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资料(最新人教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资料(最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古:诗文 今:文章意思 3.一词多义 1、顾: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相顾一笑瞻前顾后) 相顾惊疑(顾野有麦场):看 2、信

则是无信信:讲信用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4.敬辞与谦辞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5.其它关键词

(1)寒雪日内集 集:聚会 (2)白雪纷纷何所似 似:像 (3)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速(暴风骤雨) (5)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4)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趁着、随着 未若:比不上。 (6)相委而去(太丘舍去) 舍、 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7)下车引之 引:拉 (8)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9)公欣然曰 欣然:高兴的样子 (10)差可拟 差:差不多 拟:相比 6.重点句子翻译: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丢下他先离开了。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跟家父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13

(4)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5)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6)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柳絮随风吹飞舞。

B.读着《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

C.史 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教材中。 D.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 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解析:A项句式杂糅,可删掉“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C项语义重复,删掉“大约”或“左右”;D项句式杂糅,可删去“的作者”或“由”“写成的”。)

8《世说新语》两则

一、生字读音。

陈寔(shí) 在不(fǒu) 谢道韫(yùn) 无奕女(yì) 王凝之(níng) 二、句读停顿: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白雪纷纷/何所似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⑤陈太丘与友/期行 ⑥君与家君/期日中 ⑦元方/入门不顾 三、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

(一) 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通否,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吗? (二)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动词。 今义:日期,名词。 .3.太丘舍去: 古义:离去、离开 今义:前往。 .4.下车引之: 古义: 拉。 今义:引用。 .5.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回头。 今义:照顾或顾客。 .(三)一词多义

1、而 俄而雪骤: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俄而”,表时间短促,可译为“不久”等。 .

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然后”等。 .2、之: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人名)

下车引之(代词,他,代元方)

14

(四)解释下列词语

君:对对方的尊称,您 尊君 :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谦词 《陈太丘与友期》

①相委而去 委 :丢下 去:离开 ②下车引之 引:拉 之 :代词,他 ....③ 乃至 乃: 才 ④ 则是无信 则 :就 《咏雪》

①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内集:家庭聚会 ② 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 ....③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欣然 :高兴地 似:像 ...④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 差不多 拟 :相比 ..⑤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 不如 因:凭借 ...⑥即公大兄无奕女 即 :就 .五、句子翻译【特殊句式及难译易错句】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省略句)

太丘不在等候就离开了,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省略句) 跟别人约定一起出行,丢下别人自己就走了。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朋友很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进入大门不回头看。 4与儿女讲论文义 跟子侄辈一起谈论诗文。

5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倒装句) 哥哥的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6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把它比作柳絮乘风而起。 六、内容理解: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点拨:融洽欢快轻松。

2、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点拨:(1)“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2)“柳絮”一喻好,不仅讲究形似更是神似,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3.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

答:补充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道韫的才气。

15

4、《陈太丘与友人期》一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人要诚实守信,重视礼仪。 七、人物形象:

1、文中对谢道韫的评价如何?点拨:聪明有才学。

2、从文中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

点拨: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神。 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点拨: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点拨: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5主题归纳(多角度思考)

元方:明事理、懂礼识仪; 友人: 不守信用、不懂礼貌、知错能改 启示: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6:(1)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 词:鹅毛、鸭绒、扬花、梨花、花絮、飞花,

句:①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你知道哪些有关诚信的的词语或名言?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 词语: 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名言:言必行,行必果 金诚所至,金石为开

故事:司马光砸缸 曹冲称象 王冕四岁画画 曹植七岁做诗

第三单元

一、知识结构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