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制)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8-2019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故B正确;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应先在外面挤压橡胶乳头,赶净空气后再将其伸入液体内;故C错误;

D、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再把导管移出水槽。这样随着试管的温度越来越低,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就越来越小,内部大气压变小,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槽内的水就会被顺着导管压到试管内,可能使试管由于受热不均从而炸裂;故D错误; 故选:B。

A、从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会收集不到所制取的气体,造成药品浪费去分析解答;

B、从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直到天平平衡为止去分析解答;

C、从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应先在外面挤压橡胶乳头,赶净空气后再将其伸入液体内去分析解答;

D、从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再把导管移出水槽.这样随着试管的温度越来越低,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就越来越小,内部大气压变小,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槽内的水就会被顺着导管压到试管内,可能使试管由于受热不均从而炸裂去分析解答;

做实验时,步骤的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可能会引起实验事故. 5.【答案】D

【解析】

解:由4HF+SiO2=SiF4↑+2X可知,反应前后氟原子都是4个,硅原子都是1个,反应前氢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X的化学式是H2O;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第9页,共23页

B、X的化学式是H2O,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04:36≠1: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反应前后各物质中的元素化合价均没有改变,即反应前后氢元素、氟元素、硅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是+1、-1、+4、-2,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6.【答案】A

【解析】

2):(1×6):32=12:3:16,故选解:A、乙硫醇中碳、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项说法错误。

B、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32=62,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故选项说法正确。

D、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易挥发,有大蒜气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判断。

×100%,进行分析

第10页,共23页

D、根据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易挥发,有大蒜气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A

【解析】

解:A、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硫酸反应,故选项正确。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8.【答案】A

【解析】

解:A、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一氧化碳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C、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D、CO2和N2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氮气一般都不支持

第11页,共23页

燃烧,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

解:A、装置A可用于加热固体制气体正确,故A正确;

B、装置B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B错误; C、装置C只能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错误,装置C用于收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故C错误;

D、装置D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气体进入的导气管口是b,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D错误。 故选:A。

根据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进行分析。

第12页,共23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