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串讲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语言学概论串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义素分析结果的整理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进某些符号表示分析的结果;二是如果某对义项具有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应只取其中一个义素,并在前面加上正、负号来表示这对义素,不必把两个对立义素都列出来。

6.义素分析结果的描写和记录也有两种方式,一是矩阵图,一是横排结构式。

7.义素分析的要求:力求做到准确、简明,应用尽可能少的义素来分析、揭示词义的特征。 8.义素分析在语义研究和语法研究中被广泛利用,在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义素分析可以清楚简明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于揭示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揭示近义词,反义词等词的关系,有利于词义的研究、学习和掌握。

(2)义素分析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限制条件,还可以使语义的描写形式化。 (3)目前义素分析的方法还不完善,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词义的聚合: 一、单义和多义

1.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叫单义词,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的词叫多义词。

2.词为什么由单义发展为多义:词由单义发展为多义是有各方面根据的。首先,客观对象间的各种联系是词语多义化的现实基础。其次,词语的多义化是语言经济原则的必然产物。 3.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其他意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本义衍生出采的派生义,也叫引申义。

4.多义词多义和本义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总有一个是某个时期最常用最主要的,这个意义叫基本义。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比如“生”的本义和基本义都是指一种哺乳动物,它的本义和基本义一致:“兵”的本义是 兵器、武器,基本义却是兵士,它的本义和基本义是不一致的。 5.派生义产生的途径就是一般所说的引申。引申一般都是沿着客观对象间的相关性联系或相似性联系这两个方向进行的,前者的引申方式是借代,后者的引申方式是比喻。

6.一个词虽然可以有几个意义,但在使用中一般不会产生歧义而影响人们的交际。词语总是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使用的,特定的交际环境也可以使多义词只体现一个意义。

7.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一个语音形式来表示多个意义。区别是:(1)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同音词的意义之间则没有任何联系,或者原来有联系,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人们已经感受不到这种联系的存在。

(2)多义词是一个词兼有几个互相有联系的意义,是词义的一种聚合方式,而同音词则是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词,与词义的聚合没有直接的关系。 二、同义词

1.同义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2.同义词有哪些特点:

(1)同义词是就词语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孤立的词语无所谓同义词。

(2)不同词语的词义所概括反映的对象必须是相同的,或者是基本相同的。

(3)同义词是就特定语言或方言的词汇系统而言的,不能跨越语言或方言来讨论同义词。 3.同义词可以分为等义词和近义词两类。等义词指包括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在内的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近义词指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又有细微差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4.近义词之间的主要差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1)近义词之间的差别可以表现在词的理性意义上。有些近义词概括反映的对象只是基本相同,所指范围并不完全重合;有些近义词概括反映的对象虽然相同,但在强调的重点、方面或达到的程度却有所不同。近义词在理性意义上的差别往往会影响到词语的搭配习惯,使近义词在用法上往往有所不同。

(2)近义词之间的差别也可以表现在非理性意义即附加色彩上。如感情色彩不同、语体色彩不同或形象色彩不同。近义词在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上的差异会影响这些词的使用范围,使它们各有自己的运用领 域。

5.如果一个词是多义词,那么它就有可能在不同的义项上与不同的词构成同义关系。 三、反义词

1.反义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的两个词。 2.反义词的特点;

(1)反映同类事物内部两个矛盾或对立的方面,具有共同的意义领域是构成词语间反义关系的基础。(2)两个词的意义相反是以逻辑上的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为基础的。

(3)词的理性意义上的细微差别以及附加色彩的对立都可能成为近义词之间的反义因素,但不能构成反义词。

(4)不能跨越语言或方言来讨论反义词。

3.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的区别:绝对反义词指两个词处于矛盾关系之中,肯定一方就必须否定另一方,二者之间没有非此即彼的中间状态存在。如:死——活、拒绝——接受;相对反义词是指两个反义词处于反对关系之中,肯定一方必然否定另一方,否定一方未必肯定另一方,二者之间存在着非此即彼的中间状态,如:多——少、热情——冷淡。 4.反义词在语言中的积极作用:

