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问题诊断与突破:第二章文言文阅读3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问题诊断与突破:第二章文言文阅读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怎么办?”王仲凫笑着说:“你不仅不善于驯养獐,而且还不了解我的两条狗。我准备引导獐子去见那两条狗,逐渐让它们在一个圈里吃食,逐渐在一处睡觉,逐渐成为好朋友,并且日益友好,我依照这个办法安抚它们,难道它们能再去伤害獐子吗?”我说:“虽然这样,你何不让童仆看守那两条狗,并且将獐子用绳索拴住?”王仲凫没有回答。

过了三天,王仲凫告诉我说:“我将童仆辞退了。看那两条狗的样子,与獐子相处比较和睦了。”又过了三天,王仲凫告诉我说:“我把拴獐子的绳索去掉了。看那两条狗的神

情,对獐子和悦的样子很亲近;虽然这样,獐子还存有嫌隙。”又过了三天,王仲凫告诉我说:“獐子已经没有嫌隙了,与那两条狗混为一体了。”又过了三天,两条狗趁獐子熟睡之际咬它,獐子最终被两条狗咬死了。

王仲凫很不高兴,把狗咬死獐子的情况告诉了我。我说:“你原来不了解那两条狗吗?以前它们装出和睦相处的样子,是用来迷惑你的童仆的;随后做出和悦亲近的样子,是用来迷惑你去掉绳索的,并且担心有人会援助獐子;接着表示和獐子没有嫌隙,是用来迷惑那头獐子的。你撤走了獐子的防备,消除了可能给予獐子的援助,并且探到獐子的真实情况,这正是西楚霸王项羽有力无处使,春秋时宋国大夫南宫万被杀死的原因啊,何况是獐子呢?”王仲凫很生气,抽出戈来驱赶那两条狗。我说:“不需要了。那世上相互成为朋友,越来越亲密,却出其不意地陷害对方的人,这样的智慧不是从那两条狗才开始有的。”有人说:“这头獐子,内心孤洁而气度狭隘,像那种无论怎样对待他他都不满意的人,即使没有那两条狗,也会遭遇灾难的。”

借题发挥,突破答题核心问题

译好四类虚词

(一)高频虚词:格外留心,确保翻译到位

所谓高频虚词,是指在翻译中被设为得分点频率较高的虚词,主要有“以”“其”“因”“乃”四个。“以”字频率最高,在语境中,主要要译准其介词义,如“用”(拿)“把”“根据”“凭借”等义项;译准其连词义,如“因为”。另有实词义“以为”“率领”也不可忽视。“其”,翻译中考查较多的是其指示代词义“那”“那些”,活用为第一人称的“我”“自己”;另一重点是其语气副词义,如表示推测的“大概”,表示反问的“难道”,表示期许的“可要”“一定”,表示婉商的“还是”等,这些都需要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及语境准确译出。“因”,主要考查的是“于是(就)”“趁机”“通过”“用来”等义项在语境中的确定。“乃”,主要是语境中“于是”“才”“竟然(却)”三个义项的辨析。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钱乙)本有羸疾,性简易,嗜酒,疾屡改,自以意治之,辄愈。最后得疾,惫甚,乃叹曰:“此所谓周痹(一种病)也,周痹入藏者死,吾其已夫!”(选自《宋史·钱乙传》)

- 5 -

译文:

答案 (钱乙)最后一次犯病,憔悴(疲倦)得厉害,就叹息道:“这就是(医生)所说的周痹病,周痹进入脏腑的话(人)就要死了,我大概要完了!”

