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1变异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1变异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0.B 解析 依题意可知,这对夫妇无明显贫血症状,可能含有2~3个A基因。二者所生头胎胚胎致死(aa/aa),说明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aa,A项正确;这对夫妇的每个血红蛋白分子由2个A或a编码的肽链构成,因此血红蛋白的类型有正常肽链+正常肽链、正常肽链+异常肽链、异常肽链+异常肽链,B项错误;由题意“缺少3个A基因时有溶血现象”可知:血红蛋白结构异常时可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C项正确;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aa,再生育完全正常孩子(AA/AA)的概率为1/4,D项正确。

11.答案 (1)原因 多样性 适应性 (2)①遗传 变异 自然选择 ②个体 种群 (3)数量多 绝对优势 其他物种 物种多样性

解析 (1)现代生物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都认为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可见,二者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2)①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达尔文进化论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而现代生物进化论克服了这个缺点。

②达尔文进化论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而现代进化论则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即达尔文进化论着重研究生物个体的进化,而现代进化论则强调种群的进化。

(3)现代生物进化论中的“收割理论”提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12.答案 (1)不对。这一现象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符合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不符合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的特点。

(2)是进化。生物的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的进化总是向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或者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解析 (1)爬行动物是卵生动物,许多种爬行动物的卵发育成的个体是雄性还是雌性,与孵化时的环境温度有关,这一现象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温度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理由一是不符合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二是不符合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的特点等。

(2)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桦尺蠖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于选择劣势,黑色桦尺蠖由于具有保护色而处于选择优势;环境改善后黑色桦尺蠖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于选择劣势,浅色桦尺蠖由于具有保护色而处于选择优势。这表明,自然选择通过保留有利基因型个体和淘汰不利基因型个体,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使种群产生的适应新环境的颜色突变类型得到迅速发展。

13.答案 (1)基因突变 (2)3/16 Y、y与D、d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Y、y与R、r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应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R、r与D、d两对等位基因也应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 (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显然与圆粒豌豆的R基因相比,皱粒豌豆的r基因中插入了一段外来DNA序列,引起了基因结构发生的变化,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2)纯合的黄圆(YYRR)与绿皱(yrr)的豌豆杂交,F中黄圆∶黄皱∶绿圆∶绿皱个体数量比为315∶

2

108∶101∶32≈9∶3∶3∶1。说明控制果实颜色基因(Y、y)与控制果实形状的基因(R、r)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将纯合的黄粒抗倒伏(YYdd)与绿粒易倒伏(yyDD)的豌豆杂交,F中黄粒易倒伏∶黄粒抗倒伏∶粒易倒伏∶绿粒抗倒伏个体数量比为562∶331∶327∶

2

1≠9∶3∶3∶1。说明Y、y与D、d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位于一对同源染

色体上。因为R、r与Y、y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知R、r与D、d也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故若将纯合的圆粒易倒伏(RRDD)与皱粒抗倒伏(rrdd)的豌豆杂交,F中圆粒抗倒伏应约占3/16。

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