(1)帮助人们在编纂词典时确定多义词的义项,辨析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2)修辞上有对比作用,可以用来揭示矛盾,突出对立面,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四、语义场

1.语义场指若干具有共同类属义素的词语构成的聚合体,类属义素指反映事物所属类别的语义特征。2、语义场与语义中的上下位词有密切的关系。有些词代表的事物范围大,有些词代表的事物范围小,如果后者所代表的事物可以完全包容在前者所代表的范畴之内,那么它们之间就有上下位的关系,其中代表事物范围大的词叫上位词,代表事物范围小的词叫下位词。

3.如何看待语义场的系统性:语义场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系统性。一个语义场就是一个局部的词义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类属义素划定的意义领域被划分成若干块,并分配给不同的词语,这些词语以一种互补的方式来对同一意义领域进行反映。

4.如何看待语义场的层次性:语义场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层次性。事物本身的分类是有层次的,因而反映事物类别的语义场之间也就形成了有层次的结构。若干较小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较大的语义场,若干较大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更大的语义场。

5.研究语义场的意义:语义场研究对词义研究和语言间语义对应关系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

(1)以系统的观点看待语言中的词汇意义,使我们更多地了解词义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词义的形成和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更清楚地看到语言内部因素对词义形成和变动的影响,从而全面、深入地认识词义形成和发展演变的原因。 (2)为义素分析提供一个分析的基础。

(3)为词义体系的建立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理论和途径。

(4)为认识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对应关系提供了一种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框架。 句义:

一、句义的构成

1.句子的语言意义可以依据表达形式的不同大致分为词汇意义、关系意义和语气意义三个主要部分。2.词汇意义:词是句子的基本构成部分,句子中词的意义也就成为句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首先要懂得句中词语的词汇意义。

3.关系意义:句子通常都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词语在组合时总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我们所说的关系意义。词语之间的关系意义可分为语法关系意义和语义关系意义。4.词汇意义和关系意义的区别:词汇意义是词语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一个词语即使孤立存在,也会具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而关系意义则是词语进入组合之中才产生的意义,它只存在于一定的句法结构之中,孤立的词语是没有关系意义的。

5.语法关系意义:词语在一定的语法结构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就是语法结构关系,由这种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语法关系意义。

6.语义关系意义:语义结构关系是指词语在组合中产生的语义上的关系,它是一定的现实关系的概括反映,由这种结构关系 所赋予的意义就是语义关系意义。如“猴子吃桃子”所包含的语法关系意义有“猴子”和“吃桃子”之间的“陈述”的意义和“吃”与“桃子”之间的“涉及”的意义,而这句话所包含的语义关系意义有:“吃”和“猴子”之间存在的“动作”和“施事”的意义和“吃”和“桃子”之间的“动作”和“受事”的意义。

7.语气意义: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就是语气意义。语气意义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意义。在语言中可以通过语调、虚词和语气副词等形式表达。

二、句子的语义结构

1.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组成,谓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部分。一个述谓结构可以有多少变元以及有何种性质的变元,都是由谓词的语义规定的。

2.变元:又称题元、项等,是与谓词有直接语义关系并受谓词支配的语义成分,一般都是名词性的词语,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或宾语。

3.语义角色: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的不同语义关系,可以把变元分为若干类型,这种变元的类型一般称为语义角色。常见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结果、处所等。从语义上看,一个变元在述谓结构中属于哪一种语义角色,首先取决于谓词的语义,谓词的语义规定着谓词与变元之间可能具有的语义关系。此外,一个变元在述谓结构中属于哪一种语义角色也同变元自身的语义有关。 4.述谓结构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简单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构成,其中所有变元都只是名词性成分而不是述谓结构,这样的述谓结构就是简单述谓结构。 (2)复合述谓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述谓结构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复合而成,这样的述谓结构就是复合述谓结构。

