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事看懂德育管理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从小事看懂德育管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德育管理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只专注于管理的手段、方法、流程,而不去研究“管理”的规律,人心的向背,那么我们的管理就永远到不了第三境界——管心。

3、管心——凝聚人心,改造人心

“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照顾好我们的员工!这样我们的员工才会照顾好我们的客户,客户才会照顾我们的公司,才会给公司带来利润!”这是世界快递巨头——美国联邦快递公司总裁在一次年会上讲的话!

作为一位管理者,我们能不能换过来说:“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照顾好我们的老师!这样我们的老师才会照顾好我们的孩子,孩子才会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一个好的管理者,不是去看他的下属上班了没有,工作了没有,而是关心他的下属的心被凝聚了没有。如果一个人的心和单位凝聚在了一起,那么这个人就成了单位上的人,他就会时刻为单位着想,没有了上班、下班的概念,没有了份内、份外的分工,单位所有的事都当成他该做的事。作为教师这个职业更是如此。如果一名教师,把教育当成自已的事业,把自己当成学校的主人,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他就会无时不刻地都在想着教学,想着学生,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还是走在大街上,他会用心收罗一切可能对教育教学有用的东西,优美的景物,有益的案例,一闪而过的教育灵感??这样的教师,你还用检查他的备课吗?你还担心他不给学生批改作业吗?

为了准备这次汇报,我很认真地回顾、梳理了自己这几年的管理工作,很客观地发现,我的管理远没有达到“管心”这一境界。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在这条路上持续不断地探索,用心思考,哪怕跨出的仅

仅是一小步,作出的仅仅是一点点小更改。下面,就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几件日常小事的思考:

(1)上级要组织优质课比赛了,通过自愿报名、比赛选拔,确定了一名讲课人选。接下来要反复打磨课堂了,问题来了:全校教师中对这一学科课的把握,无疑是德育主任是最棒的,站的高度高,听得课也多,平时更注意这方面的积累和思考。由德育主任亲自来导课,无疑是最省时、最高效的一种方法。可是,你会选择在普通教师中组建一个磨课团队吗?最关键得是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最后采纳的还是德育主任的意见。以前,我不会。现在,我一定要组建团队。一是这个团队暂时能力差,但经过几次这样的磨课后,它的能力不会永远这样差,也就是说好几位教师的授课能力得到了提升;最关键的是第二个原因,我通过这种方法,吸引了好几位老师共同来关注这次赛课的成绩——人心凝聚了。推而广之,一项期初计划地实施、一份德育三年愿景的规划,是德育主任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憋好几天笔耕出来的好呢?还是开个讨论会、茶话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出来的好?

(2)成功地组织完一次大的活动,校长非常满意,拨款让我们自己负责犒劳一下老师们,是把这笔钱用来买奖品好呢?还是组织一次共同的聚餐或者外出活动更好?

(3)校务会上,当校长说哪位班主任工作不得力的时候,我们会想什么?会说什么?一、这位班主任真是不行,教了他那么多方法了,一个班级还是管得乱七八糟,干脆跟校长说换个班主任得了,以后自己的工作也好做;二、这位班主任确实没经验,不过一直都在努力进步。跟校长说说他的努力吧,以后要多帮帮他了,这么年轻,不当班主任锻炼锻炼可惜了??

两种想法、两番话,传到当事班主任那里,结果是全然不同的。更重要的是,所有的班主任都会知道这段话,结果更是不同。讲到这里,请大家千万不要曲解了我的意思,认为我在给大家讲“投机”的方法。不是的,套用台湾著名作家刘墉的一本书名就是〈〈我不是教你诈〉〉,而是在倡导一种意识——-为老师、为孩子服务的意识。作为管理者,我们的本职工作是为老师的成长、为孩子的成长服务的。所以当发现谁能力不足的时候,有缺点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需要给予对方及时地指点和帮助。如果每位老师都很优秀,每位孩子都不会犯错,那还要我们做什么呢?

上面三个小事例,讲的是“凝聚心灵”;“管心”,除了要凝聚心灵外,还要改造心灵。我认为,当管理到了“管心”这一境界的时候,它其实已经质变为“德育”。无论对老师的“德育”,还是对学生的“德育”,在道理上都是相通的。接下来我们就谈谈德育。

三、 德育的三个机制

我们经常搞一个又一个的项目、安排一个又一个的活动,但其实没搞清楚道德学习是怎么发生的。如果没有搞清楚道德学习是怎么发生的,有时候我们做的事情就会适得其反。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只在意了活动的轰轰烈烈,却很少细究德育的内在机制。刚当上德育主任的时候,一味地以为德育工作就是多搞几个活动,活动搞得越大越好,报纸、电视台都请过来,宣传得越多越好。后来慢慢认识到,活动,仅仅是德育的一小部分,设计、组织再好、再精彩的一次活动,都不要期望它能起到长久的教育效应。这就是为什么活动中孩子感动得稀里哗啦,过后该怎样还怎样的原因。

其实,真正对孩子品德涵养起作用的,还是小事情、小细节。就像我们说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作用无比大,又有哪个家庭是天天搞活动、搞工程的呢?为什么小事情、小细节有大作用?让我们拣几个德

育最重要的机制来分析一下。

(一) 接受暗示。人是很容易接受暗示的,生活中的很多东西, 我们以为没有暗示,其实都是有暗示的。个体的道德学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通过接受暗示来完成的。有很多影响,我们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那么什么是暗示呢,用库利的话讲,所谓暗示就是以相对机械反射的方式起作用的一种影响,它不涉及大脑的选择或意志的更高级的活动。也就是说我们在接受别人的影响,但是我们的大脑并没有过滤,也不知道。所以说接受暗示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讲就是我们接受别人的影响而自己不知道,受影响于浑然不觉之中,这就是接受暗示的基本规律。

例如,我们的学生见到老师都会行礼、问好,但是问过之后即刻就跑了,决不等着你回礼。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老师的不回礼。这就涉及到了一种暗示和接受暗示。我们可以看为什么小孩儿要向老师行礼,而老师可以不回礼呢,原因是什么?就是学生给成年人模样的人行礼,仅仅因为他是成年人,因为你是成年人就可以享受别人对你的尊敬,因为你是未成年人你就要忍受别人的怠慢,这不就是一种暗示吗?这种暗示久而久之会沉淀到学生心里。第二个暗示就是对弱势群体的不尊重。生活当中,在学校里面,老师相对学生来讲是处于优越地位的人,学生是处于劣势的群体。那么这样的事情多了,学生就会得出一个规律: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处于优越地位的人,可以不尊重处于弱势地位的人。这样一个规律会蔓延,这就是一种接受暗示,然后慢慢地就变成一种自动化的选择。

社会上有很多人都是这样,见到这个领导、见到这个上级,比自己社会地位高的人,态度特别好,见到比自己社会地位低的人、比自己弱的人,那个脸马上就换了。这就形成一种社会风气,就是造成社会的势利化,一个势利的社会。这样会使学生变得势利,他接受暗示,长期在这种逻辑下、境遇下长大的孩子,他的待人处事的逻辑很可能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