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性发展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儿童社会性发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章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研究 起源于:20c初期 第一节 主要理论 一、 精神分析理论

(一)创始人:弗洛伊德 理论基础:人格学说和弗洛伊德对成年期精神病患者在理疗过程中自由联想的解释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伊底、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1.动机和情感与人的人格发展的关系.

1905年,弗洛伊德在《对性理论的三大贡献》一书中,提出了其关于儿童情绪和动机发展的观点,他认为,成年期人格发展的特点根源于生命的前5年,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问题上,弗洛伊德是阶段论者 5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早期。每个阶段儿童都要面临身体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冲突

(二)新精神分析主义者:埃里克森。观点:一方面继承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又认为在考虑儿童发展时既要考虑到生物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也要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儿童的自我是一种独立的力量,其作用在于帮助个体适应社会。儿童逐渐形成的自我在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起着一种整合作用。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是儿童按某一方式被社会化的结果。

埃里克森把个体人格和社会性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二、社会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班杜拉和沃尔特斯《社会学习与人格发展》

(一)关于儿童行为的起源

班杜拉认为个体行为起源于以偶然强化为中介的直接学习和模仿。儿童的社会行为,是直接学习、模仿和强化的结果 1.直接学习:基本途径 2.模仿学习的三个子过程:(1)注意过程:即儿童对榜样行为的注意(2)保持过程 (3)动作表征过程 (4)动机过程 3.强化:分为直接强化和替代性强化 (二)自我与社会学习

自我效能感:指个人对影响其生活的事件能够施加控制的信念。自我效能感通过决定着人试图去做什么以及在做的过程中要付出多大的努力的预期而对个体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尤其是个体自己的行为与榜样行为之间存在差距时,其自我效能感就好对差距产生影响。

个体自我效能感来自两方面:一是他迄今在某一领域的成就。一是对他人活动效能的观察。 (三)对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

1.社会学习理论将儿童行为的发展看作一种由经验而导致的量变过程。尽管该理论在其发展的后期强多了认知因素的作用,但该理论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忽视了生物成熟因素在儿童社会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2.在研究方法上,社会学习理论主要采用的是实验室模拟技术,这种方法虽然保证研究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或可行性,但这种研究的人为性太强,其外部效度难以保证,研究结论难以解释儿童在真实社会生活中的社会性发展。

3.社会学习理论在解释儿童社会性发展时对年龄变量的作用重视不够。

三、认知发展理论

代表人物:皮亚杰 科尔伯格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影响

它改变了人们对于儿童的看法。皮亚杰认为,儿童从一出生就是其自身发展的积极动因,他积极的从环境中寻找、选择适宜自己的刺激,积极主动的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儿童在这种相互作用中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经验系统,形成和改变着自己的知识体系。儿童关于个客观世界的知识既不来源于主体,也不来源于客体而是来源于主客体之间。通过这种作用,环境事件与机体自发的成长在知识的发送中整合为一体。

(二)皮亚杰关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观点

关于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认知发展不是彼此分离的过程,而是相互依存地。但是,相对而言,认知发展是一个更为基本的过程。儿童的某些特定社会技能只有在相应的认知机能形成之后才能出现,某一年龄阶段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都可以从相应的认知发展阶段中找到根源。因此,可以通过儿童认知发展来解释其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例如,亲子关系发展中儿童的“分离焦虑”的产生是以认知发展中的“客体永久性”的形成为基础的,儿童道德判断中的他律特征和自律特征分别与认知发展中的前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的思维发展水平直接相联系。同样,儿童在自我——他人关系方面的发展也是与其认知发展相平衡的。在学前期由于“中心化”的存在,儿童在对物理客体的认知中只能注意物体最显著的一些特征或主要的维度,而不能协调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因而在认知发展中表现为无法达到“守恒”。同样,在社会化发展领域,由于“中心化”的存在,儿童在自我——特任认知中往往只能注意自己的观点而不能理解他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表现为自我——他人关系认知过程中的“自我中心主义”。而只有在儿童获得了“去中心化”技能之后,儿童才能克服社会认知中的“自我中心主义”,达到对他人观点的采择。

