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谈话类节目1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电视谈话类节目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谈话节目是以演播室为主,在主持人与嘉宾之间就一定主题或者事件进行的对话。“对话”是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深入交流,而不是游戏或者娱乐之类节目的玩耍式的参与。应该说“对话”是谈话节目的本质性特征。至于演播室内是否有观众,是否有观众与嘉宾之间的问答,是否有现场调解情绪的伴奏,是否有现场相关民俗、歌舞的展示等,那些都是节目形式的问题。谈话节目的核心就是主持人与嘉宾之间围绕一定的丰题进行层层叠叠、环环相扣、逐步深入的交流。

国内最早的谈话节目:1993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推出的《东方直播室》是我国内地最早的谈话节目,直播方式。 1996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推出了一档谈话节目——《实话实说》。

崔永元:收视率是电视的万恶之源. 因为收视率的高低,决定了一个栏目广告的投放量和效益,所以观众的收视率是一档电视节日“生死存亡”的关键指标。

一般谈话节目谈的内容

(一)对新闻人物与新闻事件的追问。

——比如说最近的热点: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239人154名中国人

这一类谈话节目包括中央电视台王志主持的《面对面》、白岩松主持的《新闻会客室》、安徽电视台的《记者观察》等栏目。这些谈话节目侧重于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人物进行采访,主要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探究当事人的特定感受,理清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

所以,在满足观众好奇的前提下,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追问,就是刨根问底地拆解事实,梳理脉络,展示真相。由于谈话节目的轻快与便捷,致使这一类谈话节目,可以即时捕捉新闻素材,更在现场直播的条件下,针对现场发生的事件,谈话相关的嘉宾,从而拓展新闻报道的深度。

(二)展示成功者的成就,进行成功因素的归因

这类谈话节目以成功者为中心,主要关注名人性格命运。这里的名人,不是因为媒体的炒作的人物,而是由于自身的进取为社会做出了绩效与贡献并受到媒体报道的成功人物。

(三)对普通凡人特定经历以及情感的问询

中央电视台的《讲述》、凤凰电视台的《冷暖人生》等谈话节目关注平民百姓的牛活点滴和命运流转,是普通人的生存与生活的故事,普通人的命运起落,甚至探听来自社会边缘人命运的呼吸与心声。

(四)对事业成功者思想的引发与思路和碰撞

最近几年,财经谈话类节目逐渐走红,从央视的《对话》到第一财经频道的《头脑风暴》和《决策》,都吸引了越来越多财经人士的关注。这些节目谈的都是一些专业的财经话题,观众也以财经界的专业人士为主。

(五)对历史段落当事者的谈话,以人为辛线来漫射性地回顾历史

因为当事人本身处于或者经历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因而,能够展示历史的丰富性。即展示与丰流意识形态表述稍有不同的事实与人群及其历史生活的图景。同时,当事人的生活以及不同的表述,反映了历史变化的沧桑以及当事人当下的生活以及现状中他本人的态度。《鲁豫有约》的“老兵系列”在中国抗日胜N60周年,采访了一批昔日国民党的抗日将领。他们曾经在血脉贲张的青年时期参加抗日,然而遭受了新中国历次运动“整顿”之后,到了老年却默默无名,有些可能生活寥落。但他们对国家、民族的大义依然矢志不移。

从谈话节目的叙述方式上看,我们可以将谈话节目划分为三类: 1.2.1故事类

即依靠嘉宾讲述一个完整的、典型的故事,主持人处于一个“点击”和“倾听”的“隐身”角色,引导嘉宾娓娓道来。例如《讲述》、《鲁豫有约》等栏目。

《讲述》是献给所有关注人们命运的观众的节目。《讲述》每天为您讲述一个真实生动、曲折传奇、充满悬念、给人启迪的人生故事。

《艺术人生》定位于“探讨艺术的真谛,分享人生的快乐”。这个栏目侧重于问询演艺明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岁月,承受了什么样的艺术求索的煎熬,才凝聚力闪光的一刻——寥寥数年的荧屏或者舞台的璀璨。

1.2.2话题类

就是站在观众的角度,主持人提出关于嘉宾历程的一个个特定“关节”的话题,与嘉宾展开“碰撞性”的交流,嘉宾的回答倾向于理性的、概括性的妙答与智趣。话题,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问题。真正把话题性的谈话节日做活的,应该说主要有四个节目,分别是央视的《实话实说》、《对话》、《新闻会客厅》、香港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尤其是《锵锵三人行》,主持人、嘉寅基本上固定,每期节目基本上是相对固定的人员,更换不同的话题,尤其是窦文涛的放言无忌、妙趣横生,使谈话节目形成了话题意见双方碰撞、但是先进没有既定路径束缚的“游谈”的风格。中央电视台的《对话》也是侧重于嘉宾、观众、主持人之间的碰撞,甚至是将一个大话题,分解为众多的子话题,错落有致地展开对话。

