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试题精粹(1999)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试题精粹(1999)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为维护人类环境系统的生态平衡,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的物质和能量,不能超过自然界( );排放到环境中的废弃物不能超过环境的( )。

2.环境法不仅以( )作为其哲学基础,而且还将( )和市场信息为自己立法基础。 3.环境法调整的对象是( );最终目的是( )。 4.我国环境法的直接目的是( );最终目的是( )。

5.土地利用规划法包括( )、( )、城市规划法和村镇规划法。

6.自然保护法所要保护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和( ),以保持人类生命维持系统,保存物种遗传的多样性,保证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

7.建设项目在正式投产、使用前,建设单位必须向环保部门提交( ),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发给( )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

8.我国《城市规划法》规定,使用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必须申请和持有( );在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任何建筑物,敷设道路和管线者,必须申请和持有( )。

9.因实行无过失责任原则,环境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发生( ),由( )承担主要举证不胜任。 10.环境行政诉讼的原告可以提起要求履行职靓之诉、( )之诉和( )之诉等三种行政诉讼请求。

11.我国的大气污染是以排放( )和二氧化硫为主的( )型大气污染。

12.海洋污染来源主要包括( );石油勘探开发污染源、船舶污染源、( )和海岸工程损害五个方面。

13.噪声不同于其他公害,其特点是:( )、局部性、多发性公害、( )。

14.我国环境法规定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主要采取陆地( )、焚化以及( )方式。 15.我国土地保护的法律规定,因从事开采活动,造成土地破坏的;应按“( )”的原则,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 ) 状态。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生态系统能保持平衡是因为没有人为活动的干扰,所以要保护天然的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

2.在发展中国家,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增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只有摆脱了贫穷落后,制订和实施严格完善环境立法才是现实可行的。

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在项目投产时完成,并由建设单位负责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 ) 4.项目建成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允许投产后,企业便拥有排污权,是合法排污。( ) 5.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有直接管辖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权作出决定,要求其限期治理。( )

6.我国环境法规定,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优先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

7.概据环境法的无过失不胜任原则,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就不应对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

8.我国法规定,城市中直接从地下取水的单位,要缴纳水资源费。( )

9.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只有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才负有采取措施、治理大气污染的责任。( )

10.在同一内容的法律规范有不同规定时, 际条约有优先适用的效力。量国际环境法不能干预国家主权原则,并且不具有强制实施力。( )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在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它们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棣号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或未选全的不给分]

1.环境法中关于禁渔区、禁渔期以及浓度控制、总量控制的规定,是依据生态学的( )。 A.物物相关律 B.负载有额律 C.协调稳定律 D.地时制宜律

2.污染者负担原则赋予污染者的责任是( )。 A.治理自身的污染源 B.治理被污染的环境 C.防治环境污染 D.区域综合治理

3.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理论依据是( )。 A.“环境公共财产”论 B.“公共委托”论 C.经济刺激理论 D.“公民环境权”理论

4.依环境法规定,国家征收的排污费可以用于( )。 A.补助重点排污单位治理污染源 B.建设公共垃圾处理场 C.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 D.赔偿受害人损失

5.下列环境标准属于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 A.《海水水质标准》 B.《城市域环境噪声标准》 C.《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D.《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

6.我国环境保护的纺一监督管理构构是( )。 A.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 B.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C.国家环保局

D.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

7.依法律规定,城市中白天、夜间的环境噪声标准值分别为60分贝、50分贝的区域是( )。 A.一类混合区 B.二类混合区 C.居民、文教区 D.外来物种的引入

8.导致物种来绝的主要原因是( )。 A.生境破坏 B.环境污染

C.滥捕、滥采 D.外来物种的引入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生态系统 2.公民环境权 3.环境质量标准 4.水污染 5.国际环境法

五、列举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请列举环境法所规定的环境行政处罚的四种形式。 2.请列举自然环境破坏的四种表现形式。 3.自然保护区的类型有很多,请列举四种。 六、简答题(共20分)

