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习题附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习题附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 ABD 2. AC 3. ABCDE 4. ABDE (三)简答题

1、答: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从解放生产力,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答: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是指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对世界各类型国家的开放;多层次是指我们的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沿边和内地”这样一个全国范围的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格局,宽领域是指我们的对外开放范围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

3.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指一个国家自主地决定和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外国的控制和干涉,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

(1)我国是有13亿人口的大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过去干革命是这样,今天搞建设也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但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能排斥对外开放,二者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而对外开放的目的则是增强我国自力更生能力和在国际上竞争能力。两者都是为了发展和壮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四)论述题

1. 答:(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①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不改革只能在国际竞争中落伍。 ②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

A. 它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悦的体制。

B. 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凡是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或者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 (3)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①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

②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及其他体制改革的配合,改革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A 5、B 6、B 7、D 8、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DE 3. ABE 4.ACD (三)简答题

1.答:(1) 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3)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

25

极的探索。

2.答: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3.答:(1)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

(2)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 (3)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 (4)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四)论述题

1.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由这一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在宏观调控上,实现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就其都是市场经济而言,两者具有共性: (1)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 (2)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3)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

(4)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 (5)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2.答:(1)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

(3)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D 5、C 6、D 7、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E 3.ACDE 4.ABD (三)简答题

1.答:(1)人民民主专政;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答:(1)性质相同。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2)作用、职能相同。都要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

(3)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四)论述题

1.答:(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6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第十章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A 4.B 5. A 6.C 7.A 8.B 9.A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BCD 3.ABCD 4.BCDE 5.ABCDE (三)简答题

1.答:(1)作为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使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体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强化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觉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使他们精神振奋,思想活跃,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作为智力支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开发智力,培养大量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有用人才。

(3)作为思想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为社会主体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导向,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2.答:(1)加强思想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2)加强思想建设要与爱国主义教育联系起来。(3)加强思想建设必须树立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3.答: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要做到“三个必须”:即必须体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必须坚持文化建设的“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大力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四)论述题

1.答: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第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没有这一特征,社会主义就是不完整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第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不只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方面的现代化,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等全面的现代化。

第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反作用于物质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第十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 D 4.D 5.D 6.C 7. A 8. 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F 2.ABCD 3.ACE 4.ABDE 5.ABDEF (三)简答题

1.答:(1)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2)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须要求.

2.答:(1)民主法治;(2)公平正义;(3)诚信友爱;(4)充满活力;(5)安定有序;(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7

(四)论述题

1. 答: 把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 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我们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尽管距离马克思. 恩格斯当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仍有很大差距,但已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具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前提和社会制度保证。

此外,正确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还需要充分认识: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这并不是说社会和谐能够自然而然地实现。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和逐步实现的持续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三是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远大目标,也是现实任务,必须从实际出发。

第十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A 5.D (二)多项选择题

1.BC 2.CD 3.ABC 4.BDE 5.ABCE (三)简答题

1.答:“一国两制”概括而言,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 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答:“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

“一国两制”是指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 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其基本内容包括:第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实现祖国统一。其政治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一国两制”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第四.“一国两制”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第五,“一国两制”方针有利于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第六,“一国两制”的基本着眼点是用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 (四)论述题

1.答:“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和成功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初步实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二,“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初步实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律理论;

第三,“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初步实现,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于处理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 第四,“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初步实现,有利于推进祖国统一,壮大社会主义力量; 第五,“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初步实现,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的思路,找到了新的办法。 第十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D 5.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D 3.ABCD 4.ABDE (三)简答题

2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