1.2.3话题、故事兼容类

即主持人设置一个个引导嘉宾讲述自身历史的话题,主持人处于一个“显现”的主导位置。但是,所设置问题不是理性很强的话题,而是对嘉宾身世经历“环节”的归纳,请嘉宾就一个个“故事链条的环节”进行情感化、详细地解释。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会客厅》。

电视谈话节目的基本要素

谈话节目从最终的节目播出形式看,其构成元素包括主持人、嘉宾(谈话对象)、小片、片花、音乐音效、现场的人屏幕和道具。

(一)主持人

有位资深的电视人曾讲过,一期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因素将占据百分之四十的分量。这样的比例分割也许不精确,但是,足见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重要作用。主持人的作用是引发话题、倾听、转场、把握节奏,是一个个话题的发动机与起搏器,帮助嘉宾迅速忘掉现实的身份与当下的忙碌,忘掉演播室的陌生,移情到当初曾经发牛的、当时需要交流的事件发生的时候的心境、体验与思绪。而且,主持人的心胸、气质与才思,确实能够让嘉宾觉得自己的倾吐,是在与一位真正的朋友的交流,尤其,将要倾诉一些曾经真实而又与丰流意见具有一定距离的言语、观点的时候,主持人心胸的深浅将决定着其能否体会到嘉宾心情的复杂与深刻。而且,主持人还担当着观众内心的代言人角色。所以,主持人的问答是替代观众来完成的。

(二)片花

片花包括一个谈话节目栏目的片花、一期节目的片花、段落片花。片花常用对偶、排比等节奏快捷的语态。一期节目的片花和段落片花~般是几秒钟左右,是一个段落当中所要讲述事件的一个概况展示,或者一个精粹,一个主调?。但是,其中充满着悬念与激情,吸引着观众继续收看,或概括下一个段落的简要情节,做一个精要的提示。用词一般比较激昂、诗意,或者简练、朴实,这要取决于不同的栏日风格,但是,一期节目的片花都应该是设置一个悬而未解的疑惑,等待观众在收看过程中,自己破解。

(三)嘉宾

嘉宾是谈话节目中主要的讲述者。他们在摄像机前用生动、形象、具体、真实、可信的话语,讲述着自己的思想、经历和生活,婉如一幅丰富多彩的图画,赏心悦目。这要求嘉宾坦荡、流利、生活化的表达,同时,应该具有个性化的语词,不能空洞。甚至,一些方言、俚、民谚、口头禅,都可以起到风趣的作用呻1。在故事型的谈话节目当中,要求嘉宾一定要投入曾经的故事情境当中,绘声绘色的讲述着故事曾经发展的情节,一定要有一个“说书人\的情绪,讲述一些细节,通过嘉宾的描述来勾勒事件。

嘉宾作为谈话节目故事情节中的主要人物,不仅应该展示性格中促成其行为的内初:动力,更应该挖掘人物的多侧面,即将嘉宾塑造成为影视作品中的圆形人物o.所谓圆形人物,是指那些糅合了嘉宾的社会地位、思想立场、情感方式、精神面貌、气质特征等心理因素和各种形体外貌因素的形象。圆形人物的性格特征,除多面性外,还有其发展变化的一面。

在~期谈话节目当中,既要把握住嘉宾的基本性格,同时还要展示多面性,从而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这不仅是嘉宾的需要,同时也是调节节目节奏、展示人物细节的必要于段。

(四)小片

小片是指编导根据演播室的录像素材,经过构思之后,拍摄与嘉宾讲述有关的外景素材,剪辑成一个个片断。小片的作用主要是表述事件、渲染情绪。小片的分类:同期卢的小片、配音的小片。前者的主要作用是真实再现当时的情景,尤其是嘉宾言语表述不清的细节,也用于表达嘉宾描述的特定情境。这样的小片,目的是让观众感受当时的“场景与气氛\,从而进入嘉宾的心境,感受嘉宾讲述中那细微的心听灵动,感受那言语所无法描述的气韵喷张、沙尘飞扬、苍山如海、日落月圆缺的万千意境阳1。

