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事看懂德育管理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从小事看懂德育管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那么,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中,我们能够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正处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价值冲突。这些价值冲突也冲击着我们的学校德育,由此带来许多困惑,教师为德育的实效而烦恼;家长为子女们的道德成长而忧心;社会对青少年的思想面貌多有责难。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校内、校外,乃至国内、国外。但就学校德育内部而言,我国的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还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中。这种模式不重视个体的体验,而是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通过刻板的灌输、管理、训练等方法,强制儿童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形成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这是一种把儿童当成“美德袋”的教育。

另外,我们在组织体验式德育的时候,还往往容易犯如下的毛病: 1、“参加”而未“参与”——活动对象的被动性。现行德育体系中的不少德育活动,是在教师、社会的“要求”下,有整体对学生个体、从上而下、自外而内的单向地“组织”或“发起”,并要求学生参加的。这种“参加”在很多情况下是被动的,流于形式,毫无实效可言。根本原因是什么?社会本位问题,强调社会对个体的控制,个人主体比较稀薄。道德教育成了跟法制教育一样的强制教育,走向另一个极端。我曾经组织过一个“环保伴我行”的活动,学生纷纷举着自制的小旗上街宣传环保知识,结果是活动一结束,校园里小旗漫天飞??

在这类活动中,教育者为学生安排好活动的一切,包括认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实践活动的内容、手段、时间、地点、空间等,却没有思考活动过程的组织引导、内涵提炼和评价内化,学生犹如“例行公事”。学生只是作为消极被动的对象或客体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不是主体,学生的“参与”只是一种“客体

参加”。这种被动性、统一性的德育活动,没有将品德养成看成是学生主动内化的过程,只能导致德育的低效或失效。

2、全体而非主体——德育活动目标的划一性

德育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要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比较重视全体性,强调活动目标的一致性,追求轰轰烈烈的活动场面,而忽视活动的实际效果。如学雷锋,从小学到大学,都帮教师打扫卫生、上街扶老人过马路等。再如三八节,统一要求“给妈妈洗脚”活动。能洗出什么呢?只一次洗脚,体验得出妈妈日复一日照顾孩子的不容易吗?洗一次脚,是很轻松的,可是能坚持天天洗吗?现在许多孩子,是由老一辈人一手带大的,让他给妈妈洗脚,不如让他给最亲爱的长辈洗脚。还有一点,如今不少的年轻妈妈追求时尚,经常去足部按摩、精油涂抹什么的,这样的脚,孩子又能洗出什么呢?各家有各家的情况,各人有各人不同的妈,统一要求“给妈妈洗脚”,也就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德育本来充满了人性,但现在许多富有人性的东西被抽取掉了。这些道德规范、道德概念一旦被抽去了它的本性内涵,就成为一种空洞的、抽象的行为规定。(“禁止??,不许??”)学生遵守道德规范,也得不到幸福的体验,它无法穿透于人的心灵,也诱发不出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协调。道德教育就成了抽象的教条,内容上假、大、空,缺少人文关怀。我还是想举一个老班主任的例子:苗爱丽老师是我校的一位老教师,她当班主任时班级管理非常规范,秘诀在哪里呢?有一次我听到苗老师这样对她的学生说:“同学们进出教室门的时候,不要踩门坎。”接下来会说什么呢?如果是当时的我,一定会说:“如果发现再有同学踩门坎,我就要给你个人和小组扣分!”苗老师没有这样说,她只是娓娓道来,告诉学生为什么不能踩门坎,因为值日的同学擦起来很麻烦;因为很容易不小心踩着门坎崴了脚;接着她又告诉学生不踩门坎的正确走法,说完还让一位孩子现场示范了一

下。三年级的小孩子们马上心领神会,再过门坎的时候,他们都高高的抬起了脚。我想,苗老师的这一做法,真正体现了我们德育“变不许学生做什么为引导学生该怎样做”、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将尊重他人劳动果实的教育与安全教育、规范教育融为一体,无痕却有效。我开始反思我们的德育。我们总是要求孩子“要讲礼貌”、“要守纪律”、“要懂感恩”,可是怎样做才是讲礼貌、为什么要讲礼貌;为什么要感恩、怎样做才是感恩,我们的孩子知道吗?他们不知道。 我曾经尝试过用两种方法教育学生“注意坐姿”,效果真的是天壤之别。第一种方法,我说:“坐直了!”、“别把那腰弯着!”有一半同学坐直了,另一半同学对我的话置若罔闻。过了不到2分钟,原先坐直的那一半同学也都渐渐地又弯下去了,教育完全失败。

第二种方法,分步骤。第一步,我自己在讲台上向孩子们演示弯着坐与直着坐两种不同的坐姿,问孩子“哪一种姿势好看?”我还没要求呢,只见一大部分同学已经暗暗地挺直了小腰杆。这是形象示范,让孩子看出了美丑之别;第二步,我开始讲:“同学们正在长身体,你的小脊梁骨每时每刻都在往上长。总是这样弯着,它快被压得受不了啦!”剩下的那一小部分孩子也坐直了。这是动之以情加晓之以理,让孩子知道了是非之别;第三步,我还是讲:“唉呀,同学们如果一直弯着腰,将来眼睛也近视了,背也驼了,长不成漂亮姑娘和帅小伙啦!”这是分析远期效应,让孩子明白了厉害关系。于是,这一整节课,孩子们再也没用我提醒。当然,孩子形成好的道德品质与道德习惯是有反复的,专就这一项而言,还是需要后期定期与不定期去强化的。

为什么第一种方法会失败,原因就在于没有把工作做到孩子“心”里面去。

(三)和谐一致。比如说我们当老师的经常埋怨“5+2=0”。“5+2=0”就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给学生的影响不一致,就是我们在

学校给学生的影响和他在社会上所感受到的影响不一致。这种情况下,他也很难接受暗示,因为你给他这样一种教育,然后社会给他另外一种教育,这两种教育间就要拉扯,这时学生就会做出选择。但如果学校、老师、家庭给学生的影响是一致的,那么他在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影响。如果来自不同方面的暗示和影响相互矛盾、有诸多相互抵触之处就比较容易引起人的警觉,迫使他做出自己的选择。老师这么说,家长那么说,那么我该怎么办?

比如老师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然后很多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就说“谦让什么啊,该抢就要抢!”老师和家长说的不一致,这时候就会引起学生的警觉,到底是老师说的对还是家长说的对?这时候他就要做出选择。这种一致性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面的一致性,也就是我们给学生的各方面影响都是好的影响,正面的一致,这时候学生就容易学好;还有一种是负面的一致性,如果说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家长、我们的学校教育、我们的社会都给学生负面的影响,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这种情况就很容易导致学生机体的问题、心理的问题,整个的道德心理的问题。比如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都是负面的,那么对学生来讲,影响就比较负面。

这是家校之间的不一致,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家校联系、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等方式方法来改善。需要警惕的是我们教育者自己的言行不一致。前面分析过的“行礼问好”,许多老师的表现就是一种言行不一致;应付检查、公开课彩排,是对“诚信教育”的言行不一致??这些不一致,已经逐渐被认识、被杜绝。还有一些“不一致”,则需要我们再用心地想一想。

小事:区教育局自去年开始推行“爱心行动计划”,其中一条是要关爱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我们许多学校做了很多工作,如过年送上一份新衣、一份压岁钱;六一儿童节给孩子买来六一的礼物等等。应该说我们的出发点那么好那么温暖,可是操作过程中还是有值得反思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