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最新版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整套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7-2018学年最新版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整套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教材分析: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九年级化学入门的三种重要化学用语,只有掌握了它们,才能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学地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本单元起,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将由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展开,本单元有三个课题。课题1通过一系列探究轰动,引导学生能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课题2介绍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说明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课题3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化学变化的过程,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 教学难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解题方法、书写格式、计算步骤。 教学思路:

1、初步尝试和掌握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方法。即通过大量事实和亲自实验,分析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并注重其应用。可简单的概括为“实验—分析—应用” 2、运用对比法弄清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运用口诀法和练习法,达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和程序化。 中考分析:

命题范围将包括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 质量守恒定律基本上年年出现在中考试题中,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预测今后中考中,结合化学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科学实验及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运用综合、对比、迁移等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将作为新型考查方式,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同样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今后中考命题热点将是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和有关天平问题、多学科综合计算和新情境与计算综合类试题。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 41 -页 共66页

教材分析:

在以前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反应前后物质量的关系却不清楚,本节课就是带着这个问题共同研究适合于任何化学反应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

(1)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2)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思路:

增加学生探索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边操作边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六、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介绍:在以前知识的学习中,我们对化学反应中物质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认识,但对反应前后物质量的关系却不清楚,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一个适合任何化学反应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参加反应的物质和生成的新物质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增加了、减少了还是不变呢? 演示课本实验 学 生 活 动 为接受新知识做好思想准备。 1、通过教师设疑,激发兴趣和求知欲2、预习演示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注意观察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汇报后果。 分组实验并观察结果: 是不是所有的反应都具备相同的实验结果呢?指导学生分组实验 第一组:CuSO4和NaOH 第二组:FeCl3和 NaOH 第三组:NaCl和AgNO3 人们经过许多年,选用不同的化学反应,做了无数次的实验发现得到的结论都是一样的,因此把它作为了一条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整体感知定义内容体会科学知识的探究过程 第- 42 -页 共66页

师生一起巩固定义并总结: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我们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深刻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找出不属于此定律)2、定律研究的内容是指质量,不定义中的关键字。 能推广到其它物理量;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质量 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 为什么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的总和呢?(不失时机发问) 请一名同学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表达式 通过练习,巩固质量守恒定律 接受新问题 完成化学反应表达式 H2O →H2+O2 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电解水实验说明了哪些问题? 教具展示,H2O通电分解的微观过程。设疑:这对你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有什么帮助吗? 师生总结: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教师扩展:这些原子在数量、种类、质量上的守恒必然导致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物质在质量上存在着守恒关系。 学生讨论:对守恒定律内容里的关键镁条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增加了。蜡烛燃烧词(“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后,完全消失了。这些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再次加深理解 结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录音: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与发展 为了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质量守恒定律,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习题: 1、在A+B=C+D反应中,5克A和4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则反应生成D的质量是 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二氧化碳和水,试推断蜡烛的元素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3、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应为 。 *4、A、B、C、D物质各10克,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还有C物质16克,同时生成新物质D8克,剩余部分A物质,而B无剩余,则参加反应A、B的质量之比为 . 进行学生分层练习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学爱科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事物 第- 43 -页 共66页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能初步掌握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重点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难点

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拓展 【复习引入】 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是相等的呢?(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说明。) 〔引言〕我们已经知道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化学方程式。 〔板书〕一、化学方程式 1、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例如,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O2 〔设疑〕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否只要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就可以呢?请看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板书〕磷+氧气P+O2五氧化二磷(改成化学式) P2O5 〔组织讨论〕这个式子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吗?为什么?(由学生回答。) 怎样才能把上式改为化学方程式呢?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提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具体的书写步骤是怎样的? 〔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然后指定学生回答问题。 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板书〕1.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 P+O2─P2O5 2.配平化学方程式 用最小公倍数法确定系数。(根据是质量守恒守律)。把短线改等号。 4P+5O2===2P2O5 3.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第- 44 -页 共66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