柯尔伯格在其关于儿童性别化发展的研究中强调,儿童性别概念的发展是性别角色发展的前期,在形成性别恒常性之前,儿童是不可能形成稳定的性别化行为的。 皮亚杰在社会性发展领域的开拓性研究

皮亚杰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不仅在于其基本理论观点方面,皮亚杰本人及其同事在儿童社会性尤其是社会认知,如儿童的道德判断和空间观点采择方面的研究都对后来儿童规则意识或者道德判断的发展的研究为柯尔伯格道德判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而他关于儿童自我——他人关系认知发展的趋势的论述和实验研究以及他的结构分析方法则构成塞尔曼儿童人际认知研究的基础

第二节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几个新学派 一、习性学

习性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进化与机能的一门科学,又叫“行为学”。

习性学的创立者主要有劳伦茨(K.Z.Lorenz)和廷伯根(N.Tingbergen)。他们认为,研究物种行为的最佳方法是对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性质进行考察。每一物种都有自己区别与其他物种的行为模式,生物学家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这些在自然环境中可以观察得到的行为模式。20世纪30年代以后,习性学家对鸟类行为的研究发现丰富并发展了习性学。他们在研究中特别强调“固定行为模式”的概念。所谓“固定行为模式”就是物种与生俱有的用以帮助其适应环境的行为反应。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一些鸟类动物所具有的“印刻”现象——这些动物有一种追随在出生后遇到的第一个活动物体的倾向。习性学家认为,这种行为反应是非习得性的,其作用在于使动物幼雏通过空间的接触,与父母产生依恋并获得保护以生存下去。

习性学家还特别强调学习发生的时间,即“关键期”活“敏感期”问题。早期的习性学家认为,诸如鹅追随某一活动客体之类的学习,只能够在个体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发生,错过了这一特定阶段,这类反应据不会形成,因此,他们把这以时期称为“关键期”。后来的一些研究者发现,动物获得某些特定反应的时间并不象前面所说的那样严格,而是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因此,他们提出了“敏感期”的概念。然而不管怎样,习性学家所提出的个体发展过程中的最佳学习时间问题收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在研究方法上,习性学家强调环境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对自然情境中个体行为的观察,认为对行为的研究要以“自然行为”,即发生在个体日常环境中的行为为基础,而不是以实验室人为环境中的行为为基础。习性学家并不反对实验室研究,而是强调,对人和动物的行为要从实验室分析和自然描述两个条件中反复进行考察。而在这一研究历程中,首先要进行自然条件下的观察,然后再进行实验室分析 二、发展心理生物学

70年代以后从习性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学科分支。主张从有机体的生理机能和结构两个方面研究行为发展的问题,强调既要研究个体的经验过程,同时也要研究生物过程。由于该学说强调必须把机体及其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因此该理论又被称为“整体性理论”

4个观点:1.行为时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其中成熟和经验是融合在一起的。

2.在社会性发展中,生物成熟引起并保持经验,同时经验的变化又会改变有机体的行为生物状态和行为潜能3.对物种不同进化阶段之间的比较必须依据行为的组织原则4.有机体在其整个一生中都具有适应性和主动性。 三、(美)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

生态:是指有机体或个人正在经历着的,或者与个体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布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其中心理学家最熟悉的是“微系统”。这是个人在环境中直接体验的环境。

微系统之一是由父母和儿童的同胞组成的家庭 其二是学校环境。 除此之外还有中间系统(儿童直接参与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外层系统(指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人有影响的环境)和宏系统(儿童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中的社会机构的组织或意识形态)

