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16秋《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福建师范大学16秋《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www.study.bcnj.cn

仅是品德评价。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14.家长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协助做好教育青少年工作。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15.一般来说,人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16.德育论就是研究道德教育的科学。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17.科学性原则要求德育评价要做到客观,必须要求遵循科学的原则,只有遵循科学性原则,评价结果才可能是客观的。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18.\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德育形式转换的内涵。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19.德育就是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道德社会化。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www.study.bcnj.cn

20.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是德育指导思想的核心。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福师《小学德育理论》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V

1.由于学生知、情、意、行几个因素发展不平衡,所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要注意()。 A.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B.抓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C.抓薄弱环节、因材施教 D.引导学生锻炼意志 满分:2分

2.德育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和利用以往时代在德育思想、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的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这表明德育具有()。 A.民主性 B.变革性 C.继承性 D.滞后性 满分:2分

3.哪一种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 A.社会实践活动

B.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C.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www.study.bcnj.cn

D.各科教学 满分:2分

4.个别教育的对象是()。 A.专指后进生 B.专指特殊学生 C.不包括优秀生

D.既包括后进生,也包括优秀生、一般生和特殊学生 满分:2分

5.学校进行教导工作的基层单位是()。 A.共青团 B.少先队 C.班级 D.小组 满分:2分

6.“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这句话是哪一位教育家说的() A.夸美纽斯 B.洛克 C.康德 D.赫尔巴特 满分:2分

7.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标志是()。 A.品德认识 B.品德情感 C.品德意志 D.品德行为 满分:2分

8.大众传媒的宣传教育活动对人们的品德可能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影响作用,所以要求社会德育必须()

A.要考虑宣传对象的需要和特点 B.社会德育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

www.study.bcnj.cn

C.坚持正确的导向,使其内容科学健康 D.手段、形式应灵活多样 满分:2分

9.区别社会主义德育原则和一切剥削阶级德育原则的根本标志是()。 A.提高认识与指导实践相结合原则 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C.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满分:2分

10.我国确定德育目标,应依据哪一种教育目标论()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辩证统一的教育目的论 D.儿童中心论 满分:2分

11.在那一个社会历史阶段最早形成了一定的德育思想()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满分:2分

12.学生一时失足犯了严重的错误,也要坚持说服教育,启发其认识和改正错误,这是根据()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C.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满分:2分

13.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 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