1.简述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在环境法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主要内容。(6分) 2.依据环境法原理,简要回答为什么“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走不通。(7分)

3.我国属少林的国家。为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面积,我国属少林的国家。为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成积,我国《森林法》做出了哪些规定?(7分) 七、案例分析题(11分)

滨海化工总厂(甲)建于1992年1月,东蚊香海滩,东临海滩 ,厂外是环乡河,有水产养殖场(乙)的几千亩针塘,是渔业养殖密集区。甲厂建厂时按设计规划的要求,投资安装了废水处理装置,忘私水经处理后排入东海。设计中只允许有一个排污口,往东海排污,连生活污水也不准排入内河。甲厂在施工时却设置阝个排污口,1个排向东海,2个排向环乡河。农民某丙承包养殖场200亩鱼塘,养鱼用水除雨海洋污染外,全部从环乡河中抽取。92年3月初某丙投入鱼苗1万多公斤,几天内发现鱼苗相继大量死亡,损失计10万元。某丙立即向环保部门报告,要求查处理。环保部门在调查中发现,甲厂在环保设施没有验收的情况下,于1992年2月进行试生产,致使硝基苯车间每小量排出的100吨冷却水中,带有毒性物质硝基苯。经测定,环乡河及某丙承包的鱼塘里,硝基苯含量超过渔业标准5-7倍。调查过程中,3月中旬甲厂又发生硝基苯物料溢漏流入地沟事故最终也排入环乡河。事故发生后,甲厂即通知乙场停止抽水。鞭丙的鱼塘因得不到及时供水又成大量鱼死亡泛塘,计损失5万元。对此,环保部门作出决定,圣甲厂罚款5000元,并要求甲厂罚款5000元,并要求甲厂赔偿某丙的全部损答15万元。 甲厂不服,理由:(1)排入环乡河的是冷却水,仅含少量硝基苯,没有超过排放标准。某丙的鱼苗死亡是其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2)甲厂只对溢漏事故造成的5万元损失承担责任。因及时通知了鱼场,应只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问:1.甲厂的理由成立吗?你认为鞭丙的15万元损失应由谁承担?为什么? 2.本案中甲厂的行为有哪些是违反环境法的?应分别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3.从预防为主的环境法律要求看,本案有哪些不合法之处?找出其责任主体,并简要说明。

一九九九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依据是( ) A、 环境功能的不同 B、 环境范围的大小 C、 环境要素的不同 D、环境要素的形成 2、 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 ) A、 所有的生物 B、 所有的微生物 C、 所有的动物 D、所有的植物 3、 我国首次规定环境保护内容的宪法是( )

A、 1954年制定的《宪法》 B、 1975年修订的《宪法》 C、 1978年修订的《宪法》 D、1982年修订的《宪法》 4、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现了生态学基本规律中的( ) A、“物物相关”律 B、“相生相克”律 C、“协调稳定”律 D、“时空有宜”律 5、 首创“三同时”制度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日本 C、 德国 D、中国

6、 提出“人类有权在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生活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良好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的国际环境宣言是( )

A、 1970年《东京宣言》 B、 1972《斯德可尔摩宣言》 C、 1982年《内罗毕宣言》 D、1992年《里约宣言》 7、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 ) A、 环境影响报告书 B、 环境影响报告表 C、 环境影响分析表 D、环境影响登记表

8、 可以起豉励和抑制正、反两方面作用的经济刺激措施是( ) A、 财政援助 B、 低息贷款 C、 财政补贴 D、税收

9、 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 ) A、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B、 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 地方环保基础和方法标准 D、地方球境基准 10、 判断某环境区域是否已被污染的依据是( ) A、 环境质量标准 B、 污染物排放标准 C、 环保基础和方法标准 D、环境基准

11、《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行政处罚规定的最高罚款额为( ) A、 10万元 B、 20万元 C、 50万元 D、100万元

12、《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 A、 1年 B、 2年 C、 3年 D、20年

13、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是(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