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事看懂德育管理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从小事看懂德育管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点心带回家去。事后,拉纳先生对我们十分不满。对此,高桥敷很不解,拉纳先生说:“您这样对待孩子,使我们很为难,本应受训斥的孩子,却反受到您的抚慰,希望您考虑一下这对孩子将来的影响。请您原谅,我想让他再来一次,这次希望您看在朋友的情份上,给他以严厉的管教吧!”很显然,拉纳先生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孩子在挫折中经历教育。

当我们认识到体验式德育的重要作用后,我们对许多小事情的处理,将变得完全不一样。

小事一:一份寿司的体验。大约是2005年的六一儿童节,当时我们学校组织全体孩子到影视城去游玩。每个孩子都自带了一大包家长给准备的好吃的,我们的要求是中午分组聚餐,美食共享,也是想让孩子体验到分享的快乐。中午会餐的时候,一位三年级的韩国孩子拿出了妈妈精心做的寿司,开始分给小朋友们品尝。然后,他专门拿出一袋用包装纸精美包装过的寿司带到我们几位老师面前说:“老师,这是我和妈妈特意为老师们准备的!”当时我们真的是又感动又敬佩。感动的是韩国母亲对老师的这份心意;敬佩的是韩国母亲对孩子教育的用心。这是许多个六一儿童节我所遇到的唯一的一次,专门为老师准备的美食。其他孩子也会给老师送来零食,往往是拿得太多了,吃不了了,送点给老师吧。我当时受到了深深的震动,因为我儿子也在幼儿园过六一,我也给他准备了好多好多零食,却没有想到让孩子专门给老师留一份。后来的几个六一儿童节,我都特别留心,精心准备好美食,特意让孩子带给他的老师尝尝。2010年我由长征小学调动到了翠竹小学,去年和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都是清晨4点起来做上很多的寿司,一份一份精心地放在精美盒子里,一一嘱咐儿子,这一盒是给于老师和谷老师的;那一份是中午送给校长阿姨以及其他各位领导们的,告诉他们妈妈很想念他们;还有一份等爷爷来接你上学的时候捎回奶奶家,让奶奶尝尝妈妈的手艺;这一份是留给你和同学们

分享的??去年我是这样做的,到今年的时候就变成了儿子主动要求了。

这就是体验的巨大作用。虽然这次受德育的是我和儿子,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一个自己抓德育的,我自己一个当老师的,会不知道“尊师”的重要性吗?小时候听老师讲的,长大后讲给学生听的“要尊敬老师”还少吗?却都没有这一次体验,来得更让人震动。 小事二:一份奖品的体验。2010年,当时在长征小学,组织了一次大型的全校师生参与的“生活节”。设计了很多活动区,让孩子体验生活习惯、生活能力的重要性。在准备奖品的时候有点小踌躇:发什么呢?发笔、本?发个小玩具?好像都不能跟“生活教育”(当时学校的特色)挂上钩,都不能让小小的奖品也发挥“生活教育”的巨大功能。校长无比支持,说发好吃的吧,一个大苹果、或者一个大面包??孩子拿到奖品的当时肯定就三口两口吃了。活动结束后,发奖品之前,我进行了一个小小的活动总结,特意说明:“孩子们,今天的活动中,你们表现出了优秀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这些,有的是老师教的,更多地是爸爸妈妈的功劳。所以,今天的奖品,请一定带回家,与父母共同分享!”

之后,很多家长给我们写了很动情地反馈:“孩子回家说,我的成绩有爸爸妈妈的一份功劳,这份奖品我们一起分享。”“一家三口分吃了一个苹果,每个人都觉得很甜。”我想,这样的一份体验,比我们教多少遍“要感恩父母,回报父母”效果好得多。

小事三:一件校服的体验。这是前几天我们学校班主任工作交流时一位班主任交流的小事。班上一位调皮的孩子上课总爱拿铅笔往前面同学的校服上乱涂乱画。老师找了他几次,每次他都说:“我不是故意的,我是不小心的。”刚开始几次老师相信了他,可后来发现他真的是故意的往人家校服上写画。谈话不起作用了,怎么办?这一次,老师让两个人把校服调换过来,让这个孩子穿着脏校服回了家,务必

周六周日洗得干干净净,周一带回来。这中间老师通过电话与家长取得了教育的一致性。周一孩子带着白白的校服回来了,站在讲台上说:“我画上去的笔铅真的太难洗了。我手都搓麻了,才勉强把它洗干净。我给别人带来了麻烦,以后我再也不会这样做了。”而以后,他真的再也没有这样做。洗一件校服,让他知道了给对方妈妈造成了那么大的麻烦,这样的体验,比多少句话都有效。

小事四:一个耳光的体验。这也是前几天发生在我们学校的一件事。五年级一位学习好、长得出众的女同学小晨,因为一件小事与另一位学习不好,不怎么讨人喜欢的小佳发生了矛盾。这本来很常见,可是出人意料地是,小晨一怒之下竟然打了小佳一耳光!班主任是一位毕业第一年的大学生,把这事说给我听的时候,我感到无比震惊,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简直太嚣张了!我想起了网上报道的数个中学生殴打一位同学的事情,一定要扼止!“你打算怎么办?”我问这位班主任。“我打算让小佳还回去!”呵呵,这位班主任刚在交流会上听过“换洗校服”的案例。是应该还回去,不过不是简单地还。我让班主任把小佳叫到我这里来。小佳真的是一个不容易讨人喜欢的孩子,据说学习特差,长得也不好看,收拾得也不利索。我问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她详细地说了,大致跟班主任说的差不多。“你很怨恨小晨吗?”我问她。“不,老师,我原谅她了!”我当时真的很感慨,这就是我们眼里的差生啊,她比那优等生不知道美多少。“可是这件事真的是小晨错了,我们来个约定,帮她认识错误好不好?”第二天晨会,班主任跟全班学生说了说事情经过,然后当众宣布让小佳把这一个耳光还回去。这时候的小晨的表情,跟刘胡兰似的,一脸的不屈。小佳按照我们事先的约定,真的一步步走了过去,停顿了一秒钟、两秒钟??然后轻轻地说:“小晨,我原谅你了??”这时候只听小晨“哇”地一声号啕痛哭起来。看到这里,我知道我又成功了。小晨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不仅体验到了即将被当众打耳光的羞辱,更是强烈地体验

到了宽容的力量,我想她会记住这个耳光的。

日常工作中,我们往往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好,而“一俊”遮了“百丑”。但是,聪慧和高尚是不同的。不久以前,在美国纽约社区的北部边区,四个郊区少年--三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夜间闯入学校,将几桶汽油倒在里面,并点上火,致使学校50万美元的财产付之一炬。这四个人中年纪最大的孩子是个优等生,另外三个被媒体描述为“聪明的学生”。他们纵火的惟一动机是,他们中的一个人因为缺了堂法语课被老师处罚而心情沮丧。

1884年,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发了一篇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当时斯宾塞给出了一个物质至上的答案,那就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因为在他看来,科学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遇到的所有问题。然而,人们通过斯宾塞观点的实践,却发现其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老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说:

“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只有在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

因此,我们讨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是有前提的,就是必须以人性完善为终极目的的“价值”。这也是人文主义教育观始终坚持的核心观点。没有这个教育目的,教育就没有理想和信仰,就会庸俗不堪。教育就不可能将学生当作“人”来培养,而只是当“工具”来“制造”,当“产品”来“生产”。我们实在应该好好地体味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的那句话:“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