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Word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Word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0

O

· · 0 F F 59 31 10 2 28 0 14 1 A 57 33 2 13 12 4 26 3 图17 图16 4 图15 11 35 55 10 5 24 6 9 8 7 6 28.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龙37 53 和小刚测量小东跑40m的平均速度。 22 8

(1)小龙和小刚用 (填一种测量工具) 51 39 在室外测出40m的路程; 20 10

49 41 (2)小刚担任计时员,他用秒表测量小东跑步的 18 12 47 16 43 时间;小龙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东跑完 45 14 40m的路程,小刚计时如图18所示,则小东 跑40m所用的时间为 s; 图18

(3)小东跑40m的平均速度是 m/s。

29.小明和小聪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19甲所示。先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纸板ABCD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激光紧贴纸板射向O点;在硬纸板ONBC面内 看到反射光(选“能”或 “不能”);如果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 变,将硬纸板ONBC面以ON为轴向 后折转,如图19乙所示,则在ONBC 面内 (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反射光。此现象说明 。 入射光 D O O 甲 C 入射光 D O 乙 平面镜 C A N B A N B

30.小航在实验室测量盐水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20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

(2)用调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将适量 的盐水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 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 的位置如图20乙所示;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 0 空量筒中,如图20丙所示。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 算盐水的密度为 g/cm3。

31.请你根据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动手实践的经验及

5 / 10

平面镜 图19 mL 50 40 甲 50g 1 2 3 4 5 g 30 20 10 乙 图20

丙 物理课中所学的知识,将图21所示四个实例的描述补充完整。

图A:冰棍“冒”出的“白气”向 (选填“上飘”或“下落”),这是冰棍周围水蒸

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

图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的响度 (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平时 (选填“空气”或“真空”)传播了声音。

图C:在空罐的罐底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白天将

小孔对着室内的窗户,可观察到户外景物呈现在塑料膜上是 (选填“正立” 或“倒立”)的。

图D:在碗底放一枚硬币,自己远离碗一段距离,站到刚好看不到硬币的位置停下。另一同

学慢慢向碗中加满水,你将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枚硬币。

32.纸的着火点约183℃,酒精灯火焰温度约500℃,吹风机吹出的热风温度

约60℃。如图22所示,用纸锅装些水。若用吹风机吹出的热风给纸锅加热,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若将纸锅放到酒精灯上加热,在水沸腾时,纸锅 (选填“会”或“不会”)燃烧。

33.小明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质量、初温、

形状相同的一个水滴,观察图23中情景,对比可知小明所探究问题的自变量是 。

图23 蜡烛A 白纸 支架 34.小刚利用如图24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图24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透明平板玻璃。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

的前面,小刚应在玻璃板 (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 (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

(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多个角度看上去都跟蜡烛A的 像 。

(3)实验中,使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能够使观察者看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看到

蜡烛 (选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5.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展厅中有展品“曾候乙编钟”,如图25

6 / 10

蜡烛B 透明玻璃 图 22

图25

所示。用钟锤敲击编钟时编钟就会发出声音。若用同样的力度敲 击一只编钟的不同位置,编钟所发出的音调有所不同,请根据此 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

36.小萱用量筒和天平测量某种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请根据表

中数据,判断当液体的体积V=80cm3时,这种液体的质量m= g。

3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图26

V/cm3 m/g 10 7 20 14 30 21 40 28 50 35 60 42 图27

(1)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入射光经透镜折射后会聚的情形如图26所示,可见此凸透镜的 焦距为 cm;

(2)实验中,当蜡烛与该凸透镜的距离如图27所示,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 (选

填“正立”、或“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就 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选填“投影仪”、 “照相机”或“放大镜”);

(3)若蜡烛逐渐靠近该凸透镜,所成的像会逐渐变 (选填“大”或“小”)。

38.在水平的实验桌上有已调好的天平一台,提供的砝码如图28所示。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

计一个实验检验:在标尺上向右移动游码就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增加相应质量的砝码。 要求:写出检验的实验步骤。

甲 0 1 2 3 4 5 g 50g

20g

10g 5g 5g

图28

五、科普阅读题(共6分,每空2分)

7 / 10

39.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多普勒效应

1842年的一天,奥地利一位名叫多普勒的科学家正路过铁路交叉处,恰逢一列火车从

他身旁驶过,他发现火车从远而近时鸣笛声音调变尖,而火车从近而远时鸣笛声音调变低。 他对这个物理现象产生了极大兴趣,就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当声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着相对 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频率就会不同于声源发声的频率。当声源向观察者靠近时,观察 者接收到的声波的波长减小,频率变大,音调就变高;当声源离观察者远去时,观察者接收 到的声波的波长增大,频率变小,音调就变低,后来人们把它称为“多普勒效应”。 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用于交通中的测速,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车辆发射频率已知的超声

波,同时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根据反射波频率变化的多少就能知道车辆的速度。多普勒效应也可以用于医学的诊断,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彩超,即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发射一系列的超声波,经人体血管内的血液反射,因为血液流动的速度不同,反射后被仪器接收到的回声的频率就会有所不同,用不同颜色标识出,因而彩超既具有二维超声结构图象的优点,又同时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丰富信息。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

(1)交通中的测速仪和医学中的彩超都是应用 工作的。

(2)若声源不动,观察者向声源运动, (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

(3)从听到火车鸣笛的音调变高判断,火车正在 (选填 “靠近”或“远离”)观

察者。

六、计算题(共3分)

40.有个未装满水的瓶子,瓶子里水的质量为130g,瓶子的容积为250ml,

有只乌鸦要喝瓶中的水,但喝不到。于是乌鸦不断的把质量均为10g的小石块放入瓶里,直到放入第30块小石块时刚好喝到水(水面恰好到瓶口),如图29所示。求:小石块的密度。

图29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8 / 1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