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树种植项目建设商业计划书word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茶油树种植项目建设商业计划书word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茶油树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

江西省是油茶主产区,全省各地均有分布,现有油茶林1113万亩,分别占全省林地面积和经济林总面积的7.1%和77%,常年茶油产量4万多吨,2004年全省油茶产业总产值达11亿元。近年来,江西油茶产业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油茶产量不断提高。1990年国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油茶低改项目,对全省油茶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经过改造后的油茶林,平均亩产茶油10公斤以上。2004年全省油茶籽产量19.3万吨,折合茶油4. 83万吨,较1984年提高了178.7%。二是油茶基地不断扩大。一方面,加快建设良种繁育基地。从1997年起,江西省先后建立了以省林业科学院、省林木种苗站、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赣州市林科所、进贤县林木良种场五个单位为中心采穗圃,培育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木,实行“定点供穗、定点育苗、定点供应”,专门提供优嫁接苗或穗条。目前,全省经过省级以上部门鉴定的油茶优良无性系55个,其中亩产50公斤以上的有43个,建立了无性系采穗圃800多亩,每年可提供高产无性系穗条2000多万枝。另一方面,不断扩大油茶林基地。近年来,江西省通过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新造油茶林面积达22万亩。地方积极筹资建设油茶基地,丰城市白土镇农民雷本刚自筹资金4万元,1998年冬建立了100多亩的油茶高产基地,三年挂果四年投产,平均亩产茶油由2002年的8.1公斤,提高到2004年的20公斤,最高的达到47.5公斤,2005年就达到40公斤以上,为全省新造油茶林树立了榜样。企业建基地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江西春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从2001年开始,先后建立了12万亩油茶林基地,其中6018亩通过了国家环保局“OFDC”有机油茶林基地认证和有机加工认证。全省油茶林面积1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有34个,1万亩以上的乡镇有147个,5000亩以上的村有200多个。三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在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江西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油茶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来抓,形成了以宜春市青龙高科技股

12

茶油树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

份有限公司、永丰绿海茶油有限公司、万载县江西万华科技有限公司、玉山县江西春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萍乡市武冠实业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以精制茶油为主的油茶加工企业,全省现有油茶加工企业35家,年产值2.4亿元。龙头企业的迅速崛起,带动了油茶专业户的发展,全省油茶经营户8万多户,经营面积27.4万亩,其中个体大户174户,经营面积5.4万亩。

从产业化经营的角度来看,油茶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油茶种植生产经营粗放。油茶生产基本是“人种天养”,油茶产量难以提高。油茶品种杂乱,树龄结构失调,老、中、幼树混杂,嫁接苗与实生苗、普通株与高产株相间,优良品种覆盖率低,林相不齐,管理不便,部分品种因提前采摘致使油茶籽含油量降低10%以上,影响油茶林单产。油茶林分属各农户,分散经营,有效投入不足,生产效率低下。宜春市袁州区的油茶平均亩产茶油4—5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二是油茶加工技术水平低下。油茶主要加工茶油,生产组织方式落后,基本是按产区分布,作坊式生产。茶油制取主要使用各种螺旋榨油机榨油,一些边远地区甚至还以手工操作的杠杆榨、楔式榨土榨油坊为主,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普通热压榨法制取的茶油品质较低,且贮存时间短,这种茶油市场销售价格只是精炼茶油的三分之一左右,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三是油茶综合利用水平不高。按现行的热压榨法制油工艺所产生的茶粕中,油脂残留率达5—7%,茶皂苷含量12%,蛋白质含量13%,糖类含量34%。大部分茶粕没有综合利用,直接当作燃料和肥料,资源浪费惊人。

油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例如,春市是全国第一个生态试点城市,是我国油茶生产最适宜生态区之一,全市现有油茶面积200万亩,正常年份油茶籽产量4万吨,生产茶油8000吨。宜春油茶种植面积及总产量位居江西省之首,油茶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和单产水平均居全国之首,是全国重要的油茶生产基地,素有全国“油茶之乡”的美誉。

13

茶油树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

油茶产业关联度高:茶油不仅是高档食用油,还是食品、制药、化工以及化妆品工业的重要优质原料。茶皂苷是性能优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润湿、发泡、乳化、分散和洗涤性能,广泛用于日用化工、制染、造纸、化学纤维、纺织、农药、制药、化妆品工业和机械工业等。维生素E是珍贵的天然保健品、药品。活性炭广泛用于糖液、油脂、石油产品、药剂的脱色及气体吸附、分离、提纯、化学合成的催化剂等。油茶的综合利用与开发,直接拉动区域林业的发展,油茶的综合利用与精深加工需要化学工业提供化工原料,需要机械工业按照需要提供各类工艺设备,产品需要包装和运输。因此,油茶产业还与林业、化学工业、机械加工业、包装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紧密相联。

油茶产业经济社会效益好:油茶是常绿乔木,四季常青,利用荒山荒坡种植油茶,可以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森林覆盖率。建设优质高产油茶林基地,八年进入盛产期后亩产茶油50公斤,每亩年产值2000元,可以带动农民致富,优质茶油出口还可以创造大量外汇。茶油是全球最营养、最健康的优质保健食用油,它的品质与价值经美国白宫卫生研究院和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检验确认,均优于世界上公认的植物油王——橄榄油;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结果显示,茶油能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抑制甘油三脂的升高,帮助“三高”患者改善健康。食用茶油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增强国民体质。延伸油茶产业链条,可以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发展企业集团,争创国际品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油茶树抗病虫害能力强,生长过程无需施用任何农药,也不需施用化肥,其成熟的茶籽榨出的茶油,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因而倍受人们青睐。茶籽的副产品茶饼中可提取茶皂素、茶碱等化工原料及生物农药,也可用于制作高效有机肥、优质饮料等等。油茶树既可观赏,同时又是森林防火

14

茶油树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

隔离带的理想造林树种。2005年7月10日,中科院、科技部、中国医学院、社科院等专家学者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了首次“中国油茶农业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会议围绕油茶与健康、油茶产业发展战略等,进行了客观、科学、充分而又不乏真知灼见的讨论,并形成共识,一致认为油茶是我国独有的集营养、保健、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于一体的国宝级资源。因而,油茶产业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可望成为我国特色农、林产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油茶因其纯天然、无污染富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茶籽经深加工后成为优质油茶,是国内外市场极受欢迎的绿色佳品,市场十分紧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食用油消费量将逐年上升,预计到2015年,中国人口将增加到14亿,按人均食用油消费22公斤计算.食用油的消费总量将达到3000多万吨。目前.我国各类植物油年生产能力为1000多万吨。按照目前食用油生产的增长速度,10年后产量仅能达到2000万吨,需增加约1.8亿亩的油料播种面积.届时每年仍需进口1000余万吨植物油和油料等成品油脂.才能保障市场的正常供给。

目前我国年产茶油约27.7万吨.仅相当于食用油消费总量的1.23%.食用油消费结构极不合理.茶油人均年占有量仅为0.21公斤.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年占有量20公斤的水平,发达国家一般橄榄油的消费量占其植物油总消费量的40%以上。我国要达到人均茶油年占有量2公斤的标准.全国茶油产量需增加10倍,缺口年达250多万吨,可见,未来茶油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

此外,油茶副产品茶枯、茶壳的利用价值也非常高。茶枯经深加工可生产茶皂素、抛光粉和饲料等。茶皂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广

15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