得分点 藏,通“脏”;其,表推测,大概;已,止,意为“结束”。

2.(史弼)迁河东太守,受诏当举孝廉,弼知多权贵请托,乃豫敕断绝书属。中常侍侯览果遣诸生赍书请之,积日不得通。生乃以它事谒弼,而因达览书。弼大怒曰:“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尔何人而伪诈无状!”命左右引出。(选自《后汉书·史弼》)

译文:

答案 诸生就用其他的事为借口拜见史弼,于是趁机送上了侯览的书信。 得分点 “以”“谒”“因”“达”。

3.君讳云章,字汉瞻,号朴村,江南嘉定人也。曩者崐山徐司寇好文术,以得士为名,而士亦以此附焉。君始以校勘《宋元经解》客司寇家,其后诸公贵人考订文史,必以相属,而君尝就陆稼书先生问学,独阴以名义自砥。君在举场数十年,所与比肩游好次第登要津,司贡举,每欲引手,君辄曲避,以是终无所遇。

康熙五十二年,诏求岩穴之士。时华亭王司空承修《尚书》,奏君参校;书既成,而君淹留逾时,众以为疑。余间诘其所以然,君曰:“假予急功利,乃侘傺到今邪?顾窃自念,生逢明圣,平生所志,具上殿劄子[],欲进见时一自列之耳。”(选自方苞《张朴村墓志铭》)

注 劄(zhá)子:古时官用上奏的一种文书。

(1)君始以校勘《宋元经解》客司寇家,其后诸公贵人考订文史,必以相属。 译文:

答案 张朴村开始是因为要校勘《宋元经解》而客居在司寇家里的,这之后,许多达官显贵考证修订文史资料,也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委托给他。

得分点 “以”、“客”、“以??属”,句意对。 (2)每欲引手,君辄曲避,以是终无所遇。 译文:

答案 (但)每次想要伸手援助他,张朴村都会曲意回避,因此最终也没被重用。 得分点 “引手”“曲避”“以”。 (3)假予急功利,乃侘傺到今邪? 译文:

答案 假如我是个急功近利的人,怎么会到现在还这样失意呀? 得分点 “假”、“乃”、“侘傺”,语气。 参考译文

张朴村名字叫云章,字汉瞻,号朴村,是江南嘉定人。以前崐山的徐司寇喜欢文学,因为招揽人才而闻名,那些有才能的人也因此都依附了他。张朴村开始是因为要校勘《宋元经

- 6 -

解》而客居在司寇家里的,这之后,许多达官显贵考证修订文史资料,也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委托给他。而张朴村向陆稼书先生求教,自己也独自暗暗地用名和义来自我勉励。张朴村在科场几十年,与他并肩游学交好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登上了要职,管理着贡生和举人,(但)每次想要伸手援助他,张朴村都会曲意回避,因此最终也没被重用。

康熙五十二年,皇上下诏寻访隐居而有才能的人。当时华亭的王司空奉命修订《尚书》,上奏折让张朴村做参校;书已经修订完成,但张朴村滞留该处超过了时间,大家开始怀疑他。我私下责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说:“假如我是个急功近利的人,怎么会到现在还这样失意呀?只是自己私下想,遇到了圣明之君,我要将平生的志向一一准备在奏折上,在进见时以便能够让我有话说。”

(二)可译可不译的虚词:细心区分,当译则译,不当译则删

有一部分虚词,兼有结构或语气助词和其他词性,如“之”“焉”“者”“乎”等,其结构、语气助词一般情况下皆可不译,但不能把其他词性义当作助词而不译。

这里,尤其要留心“焉”“者”两个字。焉:作为句中或句末语气助词时,可不译;但当放在动词后面作代词或兼词时,有实义,必须译出。者:主要有两个义项,一是作代词,可译为“??的人(事、地方)”;二是作助词,表句中停顿,与“也”构成判断,或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必译出。这两种词义、词性,在翻译中尤其要仔细辨析,不可当译不译,或不当译而硬译。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卫兹,有大节,不应三公之辟。太祖之初至陈留,兹曰:“平天下者,必此人也。”太祖亦异之,数诣兹议大事。从讨董卓,战于荥阳而卒。太祖每涉郡境,辄遣使祠焉。(选自《三国志·魏书》)

译文:

