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食品工艺学复习资料.doc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发酵食品工艺学复习资料.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麦汁的糖化

糖化时的主要物质变化

⑴淀粉的分解

影响淀粉糖化效果的因素 1、麦芽的质量及粉碎度

2、糖化的温度为65~70℃ 和时间

3、糖化醪的pH α-淀粉酶最适pH5.3~5.8;β-淀粉酶最适pH5.0~5.4;β-葡聚糖酶最适pH4.8~5.5(β-葡聚糖为大麦胚乳细胞壁组分);

4、综合考虑糖化pH为5.2~5.8

⑵蛋白质的分解 影响蛋白质分解的因素

麦芽的溶解度、 休止温度和时间、 糖化醪pH的影响 、 糖化醪浓度的影响 ⑶其它物质的分解

纤维素麦胶物质的分解 、多酚物质的降解、脂类的降解、磷酸盐的降解

㈤麦汁过滤与煮沸

1.麦芽醪的过滤方法

①过滤槽法 ②压滤法 ③快速渗出槽法 2.麦汁的煮沸

(1)麦汁的煮沸目的①蒸发水分,浓缩麦汁,达到规定浓度; ②钝化酶及杀菌;

③蛋白质变性和絮凝,避免由蛋白质造成的啤酒浑浊;④酒花有效成分的溶出;

冷凝固物除去方法:自然沉降、浮选法

.主发酵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⑴糖代谢 发酵终点的pH为4.2~4.0 ⑵氨基酸代谢与高级醇的生成 ⑶双乙酰的生成及消失

.主发酵过程泡沫形成和消退的四个阶段

①低泡期②高泡期③落泡期④泡沫盖形成期 麦芽制造及质量评定

麦芽制造:1.大麦分选 2.浸麦 3.大麦发芽 4.麦芽干燥 5除根 麦芽质量评定: 1.感官特征

优质浅色麦芽具淡黄色,而具有光泽感 2.物理检验 3.化学检验 2.浸麦

⑴浸麦的目的

①提高大麦的含水量,使大麦吸水充足,达到发芽的要求。麦粒含水25%~

35%,即可均匀发芽。但对酿造用麦芽,要求胚乳充分溶解,含水必须达到43%~48%。

②除去麦粒表面的灰尘、杂质和微生物 ③使有害物质的浸出

添加石灰乳、Na2CO3、NaOH、KOH、甲醛等可加速酚 类、谷皮酸等有害物

的浸出,提高发芽速度和缩短制麦周期,降低麦芽的色泽。

浸麦的方法①湿浸法、②浸水断水法、③喷淋浸麦法 3.大麦发芽

⑴发芽的目的:①激活酶原;②生成新酶;③物质转化; ⑵发芽工艺条件控制 ① 浸麦度

浸麦度=浸麦后大麦质量-大麦干物质质量/ 浸麦后大麦质量

发芽最适水分含量为38~40%;酶的形成和物质溶解需浸麦度43~48%;高浸

麦度有利于酶的形成和物质溶解但浸麦度高麦,芽色度增加。浅色麦芽43~46%,深色麦芽45~48%。

②发芽温度

恒温发芽(低温发芽12~15℃,发芽均匀蛋白质溶解度高;高温发芽17~20℃,

发芽不均匀,适于生产深色麦芽)

升温发芽 起始温度12~13℃,旺盛期可达18~20℃ 降温发芽 ③发芽时间

与发芽温度、浸麦度、麦层中CO2浓度和麦芽类型有关;发芽温度高、浸麦度

高、麦层中CO2浓度低,发芽时间短。

④CO2含量

CO2含量4~8%即可抑制麦粒呼吸 4.麦芽干燥 (1)干燥目的:

①除去绿麦芽多余的水分,使麦芽水分降低到5%以下.

②终止绿麦芽的生长和酶的分解作用,并最大限度地保持酶的活力。 ③经过加热分解并挥发出DMS的前体物质,改善啤酒的风味。 ④除去绿麦芽的生腥味,经过焙焦使麦芽产生特有的色、香、味。 ⑤干燥后易于除去麦根。 ⑵麦芽干燥过程中的变化 ①物理变化 a.含水量的变化

凋萎阶段 麦芽含水量从45%下降到10%;焙焦阶段 含水量从10%下降到要求的含水量;浅色麦芽3.5~4.0%,深色麦芽1.5~2.0%

b.质量变化 c.色度变化:绿麦芽色度为1.8~2.5EBC单位,干燥后浅色麦芽色度为2.3~4.0EBC单位,深色麦芽色度为9.5~21EBC单位(欧洲啤酒厂协会标准EBC

