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与统一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多样与统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园林绿地构图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规划设计,它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因而园林应善于利用地形地貌、自然山水、绿化植物以及室内外空间的渗透等等来组织统一。

一、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合理布局

根据园林绿地的性质、功能要求和景观要求,把各种内容和各种景物,因地制宜和因

情制宜地合理布局,是实现园林构图多样统一的前提,非此无可言他。

二、调整好主从关系

通过次要部位对主要部位的从属关系达到统一的目的。借用苹果树的整形修剪来说明

构图的主从关系。一株高产的苹果树,必须要有坚强的主干和中央领导干,还要有着生在

主干和中央领导干上分布均匀的主枝。主干、中央领导干以及主枝构成了树体的骨架,为

果树丰产奠定了基础。再由各个主枝上分出各级侧枝,各级侧枝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谦让又

互相嵌合,上不掩下,右不挤左,均匀分布,构成了苹果树的庞大树冠。为了避免各级枝

条争夺阳光、养分和水分,需要将树冠中的重叠枝、交叉枝、徒长枝、纤弱枝和影响通风

透光的内膛枝剪除,随时调整各级枝条之间的从属关系,平衡生长势力,使光照、水分以

及养分得到合理分配,方能达到丰产和稳产的目的。从树形的外观上看,有主有从,完整

统一,充分印证了英国哲学家休谟关于“美是各部分之间这样一种秩序和结构”的论点。在

园林中也要有明确的从属关系,在众多的构景空间中,必有一个空间在体量上或高度上起

主导作用,其它大小空间起陪衬或烘托作用。同样,在每个空间中也一定要有主体与客体

之分,主体是空间构图的重心或重点,也起主导作用,其余的客体对主体起陪衬或烘托作

用。这样主次分明,相得益彰,才能共存于统一的构图之中。若是主体孤立,缺乏必要的

配体衬托,即形成孤家寡人。如过分强调客体,喧宾夺主或主次不分,都会导致构图失败。

所以整个园林构图乃至局部都需要重视这个问题。凡是成为名园的构图,重点必定突出,主

次必定分明;凡是缺乏重点,主次不分明的园林,其景观必然紊乱或贫乏,缺乏强烈的艺

术感染力,很难引人入胜,更谈不上构图的统一性。由此可见,在构图中建立良好的主从

关系是达到统一的重要条件。

三、均 衡

均衡是视觉艺术的特性之一,是在艺术构图中达到多样统一必须解决的问题。自然界

凡属静止的物体都要遵循力学原则,以平衡的状态存在,不平衡的物体或造景使人产生燥

乱和不稳定感,亦即危险感。在园林中的景物一般都要求赏心悦目,使人心旷神怡,所以

无论供静观或动观的景物在艺术构图上都要求达到均衡。均衡能促成安定,防止不安和混

乱,给景物外观以魅力和统一。构图上的均衡虽与力学上的平衡的科学含义一致,但纯属

于感觉上的。均衡有对称和非对称均衡两种类型,现分述如下: 1·对称均衡其特点是:(1)一定有一条轴线;(2)景物在轴线的两边作对称布置。如

果布置的景物从形象、色彩、质地以及分量上完全相同,如同镜面反映一般,称为绝对对

称。如果布置的景物在总体上是一致的,而在某些局部却存在着差异的称为拟对称。最典

型的例子如寺院门口的一对石狮子,初看是一致的,细看却有雌雄之别。凡是由对称布置

所产生的均衡就称为对称均衡。对称均衡在人们心理上产生理性的严谨,条理性和稳定感。

在园林构图上这种对称布置的手法是用来陪衬主题的,如果处理恰当,主题突出,井然有

序。如法国凡尔赛公园那样,显示出由对称布置所产生的非凡的美,成为千古佳作。但如

果不分场合,不顾功能要求,一味追求对称性,有时反而流于平庸和呆板。英国著名艺术

家荷加兹说:“整齐、一致或对称只有在它们能用来表示适宜性时,才能取悦于人”。如果

没有对称功能要求与工程条件的,就不要强求对称,以免造成削足适履之弊。 2·不对称均衡 自然界中除了日、月、人和动物外,绝大多数的景物是以不对称均衡

存在的。尤其我国传统园林都是模山范水,景观都以不对称均衡的状态存在。在景物不对

称的情况下取得均衡,其原理与力学上的杠杆平衡原理颇有相似之处。一个小小的秤铊可

以与一个重量比它大得多的物体取得平衡,这个平衡中心就是支点。调节秤铊与支

点的距

离可以取得与物体重量的平衡。所以说在园林布局上,重量感大的物体离均衡中心近,重

量感小的物体离均衡中心远,二者因而取得均衡。国画中常有近处的山石与远处的一叶轻

舟相均衡的处理,齐白石画中的花、鸟、鱼、虫在布局上与题词和印章取得均衡,用的也

是这个原理。

中国园林中假山的堆叠,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的景物布置等等也都是不对称均衡。不

对称均衡构图的美学价值,大大超过对称均衡构图的美学价值,可以起到移步换景的效果。

不过在构图时要综合衡量构成园林绿地的物质要素的虚实、色彩、质感、疏密、线条、体

型、数量等等给人产生的体量感觉,切忌单纯考虑平面构图,还要考虑立面构图,要努力

培养对景物的多维空间的想象力,用立视图和鸟瞰图以及模型来核实对创作的判断力。

所有景物小至微型盆景,大至整个绿地以及风景区的布局,都可采用不对称均衡布置,

它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偏感性的自由灵活,它予人以轻松活泼的美感,充满着动势,故又

可称为动态平衡。

综上所述,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地调整好主从关系,正确运用调和与对比、渐变、节

律、均衡等在构图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手法,均可由“多样统一”这一根本原则概括之。为

了表现主题,也必须从被描绘的对象最本质的特征之中,寻求最合适的手法。在成功的绘

画实例中可以看到,一方面,作者运用了某种手法恰当地表现了某一对象;另一方面,也

可以说某一对象正需要通过一种特定的手法才能得到最好的表现。所谓“没有斧凿之痕”者

就是手法本来就寓于题材之中。园林艺术是一项综合性艺术,在设计中并不是采用某一种

手法可以达到完善的结果,而是须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法,方能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