(五)音乐、音效

现在的谈话节目,有的在演播室里面设置一个小型的乐队组合。当嘉宾需要演唱时可以现场伴奏。在谈话行进的过程当中,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以即兴演奏的旋律来烘托、渲染嘉宾话题的情绪。同时,也使演播室的空间内充满有如特定情绪的雾霭得以蔓延。音效,则是利用音效本身的短促与变异,来调节现场的气氛,或滑稽,或奇趣,或尴尬,以言语之外的方式来激活嘉宾无法表达,或不愿意直接表露的言辞;或应和、放大嘉宾戏谑的情态。有时候,会主动地感染嘉宾情绪,得以深入话题。例如,当嘉宾讲到昔日的家人,尤其是双亲不在世的时候,嘉宾若在演播室里回忆双亲对自己的促进与激励的时候,当话题刚一开始,嘉宾可能不想太释放感情,或者有些话题不想展开,于是,嘉宾欲言又止。这时候,与情绪相适应的音乐音响应声响起,与嘉宾当时的情绪,相互激荡,从而激活或者强化了嘉宾的情绪,嘉宾情不自禁地展开了话题¨引。

(六)大屏幕

大屏幕的功能不仅在演播室话题行进过程中,如果需要的时候,可以播放有关嘉宾的照片、影像资料;对于观众而言,也是一个对画面外的空间延伸与拓展,是演播室之外“过去”时空的塑,与演播室“现在\的时空自然的出入交错,让演播室的观众将有限空间拓展到无限领域,进入广阔的遐想空间。同时,也调节现场的演说视角。而且单一的演播室的空间,容易让观众产生疲劳。

(七)道具

从话剧角度看,舞台道具、布景、服装、化妆、灯光等,是构成视觉形象的一部分,它们有机地参与戏剧演出,共同塑造有助于剧情开展的典型环境。通过道具的陈设、安排,可以表现剧中人物的生活痕迹,有助于说明剧中人物生活的时代、职业、阶层、性格、生活习惯等。一个戏的时代背景与特定场所是很重要的,道具在配合布景说明时代和地点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谈话节目中的七个要素,构成了谈话节目的一个“场\,也是谈话节目编导的可以“导演”的“演员”n¨。如果后期剪辑中所需要的节目的段落,能够在演播室内顺利地截取,这就如同拍摄影视剧的时候,导演进行的舞台调度。而演播室内段落的感染力,是谈话节目编导在后期剪辑的时候,所无法塑造与补救的。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现状 2.1缺少好的谈话节目主持人

当今有很多谈话节目主持人都是从综艺节目转型的,文化功底和新闻素养溃乏,尽管外貌仪表很好,但是缺乏基本的个人语言魅力。有些主持人习惯于背稿子,有些丰持人就是编导的传声筒,没有自己的思想在里面,一场谈话节目下来,内容淡苦白开水。好的丰持人真的是难求,而一个好的谈话节目的核心又是主持人,培养灵活机敏,富有感染力,知识丰富的主持人已成为当今谈话节目的当务之急。

主持人已经成为打造一个谈话节目品牌的法宝,主持人的个性决定了节目的个性,主持人的知名度决定了节目的知名度,在国外很长时间的实践中,谈话节目形成了比较专业的运作机制,所以涌现出很多著名的节目品牌和主持人,但是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2.1.1内地谈话节目不注重主持人的包装,没有形成品牌意识

不仅的国外的谈话节目,凤凰卫视做得已经比我们好很多了,在凤凰卫视,明星丰持阵容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凤凰卫视出重金为主持人量身订做节目,比如窦文涛的《锵锵三人行》、陈鲁豫的《鲁豫有约》、许戈辉的《名人面对面》等,都是很好的例子。反过来看我们的谈话节目,大多数谈话节目的推出,注重的还是丰持人的外貌,却不重视丰持人的社会阅历与知识底蕴。

2.1.2内地电视谈话节目的主持人风格单一,个性不突出

奥普拉·温弗瑞主持的《人们正在谈话》以及《奥普拉节日》很受欢迎,而她本人也是美国CBS著名的谈话节目主持人,她的特点就是怀着同情心与极大的兴趣倾听,而最近《有报天天读》的主持人杨锦麟也被凤凰卫视重磅推荐。自从《有报天天读》在凤凰卫视火了以后,内地许多电视台纷纷仿效,也包括曾经的电视节目《媒体广场》,但是没有一个节目能像《有报天天读》这样成功。因为其他的电视节目模仿的只是节目形式,却模仿不了主持入,这就是优秀主持人的个人魅力,也就是说主持人的风格千万不能单一,个性一定要鲜明突出。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