②酶的变化 ③物质的变化

a.淀粉、蛋白质的分解

b.有色物质与香味物质的形成

类黑素的形成:还原糖与氨基酸或简单含氮物在较高温下互相作用形成的氨基糖,是麦芽的重要风味物质,对麦芽的色香味起决定作用;类黑素不能发酵,部分可溶,溶液中呈胶体状态有利于啤酒泡沫

焦糖的形成:糖分在接近熔化的温度下加热形成无定型脱水产物。

二甲硫(DMS)的形成

阈值低,但容易挥发(38℃) 1.酒花添加量及方法

麦汁浓度高的、酿造水硬度小的(pH低)酒花添加量多;浅色啤酒酒花用量比浓色

啤酒多;

酒花分三次添加:第一次加总量的20%,增加苦味及防止泡沫升起;第二次加总量的40%,

第三次加总量的40%(鲜酒花)获得酒花香味。

啤酒花使用的主要目的是利用酒花的苦味、香味、防腐能力和澄清麦芽汁的能力,

而起到增加麦芽汁和啤酒的苦味、香味、防腐能力和澄清麦芽汁的作用。

二)酒花的成分及在酿造中的作用 1.酒花油:赋予啤酒特有的酒花香

2.α-苦味酸:具有粗糙强烈的苦味与很高的防腐力,又有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可

增加啤酒泡沫稳定性。α-酸为律草酮及其同族化合物的总称。

3.β-苦味酸:β-苦味酸(即β-酸)及β-软树脂其苦味程度约为α-酸的1/9,但

苦味酸细腻爽口。其防腐能力约为α-酸的1/3,也具有降低表面张力并改善啤酒泡沫稳定性的作用。

4.多酚物质:多酚物质在啤酒酿造中的作用为 ①在麦汁煮沸时和蛋白质形成热凝固物; ②在麦汁冷却时形成冷凝固物;

③在麦汁和啤酒中形成色泽物质和涩味。

双乙酰的生成及消失

丙酮酸与焦磷酸硫胺素(TPP)结合生成活性丙酮酸,脱羧后成活性乙醛,活性乙

醛与丙酮酸缩合为无嗅、无味的α-乙酰乳酸,α-乙酰乳酸在α-乙酰乳酸脱羧、脱氢后转化为双乙酰。

第五章黄酒生产工艺:1、黄酒的分类

2、黄酒酿造的原料及黄酒酿造工艺 3、黄酒生产工艺操作要点

4、黄酒发酵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重点:黄酒生产工艺操作要点和黄酒发酵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中国的黄酒,也称米酒(rice wine),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

黄酒:黄酒生产是以米和水主要原料,辅料是小麦。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

的酿造酒。

一、黄酒的分类 1.按黄酒的含糖量分

干黄酒:含糖量小于 1.00 % (以葡萄糖计,质量体积比 半干黄酒:含糖量在1.00~3.00% 半甜黄酒:含糖3.00~10.00%

甜黄酒:糖份含量达到10.00-20.00%

半甜黄酒:这种酒含糖份3.00~10.00%之间。这种酒采用的工艺独特,是用成品黄酒代水,加入到发酵醪中,使糖化发酵的开始之际,发酵醪中的酒精浓度就达到较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速度,由于酵母菌数量较少,对发酵醪中的产生的糖份不能转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份较高。 2.按酿酒工艺方法分

淋饭(法)黄酒、 喂饭法(法)黄酒、 摊饭法(法)黄酒

3.按酿酒用曲的种类来分

小曲黄酒、麦曲(生、熟)黄酒、红曲黄酒、乌衣红曲黄酒、黄衣红曲黄酒 二、黄酒生产的原料

生产黄酒的主要原料为大米(糯米、粳米、籼米、黍米、粟米、玉米)和水,辅料是小麦;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 对米类原料的要求:

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低,以使产酒多、酒气香、杂味少、酒质稳定 胚乳结构疏松、吸水快而少,体积膨胀小

支链淀粉比例高,易糊化、糖化发酵,使产酒多、糟粕少,酒液中残留的低聚糖较多,口味醇和

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是高分子化合物,其中80%的支链淀粉,20%的直链淀粉。因此,一般选择的是安徽产的特制糯米,支链淀粉含量较高,出酒率相应也较高。

㈢现代黄酒酿造

1.摊饭法发酵 原料米 成品酒 浸米 煎酒 糖色 蒸饭 澄清 酒糟 摊凉 生酒 落缸 压榨 淋饭酒母 糖化发后发酵

在发酵过程中,脂肪大多被微生物的脂肪酶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甘油赋予黄酒甜味和粘厚感。 脂肪酸与醇结合形成酯。

酯和高级醇等都能形成黄酒特有的芳香。

.液化 ⑴概念:利用α-淀粉酶将淀粉液化转化为糊精及低聚糖,使淀粉的可溶性增加,这个过程称为液化(1iquification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