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爱玲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开题报告 deflate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浅谈张爱玲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开题报告 deflate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附件3

佳 木 斯 大 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

学 院: 人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与教育 学生姓名: 王 莹 学 号: 080110281015 指导教师: 戴玉竹 职 称:

2012 年 3 月 28 日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张爱玲的创作中的浓厚的悲剧意识是在充满失落的生活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它折射出作者复杂的心灵,体现出作者对人性、对历史、对现实的悲观。反映出封建环境下女性的悲惨命运,她对于女性生存处境的描述,对女性心理的挖掘极为深刻,阐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的无奈。即便在今日,对于我们而言,仍具有催人警醒的意义,值得共同探讨和研究。从中更加明白新时代的女性应该走出历史的沼泽,应该要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简介: 张爱玲(原名张煐),现代作家,1921年生于上海,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随后,又写有小说《金锁记》、《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十八春》等作品。张爱玲是一个对人生充满悲剧感的人,她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几乎都是悲剧人物。张爱玲对人生怀有深深的绝望。她写人性,绝少滑入揭发“国民性”的轨道,她有讽刺,但每与社会批判无关。她可以兴致勃勃地描绘都市里的生活,可分明又浸润着难以明言的悲哀。张爱玲笔下的悲剧性女性人物形象更值得我们系统而全面的分析研究。结合张爱玲的作品,运用比较法、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等手法来分析其女性人物的悲剧色彩,和张爱玲小说中女性重要人物形象塑造,以及小说中女性悲剧产生的原因。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张爱玲的女性文学,充分认识个人化的写作使她的作品具有的独特性。使我们的文学修养得到一定的提升,增强我们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

毕 业 论 文 开 题 报 告

3、论文提纲: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重要人物形象塑造 (一)、《金锁记》中心里畸形的曹七巧。 (二)、《沉香屑——第一炉香》中自甘沉沦的交际花葛薇龙。 (三)、《倾城之恋》中孤注一掷的白流苏。 (四)、《十八春》中自立自强的顾曼桢。 二、小说中女性悲剧产生的原因 (一) 特殊的时代。 (二) 个人的性格原因。 (三) 女性的社会地位。 三、预期的目标 (一)通过此次研究,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张爱玲的女性文学。 (二)充分认识个人化的写作使她的作品具有的独特性。 (三)使我们的文学修养得到一定的提升,增强我们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 4、研究进程计划及时间安排: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