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湿地规划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鄱阳湖湿地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由于鄱阳湖候鸟观赏有极强的季节性,鄱阳湖区水面宽阔,景观单一,没有规划设计,旅游项目单调,使湖区旅游业始终难以得到发展。多年来以吴城镇为中心的鄱阳湖区旅游业近于空白。进入90年代

江西省水上航运公司每年冬季不定期地开设吴城观鸟一日游,但仅作副业经营。 5. 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保护区成立17年来,吴城镇至今没有一家旅行社,保护区招待所,加上镇招待所与镇供销社招待所3家仅有100多个床位,极为简陋的 设施,低水平的服务,离现代旅游业要求甚远。

第二章 总体构思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以优势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客源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湿地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为目标,牢固地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资源、适度开发的全新观念,充分发掘资源内涵,准确把握生态旅游发展动态,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树立形象,拓展市场、完善配套体系,促进湿地生态保护、开发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协调,全力打造鄱阳湖湿地生态旅游的国际品牌。

第二节 规划原则

1. 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旅游一定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这是其基本的发展原则。

2. 严格保护、合理适度开发原则。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严格的保护是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前提。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应是合理的、适度的,不允许采用\竭泽而渔\式的开发方式。 3. 社区居民参与、受益原则。生态旅游要求调动更多的当地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业的开发经营工作之中,同时重视保障当地居民能从旅游的开发经营中获得实际的经济利益,使生态旅游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前进。

4. 重视宣传教育功能。生态旅游产品特别强调宣传教育功能的实现。在传统旅游产品中,游客是以一个享受者、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并进行活

动的,而在湿地生态旅游产品中,游客同时还应当是一个学习者,游客必须与当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共同组成学习群体,从而获得享受自然、认识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旅游经历。

5. 循序渐进、阶段开发原则。生态旅游资源是动态的,历史性的,对其开发时既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与可修复能力,还应考虑当地的经济开发能力,所以循序渐进,阶段开发是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之一。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依托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以客源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大旅游观念,树立精品意识,适度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把本区建设成为以候鸟观赏生态旅游为主,兼具休闲度假、娱乐、民俗活动、科普教育、古迹鉴赏等多功能、综合型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精品和世界湿地生态旅游的代表性地区。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发,推进本区湿地生态环保的良性循环,推动当地替代产业的健康发展,并进而使生态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型产业。

第四节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一、总体布局

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拥有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及良好的地理区位。在其旅游总体布局中,既要考虑本区现实的经济基础、交通状况、旅游业现状、客源市场分布、经营管理体制等可变因素,又要考虑其地理环境、资源结构,历史文化背景等不变因素,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协调发展。据此,本区旅游总体布局概括如下:

一个形象:以\珍禽乐园,白鹤王国\作为本区对外主体形象。 二个增长极:即吴城镇、沙湖山乡为两个旅游经济增长极。

三种类型:即旅游产品分为湿地生态类、古迹人文类、休闲度假类三种类型。

四个活动圈:将本区划分为四个旅游活动圈。即南部湿地候鸟观赏活动圈,北地草洲休闲娱乐活动圈,西南部观鸟、特色农业活动圈,中部服务接待、人文鉴赏活动圈。

五条功能游线:即候鸟观赏主线、草洲休闲娱乐游线、湖区水上民俗鉴赏线、湿地特色农业游线、古镇人文鉴赏线,形成一主四辅的游线网络。

六大功能:即试验区兼具候鸟观赏、休闲度假、娱乐健身、民俗活动、科普教育、人文古迹鉴赏六项功能。

七个功能分区:具体可划分为候鸟观赏区、服务接待区、草洲娱乐区、湖区民俗活动区、特色农业区、古镇风光区、湿地涵养区共七个功能分区。 二、功能分区

依据总体布局,共划分为7个功能分区: 1. 候鸟观赏活动区

包括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所属9个湖泊及星子县沙湖山乡所属长湖、扒湖等越冬候鸟主要栖息地在内。该区既是候鸟主要活动区,也是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为此在开发候鸟观赏活动时,应坚持适度、科学、有序的原则,绝对不能出现候鸟观赏影响候鸟栖息的现象。鉴于该区是本区旅游形象的主体依托,也是开拓客源市场的主体吸引区,但其旅游活动现状却起点很低。为此,应抓紧进行线路组织、活动开发、交通网络建立、宣教讲解等项工作。功能区建设的主要工作有:

(1)建立湖区湿地生态、候鸟栖息信息系统,使游客观鸟活动更具针对性、指导性。

(2)规划设计大湖池、沙湖、常湖池、梅西湖等候鸟密集度高,交通便利的湖泊为主要观赏地。

(3)在主要观赏地建立若干固定的观鸟平台。

(4)组建观鸟水、陆交通线,使游客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 (5)配备高筒靴、望远镜等必要观赏设备。 (6)编写科普教育性强的高质量解说词。 2. 草洲娱乐活动区

本区内有数十万亩的季节性草洲,形成罕见的江南草原景象,梅西湖附近还分布有大量的沙山,适于设计开发旅游活动项目。旅游开发以令公洲、王家洲、沙山为主,以不干扰候鸟栖息环境,交通便利为原则。功能区建设的主要工作有:

(1)在拟开发的草洲、沙山进行资源调查与旅游活动影响力评估。

(2)设计符合现代游客需求的活动项目,如:娱乐足球、沙滩排球、滑沙、滑草、赛马、斗牛、放风筝、飞碟竞技、草洲歌舞晚会、综合游戏等。 (3)吸引投资商予以开发。 (4)形成必要的交通工具。