该模型表明,宏系统的变化影响到外层系统,并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微系统和中层系统。这一研究启示,在研究设计时对儿童发展的分析不应只停留在微系统上,而应在个系统地方相互联系中来考察儿童的发展。

第三节

一、当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中的理论主题 (一)认知、情感与行为的关系

1.社会认知与社会行为2.情感与社会行为 (二)生物与环境 (三)个人与环境 (四)儿童的社会互动 (五)个人与社会系统

二、当前社会性发展研究的若干新趋势 (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强调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主动性 (三)研究课题从分离走向整合

(四)注重在多种水平上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进行分析 第四节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性发展研究的两种基本类型与研究设计

(一)两种类型:1.描述性研究。目的:一是获得研究问题本身的知识,以便获得儿童心理发展常模、各年龄阶段的年龄特征,或者是为了提出儿童心理现象发展变化的假设,以便在实验条件下进行验证。 2.解释性研究:对隐藏在儿童心理发展变化背后的深层的机制和原因。

(二)传统研究设计:横断研究、纵向研究、追踪研究(追踪研究的优点:可以获得关于儿童心理的年龄变化的更可靠信息。缺点:1.被试流失2.研究工具的有效性在研究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变化3.追踪研究的一个最实际的问题是由于它持续时间较长,时间等各种资源投入较大)

区组设计:研究者可以做同一时间对不同区组(如不同年份出生的儿童)进行比较 二、数据收集方法

(一)观察法:研究者首先对儿童在幼儿园和学校的行为进行观察,然后对这些自然情境中发生的行为和事件总结描述。 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需要选择自然观察法和创设情境观察法; 2、创设的情境吧应自然,消除孩子的\反应性\3、记录要详细、准确、客观;

4、准备充分,观察前对被观察的行为进行操作性定义。 二、实验法

(一)实验法是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来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实验室实验法: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对儿童社会行为的实验室实验研究最具特色。运用教育心理实验法研究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研究的一个新趋势。 优点:可对无关变量进行有效控制,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和可靠性 批评:1.实验室实验缺少生态系统2.实验情境不适合于儿童的社会互动3.实验室条件下,儿童与实验者之间缺少真实生活条件下儿童与父母或教师等成人间所存在的复杂情感关系 现场实验 三、问卷法

(一)含义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类型:有结构问卷和非结构问卷;发送问卷、访问问卷和邮寄问卷。

(三)格式:标题—前言—指导语—问题—结束语。 设计举例。

(四)编制原则:1.目的性~2.简明性~3.计划性~ 四、访谈法

主要对象为儿童的母亲。

三、非实验性数据因果关系推断的方法 (一)短期因果关系的推断

确定一方所表现出的行为如何直接激发或导致另一方的行为反应。

最常用的方法是计算行为发生的条件概率。 局限性:1.只能使用研究者鉴别出标准反应的直接引发原因2.在建立这种关系中遇到的另一问题是行为的持续问题。 (二)长期因果关系的确定 1.交叉时滞平面分析(CLPA) 2.路径分析3.LISREL技术:主要运用如大样本调查所获得的数据,

第二章 社会性发展的遗传与生物基础

第一节进化与生物适应 一、适应性的进化

(一)人类的适应是通过基因进行的。/自然选择是以亲缘选择而非个体选择的方式进行的 /人对变化的生活环境的适应主要通过社会与技术的革新而非基因物质的变异来实现 (二)人类进化过程中有意义的适应性进化?1.由用四肢走路到直立行走2.大脑两半球的分工及随之而来的以工具使用与符号应用为标志的社会技术方式的出现,进而表现为文化的进化3.父母对儿童养护期的延长

(三)人脑的进化:大脑两半球分化与体积的增大是进化的结果,且又反过来影响人类自身的发展。一方面,它通过刺激个体间的相互合作,促成了生活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语言的产生,迎合了大规模原始狩猎的需要,进而促使基因发生变异,为个体间进一步的社会性协作创造条件。同时,智能的提高不仅能使人有效的制造和利用工具,而且能有效的利用语言符号系统,再次,由于脑体积的增大与功能的复杂化,使其所需的发育期相对延长