(3)从属述谓结构:述谓结构中的变元本身也是一个述谓结构,这种充当其他谓词变元的述谓结构就是从属述谓结构。

(4)降级述谓结构:述谓结构中的变元可以带有修饰限定的成分,以表示变元某方面的特征,充当这类成分的述谓结构就是降级述谓结构。

5.为什么说在连谓结构中谓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部分:一个述谓结构可以有多少变元以及可以有何种性质的变元,都是由谓词的语义决定的。比如“睡觉”的意思是“进入睡眠状态”,在这种行为中,只有行为发出者而不会有另外的涉及对象,因而“睡觉”作为谓词就只能带一个表示行为发出者的变元。而“喝”作为谓词就可以带两个变元,即行为的发出者和这一行为所涉及的客体。因为谓词语义规定了述谓结构的内容,从而也就规定了句子的语义框架,有了这个语义框架,再用符号谓词语义要求的变元把这个框架填满,就产生了句子的命题。因此,我们说,在述谓结构中,谓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

6.语义指向: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句中某个成分的语义指向可以同句法结构关系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三、蕴含和预设

1.蕴含。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就是甲蕴含乙。蕴含的公式表示:甲→乙。

2.研究蕴含关系的意义。语义学研究的蕴含关系是指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的蕴含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从句子本身的意义推知而不必依赖特殊的背景知识。 3.预设和蕴含的区别:

(1)预设和蕴含一样,也是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不同的是,蕴含包含在句子的断言范围内,是句子的基本信息;预设不在句子的断言范围内,是句子的背景信息。

(2)同蕴含一样,一个句子的意义可以通过预设关系与其他句义联系在一起,使这些句义成为这个句子潜在的意义。 四、歧义

1.歧义的性质。

(1)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 (2)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条件。 (3)歧义与语义的模糊性质和笼统性质都不同。 (4)歧义在理解上有难易程度的区别。

9.语义特征分析法和义素分析法有什么区别:语义特征分析法是在语法领域进行义素分析手段而形成的分析方法。它和义素分析法的联系在于二者都是把词的义项分解为更小的语义构成(义素)。二者的区别在于语义特征分析法属于语法领域,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和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特别关注那些对词语组合有影响的语义成分。义素分析法属于语义学领域,义素分析是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目的是说明词义的结构、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词义之间的各种关系。

2.举例说明歧义的类型:歧义包括两大类:

(1)词汇歧义。指由词汇上的原因造成的歧义,常见的词汇歧义有三种成因:①同音歧义。如“这件事没有yiyi”。yiyi可以表示“意义”,也可以表示“异议”。②同形异义。如“你别上”,“别”既可以理解为动词,也可以理解为副词。③一词多义。如“他的包袱很重”,“包袱”既可以指用布包起来的包儿,也可以指某种负担。词语的同音异义、同形异义和一词多义都可能造成语句的歧义。

(2)组合歧义。指由词语组合关系上的原因造成的歧义,又可分为语法结构歧义和语义结构歧义两类。①语法结构歧义。如“出租汽车”,既可以是动宾关系,也可以是偏正关系。②语义结构歧义。如“鸡不吃了”,可以理解为“鸡不吃食了”,也可以理解为“不吃鸡了”。③如果相同的词语之间可以有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或不同的层次构造,就有可能造成语法结构歧义;如果相同的词语之间可以有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就有可能造成语义结构歧义。 第六章 文字 文字的性质

一、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

文字: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二、字符

1.字符:字符就是文字符号。字符可分为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两种。 2.字符的类型:可归纳为三类:意符、音符和记号。

(1)意符。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 (2)音符。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字符是音符。 (3)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是记号。 3.他源文字不同于自源文字的特点:他源文字的音符是较纯粹的音符,多数跟一定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

4.汉语字符的组合规则:由单纯字符组合成为复合字符的一定规则。汉字的字符组合规则很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