(5)建立草洲开发轮休制度。 3. 湖区民俗娱乐活动区

鄱阳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当地民众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湖区生产、生活习俗、信仰、禁忌等,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民俗资源。在赣江与修河交汇处,现有一全国少见的水上江浙移民村庄。可以该水上村庄为主,以当地渔家为辅,开发湖区民俗娱乐活动。功能区建设的主要工作有: (1)选定参加民俗活动开发的船家、渔家。

(2)船家设备改造、更新,安全保护措施落实等。

(3)设计丰富多彩,融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刺激性于一体的民俗活动项目。如:观赏鱼鹰捕鱼、水上全鱼宴、撒网捕鱼、钓鱼、渔家节庆、渔家婚嫁活动等。 (4)开发水上渔家旅馆。 4. 古镇风光鉴赏活动区

吴城镇曾是江西古代四大名镇之一,有其昌盛繁荣的历史,至今吴城镇仍留下一批珍贵的文物、遗址、历史传说,人文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为人文旅游活动提供了资源基础。功能区建设的主要工作有:

(1)普查、统计现有人文资源,并对之加以妥善的保护。 (2)重建中山公园。 (3)重修望湖亭。

(4)将古镇风光、吉安会馆、湖南会馆、望湖亭、孙中山演说处、朱元璋活动处等重要景点连点成线,形成旅游线。

(5)整顿吴城镇环境卫生,营造良好旅游环境。 5. 服务接待区

以吴城镇为服务接待主区,以沙湖山乡为服务接待小区,该两处现服务接待设施均起点极低。功能区建设的主要工作有:

(1)建设一批符合生态旅游原则的招待所、家庭旅馆,满足生态游客需求。 (2)将现保护区管理局房产,改造成生态旅游度假村。 (3)开发形成具有湖区特色的餐饮体系。

(4)设计开发湿地生态旅游商品,建设吴城购物一条街。

(5)服务接待区兼具科普宣教功能,建设湿地生物多样性宣教中心、珍禽驯养中心、鸟类标本馆等。

(6)开办一家旅行社。

(7)成立旅游接待管理机构。 (8)建设形成娱乐活动体系。

(9)培养具备相当专业水准的导游队伍。

(10)大力招商引资,运用市场化机制经营管理生态旅游接待服务工作。 6. 生态型特色农业观赏区

该功能区以沙湖山乡为主,以吴城镇为辅,通过特色农业项目的开发建设,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满足游客消费需求,同时也可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功能区建设主要工作有:

(1)精心选择符合生态理念,有发展潜力开发项目,如野菜种植、太空蔬菜种植、野鸭人工驯养、特种养殖等。

(2)形成开放式基地,使游客能参观、学习,并参与农事活动。 (3)探索产品深加工途径,努力提高其附加值。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5)培养专业科技人员。

7. 湿地生态涵养区

以本区面积最大的蚌湖、大汊湖为主。该区面积大,湿地生态系统典型,交通可进入性差,候鸟分布分散,难以组织观赏活动。宜对其适当封闭,除部分专业科考人员外,不对游客开放。使湖区湿地生养休息,增强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育。

第五节 规划分期

本规划自2001年至2010年,共计10年。划分为三个时期。

1、2001年至2003年,为夯基建设时期。该阶段全力打好基础,大力抓好产品开发与服务接待体系的建设,认真作好市场营销工作。经3年的努力,基本形成湿地生态旅游产品体系、服务接待体系和环境监测 调控保护体系,在全国生态旅游产品中具有相当知名度。

2. 2004年至2007年,为全力发展时期。该阶段旅游产品更形丰富,具备了较强的服务接待能力,接待质量不断提高,旅游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旅游业成为当地支柱型产业,并成为全国生态旅游精品。

3. 2008年至2010年,为稳健成熟时期。该阶段各项工作稳健发展,旅游经济不断壮大,知名度不断扬升,成为国际湿地生态旅游的代表性地区。

第六节 规划指标与效益分析

一、规划发展指标

据调查2000年本区实际游客为一万人次,以此为基数,规划发展指标如下:

时期指标 夯基时期(2003年) 全力发展时期(2007年) 稳健成熟时期(2010年) 发展比重 20% 25% 20%

预计人次(万) 1.73 4.2 7.25 人均消费 100元 150元 200元 旅游收入(万) 173 630 1450 二、效益分析 1. 生态效益分析

(1)湿地生态旅游的适度开发推动了环境监测与调控体系的建立、完善,使湿地生态保护更为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

(2)提供了充裕的资金用于设备添置、课题研究、队伍建设、污染防治。

(3)提高了当地居民及游客的生态环境保意识,营造了湿地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 (4)整治了当地的环境卫生,环境质量大为提高。 2. 社会效益分析

(1)提高社区居民基本素质,推动了两个文明的建设。

(2)增加了人流、物流、信息流通量,可改变当地封闭、落后的现状。 (3)对游客进行环保教育,有利于全民族环保素质的提高。

(4)丰富了生态旅游产品体系,促进了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3. 经济效益分析

(1)发展生态旅游对本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体系的更新有重意义。旅游业将发育成为当地经济支柱型产业。

(2)开发旅游业对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进程有极大推动作用。 (3)可观的旅游经济效益(详见规划指标表),将明显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4)新开辟了重要的就业渠道。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