答案 太祖(曹操)每次从郡境内经过,必定派遣使者前去祭拜他(卫兹)。 得分点 “涉”“祠”“焉”,“涉”译为“到”“去”亦可。

5.先君子闲居,每好言诸前辈志节之盛,以示苞兄弟。然所及见,惟先生及黄冈杜公耳。杜公流寓金陵,朝夕至吾家,教以屏俗学,专治经书、古文,与先生所勖,不约而同。尔时虽心慕焉,而未之能笃信也,及先兄翻然有志于斯,而诸公皆殁。每恨独学无所取衷,而先兄复中道而弃余。每思父兄长老之言,未尝不自疚夙心之负也。(选自方苞《田间先生墓表》)

译文:

答案 那个时候我们虽然内心仰慕他们,但是没有能够深信他们的话。 得分点 焉,之,代指他们;笃,深;未之能笃信也,否定句中代词前置句。

6.(张署)改河南令,而河南尹适君平生所不好者。君年且老,当日日拜走仰望阶下,不

- 7 -

得已就官。

译文:

答案 (张署)改任河南令,然而河南府尹正是他一生所不喜欢的人。 得分点 适,恰恰,正好;者,??的人。

7.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选自李商隐《李贺小传》)

译文:

答案 嫁到王家的李长吉的姐姐,叙说长吉的事情尤其详尽。 得分点 者,定语后置的标志。

(三)常见副词:除表敬谦外,意思实在,当须译出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连词、介词、副词、助词。其中副词,尤其是常用副词,在翻译中出现频率高,定为采分点的不少。常见常用的副词主要有:

(1)表程度:少、稍、略,愈、益、弥、更,最、极、甚、残、太、至、尤、良、大、绝、特、颇。

(2)表范围:悉、皆、咸、俱、举、毕、凡,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 (3)表共同:共、同、并、相。

(4)表时间:既、已、曾、尝,向、初、曩、始、昔,常、素、雅、恒,方、正、适、会,俄、旋、寻、臾、未几、无何、斯须、既而,急、遽、猝、立、即,将、且、行将,终、卒、竟。

(5)表语气:必、诚、信、固、果,不、弗、未、非、靡、亡、否、勿、毋、莫、无,殆、盖、庶、其、得无、无乃、庶几,岂、宁、庸、其。

(6)表频率:屡、数、辄、每、频、累,复、更、再、又、亟。

(7)表敬谦:窃、辱、伏惟,幸、敢、情、敬、谨。(该部分词翻译时不必译出) 边练边悟

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句中副词的用法。

8.(2014·湖南)吴有儒曰徐孟祥氏,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福山中。??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选自杜琼《雪屋记》)

译文:

答案 (房屋)已经建成,天上正好下起了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 得分点 “既”“适”“雨”“名”。

9.(2013·新课标全国Ⅰ)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指传主马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选自《明史·马文升传》)

译文:

- 8 -

答案 (马文升)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得分点 辄,总是;颦蹙,皱眉头。

10.(2013·江西)归之岁向尽矣,尚未知是图之委曲也。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工丹青。造予,予以此图质之。(选自顾彦夫《村落嫁娶图记》)

译文:

答案 有(一位)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 得分点 备,十分;谙,熟悉;判断句。 (四)特殊虚词:词义固定,固定翻译

所谓特殊虚词,一是指固定虚词(复音虚词),两个字不能拆开硬译。如“所以”“无乃”“奈何”“有以”“无以”“是以”等。二是兼词,即一个词当成两个词用,译时可按两个词翻译。如“焉”(于此)、“诸”(之于/之乎)、“盍”(何不)等。

边练边悟11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也。”立而观之,遂没。(选自《巨贾渡河》)

(1)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译文:

答案 你刚才许诺百两金子,如今却只给十两金子,这恐怕不可以吧! 得分点 “向”,刚才,先前;“无乃??乎”,固定结构,表推测。 (2)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译文:

答案 你是个渔夫,一天能赚多少?这次却突然得到十两金子,还感到不够吗? 得分点 “几何”,多少;“骤”,突然;判断句。 (3)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也。” 译文:

答案 有人说:“为什么不救他呢?”渔夫说:“这是一个许诺了金钱却不兑现的人。” 得分点 “盍”,何不;“诸”,之乎。

- 9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