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学复习知识点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国民间文学复习知识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民间文学复习重点 绪论

一、☆民间文学:(名词解释)

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它既是人民生活、思想情感的自发流露;又是他人关于科学、宗教及其它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

民间文学的三大价值:实用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二、folklore

英国威廉。约翰。汤姆斯首次使用folklore一词,指“大众古俗”,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有了一个正式名称。 三、民间文学的范围

1、民间散文作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歇后语

2、民间韵文作品:名歌、民谣、民间长诗、谚语、谜语、绕口令 3、民间说唱作品:民间曲艺、民间小戏 四、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

1、是民众表达思想感情,愿望,传达政治见解的方式,它满足民众的表达需要和创作欲望,是民众交流思想的一种艺术化手段。 2、可以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娱乐和放松 3、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工具

4、是了解民风民情和进行相关研究的的参考资料 五、民间文学的研究方法

田野调查法 历时追溯法 共时比较法

第一章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一、民间文学的根本特征

口头性、群体性、传承性、变异性、表演性 二、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差别

1、作者的差异。最显著的标志是民间文学具有群体性特征,作者是匿名的,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作者有名有姓

2、民间文学是口传文艺,以口头语言为载体,作家文学以文字为载体

3、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的直接反映,作家文学是高级的精神的表现物和慰藉物

4、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异。民间文学有很强的实用性并成为一种生活手段,作家文学通过培育人的的精神来实现干预社会生活的功能 三、★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论述)

钟敬文说:民间文学和一般作家文学,是两株树上开出来的形状和色香各异的花朵。民间文学本是作家文学的源头或母体,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

1、民间文学在题材、思想内容上对作家文学产生影响。民间口头作品往往成为作家再创作的题材。民间文学孕育了作家文学,它表面上虽没有采用民间口头作品的内容,但在他的创作过程中,却接受了民间文学作品的影响。

2、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典型形象的素材。如《水浒传》、《西游记》中的不少人物都直接脱胎于民间版本。

3、民间文学在文学体裁和艺术手法上对作家文学产生影响。古典诗歌的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等都起源于民间,词、曲、戏剧、小说等也都起源于民间。在艺术手法方面,比如民间惯用的赋比兴,双关等修辞技巧为诗人的诗歌创作所借鉴,讲故事,说书等技巧为小说家所借鉴。

4、在语言上,作家创作也常借鉴民间口语民间口头文学作品体裁是经过长时间的运用和流传而定型的,它既具有符合表达内容的需要,也具有人们欣赏的审美口味,因此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5、同时作家文人对民间文学的保存,提炼,在创作,有利于民间的文学的保存和流传,但是作家文人也对民间文学有一定的损害和歪曲。如梁山伯和白蛇传都遭到过不同程度的歪曲。

第二章 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与整理

一、元明清时期的文学高峰之一的元杂剧(关汉卿、王实甫),明末清初,民间戏曲进入大崛起时期。

二、明末冯梦龙整理民歌,笑话,话本有突出贡献,有《挂枝儿》《山歌》两种民歌集,清李调元有收录广西少数民族的情歌《粤风》。 三、民间文艺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1、发源、开创时期(1918-1925):1918年2月,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等主持成立一个歌谣征集处;1920年12月,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研究会;1922年12月17日,《歌谣》周刊创刊;1923年5月“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成立,顾颉刚为代表。

2、探索与发展时期(1950--):1984年“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

四、1958年提出“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大力推广、加强研究”的工作方针;80年代认同和遵循“全面搜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章 神话 一、神话

神话是关于神的民间故事,是人类在远古时期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高度幻想性的故事,是一种融文学,音乐,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艺术,是上古初民的世界观和信仰的主要表达形式。 二、神话的本质

1、就神话产生的原动力和内容实质而言,神话的产生源于原始人类解释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愿望,其内容是对当时自然界和社会的变形反映

2、就神话艺术构思的方式而言,原始人类是在一种充满神奇幻想的天地里,用人格化的方法去同化自然力。

3、就神话创作的特点而言,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

三、神话的艺术特征

1、庄严虔诚的虚构。神话文体虽然讲述虚假的内容,但却有神圣,崇高的风格,这是他的一个重要特征。

2、奇丽荒诞的幻想。幻想是神话营造情节的主要方式。 四、神话的文化价值

1、神话展示了人类在童年时期拥有的不懈追求,探索和创造的宝贵精神,和改造世界的顽强意志,无畏胆魄

2、神话是后世浪漫主义创作的源头 3、对民族文化心理建构有模塑作用

第四章 传说 一、传说

传说是民众口头创作和传播的描述特定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解释某种地方风物或习俗的的传奇故事。 二、传说与神话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点:

1、一部分上古时期的传说与神话交融在一起,神话是传说产生的源头; 2、传说与神话都是散文体的口述故事; 3、二者都有超现实的因素在内。 区别点:

1、主人公属性不同:神话的主人公是神,传说的主人公是人;

2、.超现实因素的不同:神话的超现实幻想符合原始思维的逻辑,是传播者信以为真的。而传说的幻想只是为了增加其传奇性特点;

3、神话:主要通过幻想方式;传说尽管也可能包括幻想成分,但往往通过日常生活的方式表现。 三、重点注意节日习俗传说 四、传说的艺术特征(简答题)

1、表达方式的可信性和主要情节的虚构性 2、故事情节的传奇性

3、解释世界的人文情趣与艺术构想 4、情节与人文形象的类型化 5、流传演变中的成长性 五、传说的价值(简答题)

1、娱乐价值: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和民众休闲方式,传说的娱乐价值是其主要价值。

2、教育价值:传说往往寄予民众的世界观,道德观,社会理想等,这些对民众起着观念培养和道德教化的作用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