术或创伤的眼膏剂应不添加抑菌剂或抗氧剂。

4.与口服制剂相比,全身作用栓剂的特点是:药物不受胃肠道pH或酶的破坏而失活;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