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制)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8-2019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解:(1)2个磷原子就是在磷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P;

2+2+

(2)亚铁离子的符号为Fe,故填:Fe;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填:Al;

2-(4)5S表示5个硫离子,故填:5个硫离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7.【答案】水、氧气 保持干燥洁净 Fe2O3+3CO2Fe+3CO2 铝的密度较小所以轻

便;在空气中其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进一步氧化 保护金属资源 【解析】

解:(1)铁锅生锈就是铁与水、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使用中,防止铁锅锈蚀的方法:保持干燥洁净,用后擦干涂植物油等。 故填:水、氧气;保持干燥洁净。

(2)工业炼铁的原理: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

故填:Fe2O3+3CO2Fe+3CO2。

(3)铝锅轻便、抗腐蚀的原因是:铝的密度较小所以轻便;在空气中其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进一步氧化。

故填:铝的密度较小所以轻便;在空气中其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进一步氧化。

第17页,共23页

(4)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保护金属资源。

故填:保护金属资源。

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通常情况下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

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和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 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很多,例如给金属涂一层油漆,给金属镀一层金属,把金属制成合金,给金属烤蓝等,都可以达到防止金属生锈的目的。 18.【答案】BCE

【解析】

解:A.试管与带导管的橡胶塞连接好后,应先把导管放到水中,然后再双手握住试管外壁,从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他人,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再加热氧化铁粉末至红热,以防混有空气造成爆炸,错误;

D.过滤液体时,漏斗里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正确;

E.药品一般具有腐蚀性,不可用手接触药品,不可直接闻药品气味,严禁品尝药品,错误;

F.切忌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也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以防造成火灾,正确。 故填:BCE。

根据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的安全规则分析有关的做法,找出正确的选择项。

化学实验必须遵守“实验规则”,有些化学实验必须严格遵循操作的顺序,这样才能保证化学实验的安全和成功。

第18页,共23页

19.【答案】Fe 硫酸亚铁 Fe+CuSO4=FeSO4+Cu 作导线

【解析】

解:(1)A、B、C、D、E为初中是常见的五种物质,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所以A为氧化铁,B、C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所以B、C为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中的一种,由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B为一氧化碳,C为二氧化碳,D为铁,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E为碳酸钙,F是紫红色固体单质,所以F为铜,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氢气和氢气,G的溶液为浅绿色,所以G为硫酸亚铁溶液,所以D是Fe,G是硫酸亚铁; (2)反应③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3)物质F在生产生活的一种用途是作导线。 故答案为:(1)Fe,硫酸亚铁; (2)Fe+CuSO4═FeSO4+Cu; (3)作导线。

根据A、B、C、D、E为初中是常见的五种物质,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所以A为氧化铁,B、C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所以B、C为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中的一种,由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B为一氧化碳,C为二氧化碳,D为铁,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E为碳酸钙,F是紫红色固体单质,所以F为铜,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氢气和氢气,G的溶液为浅绿色,所以G为硫酸亚铁溶液,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第19页,共23页

20.【答案】NO、NO2、CO 化合反应 2NO2+4CO

【解析】

N2+4CO2

解:(1)由图示可知,该催化转化过程可以将NO、NO2、CO转化为N2、CO2,可以消除NO、NO2、CO 对空气的污染,降低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I是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氮,属于化合反应;

(3)由图示可知,反应Ⅱ是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4CO

N2+4CO2。

故答:(1)NO、NO2、CO.(2)化合反应。(3)2NO2+4CO(1)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结合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分析。 (2)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N2+4CO2。

(3)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Ⅱ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1.【答案】ABC 吸附 物理变化 不能

【解析】

解:(1)A、用回收的牛奶包装纸盒再生的材料制造休闲椅,正确; B、爱护路边花草树木,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正确;

C、步行或使用新型的“零排放”无污染交通工具,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正确; D、赛事过程中注意个人饮食卫生,但饮食不能全部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会造成浪费,错误。 故选ABC。

(2)活性炭起吸附作用,过滤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该直饮水机不能除去可溶性矿物质,不能把原水软化,故填:吸附;物理变化;不能。

第20页,共23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