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之从心解读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西游记之从心解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日所谓禅修班在大型会馆甚至体育场等大众集体的所为学习则是歧途笑谈,没听说过组团成佛的);有人讲取经是师徒五人,此言幼稚可笑:从表象看,唐僧是人,其余皆非人;从中国传统五行讲:金木水火土之配,代表了天地宇宙之根本;总结:分而为五,实则是一人之心。西游记实际就是讲一个人修心参禅,进而悟道成佛的故事。实际看,三藏虽然讲心魔生灭,但见到妖魔,和猛虎毒蛇,还是惊吓不已,说明唐僧只是说说,修行停留在口头书面上。(我本人即是如此,虽然口诵千言,但身不一行,甚至相反,徒增累苦,必须真的放下突破!)这里有一点讲妖怪都知道自己生日是母难之日,何况人乎?若为人不孝,不但不能修道成佛,就是最基本普通人都不配当。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及时行孝不但是修佛而且是为人的第一功课!人要尽量积善行事,行孝不可等。刘伯钦的出现:勇气也!告诉唐僧和读者,做事必须勇气第一!勇者无惧!当没有勇气,心动生魔,妖怪幻象而丛生眼前,当代表勇气的刘伯钦出现时候,“毒虫奔走,妖兽飞逃,猛虎潜踪,长蛇隐匿。”不怕失败,勇敢去做!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人有一往无前勇气和必胜信心,才能去做事。这里引用一句很早以前看过周星驰说过的话:“我不知道什么是成功,但我不怕失败”。所以我们凡人做任何事,勇气为第一,人无自信,就是最大的破产。要敢为天下先,王安石讲:天变不足畏,祖宗不可法,人言不足恤。孔子讲: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蔺相如的勇气可以扬国威,黄英的勇气可以杀妖怪,等等。反之,有多少人有能力,但瞻前顾后,观望中志磨,坐等中衰老,岂不可悲。

21

要明白,世间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一个人心中有太多的羁绊,是不能干好事情的。有勇气,有胆量,有气识,则心中无魔,不怕,从根本上看,心生则魔生,心灭则魔灭,虎狼猛兽虽然看似凶猛,但实质人心更凶猛残忍,有人与动物爱护相亲的,有驯兽师虎豹相亲胜人的故事,否则如何解释:“但行刻薄人皆怒,能布恩施虎亦亲,劝君但行方便事,得饶人处且饶人”。结论 人心魔动则生恐惧。以前常听老人讲,人走夜路,肩膀上有两盏灯,不可摇曳乱动,自己吓自己,如灭则妖魔缠身。说到底,一身正气 人定胜天。至于双叉岭,意思分叉也:一条是修心取经之路难行,另一条容易却是歧途。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开篇诗词点明;心即是佛,心回归本性,则由眼耳鼻舌身意六贼引起的六欲,六尘,六识就消失无踪。这里好奇算了一下:孙悟空被压500多年,从王莽篡汉公元8年到贞观13年(640)。实际贞观共23年,从627正月到649年12月,书中结尾言已经贞观27年,错也。当然: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书者为讲故事而已。 佛经讲六贼(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受到外界影响形成六贼,书中叫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六根,六识,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进而有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共称十八界,就是众生,就是无明烦恼之由来,成贪嗔痴果相,故使人堕落六度,无边烦恼之中轮回。六根在内,六尘在外,

22

六识在中间。人要成佛,就要把所有这些都放下,放到无可放之处,才可了性悟空成佛。菜根谭有言,人能放得心下,即可立地成佛。布袋和尚诗云:手持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悟空经过修心,跳出五行,除掉六贼,心归正道,此时悟空以近正果,以后以身说法,是为教化唐僧三人以及读者世人。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形容一个人心思混乱,胡思乱想,叫做心猿意马。那么想悟道成佛,第一步必须归正心猿(代表人身的唐僧首先收了悟空),清净定心,然后收拴意马,不要胡思乱想。书中讲白龙马居住的水涧里千万个孔窍相通,波澜深远,这是形容人思想千变万化,深远难测。筋斗云形容人心思想的快,这里比喻思想纷繁杂乱连环相通。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窃,盗是修行中必须去除的毛病。观音院老和尚修了300年,名不副实,不能断贪婪之心,喜爱袈裟,想据为私有。徒弟广智,广谋,献计杀人。实为短愚,名实相悖也。熊罴怪也是财动人心,犯了盗窃之罪。佛教六度集经有言 人若有吝贪,嫉妒之念,必陷身于畜生道,变为熊罴。世人待物不要重为喜爱,否则心智皆为所控制。看过一个小故事讲:将军正在满心欢喜把玩宝瓶,一不小心瓶子滑落,多亏眼疾手快接住了,但是已经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沉思自己生死百战都没有如此害怕;静心后,他毅然打碎了心爱的瓷瓶,也放下了心中贪念

23

枷锁。其实我们人类微小到宇宙世界不值一提的一点,却痴心妄想拥有一切。岂不可累,可悲,可笑!所以修行热你必须戒贪心!爱要淡化,欲要放下!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书中关键一句:观音变身妖怪后说:“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于无”。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造!万法本来空,心动生一切!引用一个时髦的最近看的叔本华的作为意识和表象的世界书中讲:这个世界的本质(意识)在客体上是一样,不变的,是空的,但是经过每个人的心的认识(表象)后则变成各不相同。心中有美,则眼前皆是美景;心中有善,则到处都是天堂!世界没变,变的而是我们的心。佛言:心净国土净,心垢国土垢! 最后盗窃犯变成守山官则说明:人能有善心,施为善法,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除魔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浮屠;和尚,佛教。八戒指佛教八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坐宽广大床,不着花 璎珞,不自习歌舞。还有其他解释,总之是要修佛要戒除的规则条律。佛教戒律还有很多。猪悟能虽称“八戒”,但他始终“戒”得不彻底,也不情愿。总结 八戒是修行人必须坚守的制度律条。

2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