(四)亲代养护:养护期延长引发一系列“连锁”反映。首先,促成了家庭规模的缩小。其次,整体适宜性原则导致亲代与后代生物利益的竞争。

(五)不同父母行为的适应性。父母的社会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养育子女的行为模式。生物界的规律表明,生物个体的行为与其所处的“生态位”是相应的。下层社会的父母更具有限制性生物适应性。生物适应还使父母养育资源的投入出现性别差异。自然选择使人类的性别角色明显分化,同时促成了用于增强这种性别角色的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养育方式。

(六)文化的进化:生物进化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与基本动力机制,文化作为进化的结果又反作用与进化。首先,进化创造了文化赖以发展的生物前提 。另一方面,文化又推动着进化 (七)社会适应性行为的生理机制:人的社会性行为是生理机制)、尤其是脑(下丘脑,位于大脑皮质下的基底部,对于自我保护与个体基因程序的激活有核心作用。)与腺体(它使人能及时有效的对危险信号做出反应)的活动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生物适应性行为及其调整

(一)社会启动者 1.定义:指特定条件下激起或启动动物某种社会性反应的特定物种刺激。是一种典型的生物适应性现象 (二)怯生(9~13月)与依恋(7.8月)

(三)表情。表情作为一种适应性行为,其功能有:一、它通过提供对有意识的情绪体验的感官反馈,

即对情绪经验的自我意识和生理感受,执行生物学功能。二、它向他人传达特定的非言语信息和意义,影响他人的行为而执行社会功能。 表情具有跨文化一致性和“先验性”

(四)亲社会行为。社会是生物学家认为,动物的利他行为具有特定的进化与生物基础,人类为的道德与亲社会行为是动物利他行为的延续。除此之外还有环境的影响,如父母的抚养方式

(五)攻击行为。习性学家劳伦茨指出攻击是人必然存在的本能,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跨物种的普遍性攻击行为受基因遗传与环境的影响。家庭是产生攻击及反社会行为的主要根源

(六)其他早期的社会性行为。华裔儿童安静,少游戏,少烦躁。表明,不同种族具有不同的适应性的特征系统,这种特征系统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文化背景下形成。所有的生物适应性的社会行为都是动态的

第二节 遗传的影响

一、人类行为遗传学的方法(基于遗传学与行为科学所出现的心的边缘科学) 1.一是:采用相应方式控制基因因素,使之保持个体间的相对稳定,以此观察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重在考察生物机体发展的环境效应)二是:保持环境条件的相对均衡,考察基因变异所导致的生物性状的变化状况(考察机体发展的遗传效应)考察动物发展的环境效应的典型方法是采用近亲繁殖链

2.19c弗兰西斯.高尔顿应用家谱调查法研究天才智慧及其他性状的遗传问题。

3.另一种方法是进行同卵孪生子与异卵孪生子的比较研究。 4.基因变异法:在环境对等的前提下通过考察基因变异导致的机体性状的差异来确定生物发育的遗传效应。

5. 近年来流行的行为遗传学方法是通过对收养子女的研究缺点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它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收养子女在多大程度上与其亲生父母和姐妹相似;二是被收养子女在多大程度上与其养父母与非亲生姐妹相似.前者主要考察行为性状发展的基因或遗传效应;后者则旨在考察性状形成和发展的环境效应.此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因被收养子女与其亲生和非亲生的父母或兄弟姐妹的差异而导致同一性状在不同年龄的分布与表现产生差异,因而无法使用同样的测验。总之,行为遗传学能从严密的实验出发,确立有关基因与环境机制的理论,这是其科学性的重要依据和表现. 二、社会适应性性状形成和发展的遗传与环境机制

