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四川省德阳市化学九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四川省德阳市化学九年级(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6.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 )

A.镁条 B.氮气 C.氧气 D.氯化钠 1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 + 3Y2=2Z”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Z的化学式为XY

B.若m gX2和n gY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n) g Z

C.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N) D.若a gX2完全反应生成b gZ,则同时消耗(b–a) g Y2

1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是( )

点燃A.C2H5OH+2O2

2CO2+3H2O

B.C+2CuO

高温2Cu+CO2↑

C.CO2+2NaOH= Na2CO3+H2O D.2KMnO4

加热K2MnO4+MnO2+O2↑

19.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

A.质子数为16 B.中子数为16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6g

20.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C.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三、填空题

2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冰水混合物 ②液氧 ③氯酸钾 ④纯碱 ⑤硫酸铵 ⑥火碱 ⑦过氧化氢 22.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

(1)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四氧化三铁分子_____;3个钠离子_____。 (2)写出2C中数字“2”的意义:_____。

(3)氨气是许多食物和肥料的重要成分,同时也是许多药物直接或间接的组成成分。氨气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四、推断题

23.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各反应物均无剩余)。A为黑色粉末,且A在该化学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均不改变;B和C组成元素完全相同且均为无色液体;D、E、F、H均为无色气体,且F能导致“温室效应”,D、H均为单质;A、B、C、E、F均为氧化物。

6X+2N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

(2)A物质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操作X为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反应。 五、流程题

24.氢气也可以由甲醇(CH3OH)转化获得,甲醇转化氢气的流程如下:

(1)甲醇(CH3OH)中碳、氢元素质量比___________;

(2)在蒸发器内发生的是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在反应器内发生两个反应: ① CH3OH = CO + 2H2;

②CO在一定条件下与H2O反应转化为CO2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六、实验题

25.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a_____,b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发生装置A的原因:高锰酸钾为固体且反应条件为_____,同时选择收集装置C,最终成功收集到了氧气,但水槽中水变成了红色,可能的原因_____,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差可能导致_____。 (3)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收集两瓶CO2用于探究CO2是否与水反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_____(填字母)。 七、计算题

26.在实验室里加热30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 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_____。 八、科学探究题

27.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是否支持常见金属的燃烧问题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CO2是否支持实验室常见金属镁的燃烧。

实验:将燃着的镁条插入充满CO2的集气瓶,发现镁条仍燃烧。生成物除白色MgO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

(1)镁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由该结论可知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

(3)通过实验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__________。

(活动二)探究CO2是否支持生活中常见金属铁的燃烧,兴趣小组设计如下方案:

方案①: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方案②: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段镁带,点燃镁带,待镁带快燃尽时,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实验评价:你认为方案_______(填“①”或“②”)更为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二、多选题 题号 答案 三、填空题

21.①⑦ ③④⑤

22.2Fe3O4 3Na+ 碳原子的个数为2 H2O 四、推断题

23.H2CO3 催化作用 过滤 2CO+ O2五、流程题

2CO2 化合反应

16 17 18 19 20 BC AC BD BD A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C C C A B B D C C D C B D 24. 3:1 物理 六、实验题

25.铁架台 长颈漏斗 加热 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收集不到气体,或收集的气体不纯 CaCO3+2HCl═CaCl2+H2O+CO2↑ E 七、计算题

26.6g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5.5g 八、科学探究题

27.2Mg+CO2

2MgO+C CO2支持镁的燃烧(镁在CO2中可以燃烧) 不能 物质燃烧不一定有O2

参加反应 ② CO2不支持火柴燃烧,燃着的火柴放入CO2中立即熄灭,不能对铁丝加热;CO2支持镁带燃烧,燃着的镁带放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能持续燃烧,能使铁丝充分受热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