1.人类性状并非单纯由某一套基因所决定,而是由多种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机体及其行为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所促成的2.确定某一性状所体现的基因或遗传效应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遗传力,它是基因或遗传变量在表现型变量中所占的比率。以此表示某一种群在某一性状上的个体差异可归因与基因变异的程度。某一性状的遗传力与其遗传效应及选择效应程正比,与环境效应呈反比。

三.关于人格与气质的遗传学研究

(一)孪生子研究:1.人们以孪生子研究作为检验人类性状的基因效应与环境效应的重要方法,发现基因对人格变量的影响较小,但在某些社会性特征上的基因效应仍然存在。2.在对孪生子研究结果进行元分析基础上发现同异卵孪生子在能力、人格、兴趣方面的平均差异约0.2,三种性状的遗传力大体相同。3.基因对气质在社会性特征的影响弱于其对生理和认知发展影响。

(二)收养研究:表现出更大的不一致性和不稳定性研究表明,1.人格发展具有较小的基因效应。

2.基因对反社会性或攻击行为倾向有显著的遗传影响3.人格性状形成和发展具有环境效应 第三节生物环境

一、怀孕与生育的危险因素

早产及孕期的各种并发症可导致儿童精神失调、行为失常,对社会性和情感发展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一)生物性危险1.非遗传性的染色体异常2.孕期并发症3.产期并发症 早产儿表现出的行为问题尤其是社会性行为失调尤为严重

(二)生物性危险因素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

1.不良的社会环境条件会导致生物性危险因素增加2.优越而丰富的社会刺激环境则可在很大程度上补偿由生物性危险因素所导致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缺陷 二、药物的影响

1、药物与儿童心理发育:母亲在孕期服用过量的助产药物会严重损害新生儿的健康;过量的镇静剂 与阵痛药可降低婴儿肌肉的紧张度与对视觉刺激的反应性,并导致哺乳的困难。;胎儿期过量的雄性激素使肾—生殖器综合症患者表现出男性化的行为特征。2、药物与精神失常:各种参与胚胎发展的生物化学物质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不同的行为系统,其中某些甚至可以导致精神失常,并加强或减弱其症状表现,这表明药物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二)药物与精神失常:兴奋剂的作用机制说明,抑郁症主要起因与去钾肾上腺素与血清素的缺乏。同样,偏执、多动症、幻想症等精神和行为障碍同样也并不只由某一种生化方面的畸变或损伤所至。

第三章 家庭、父母与儿童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家庭系统与亲子之间的双向互动 一、家庭系统

家庭系统具有整合性、层次性、相互依存性、稳定性和变化性。关于家庭系统较有影响的研究是贝尔斯克的理论模型 二、亲子互动的双向影响 (一) 父母对儿童的影响

父母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涉及很多方面,即一般能力、社交能力、认知能力、社会情感等。同时,父母对儿童的发展也具有消极影响。

(二)儿童对父母的影响 1.儿童的出世,特别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的出世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影响方面的抚养方式;儿童的行为特征也影响父母的行为方式。

第二节 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方式和父母行为 一、父母的教养观念

父母的教养观念是指父母在教育、抚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发展、教育儿童的方式和途径等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 二、父母的教养方式

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鲍姆令特据父母行为控制和温情两个维度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麦考被和马丁将放任型又分为沉溺型和忽视型 三、父母行为

(一)父母行为的分类

1.以塑造儿童的行为为目的。(1)敏感性(2)合作(3)控制(麦考贝将父母的控制概括为严厉控制、限制~、要求~、干涉~、专断~、过度保护~、接受~、忽视~)(4)指导(5)奖励和惩罚(6)父母的参与(7)期望(8)成熟要求

2.以表达情感为目的(1)温情(2)接受(3)情感反射

3.以了解儿童为目的(1)对儿童发展的认识(2)对儿童发展的归因

(二)父母行为的研究趋势

1.注重研究父母行为的可变性2.注重研究父母和儿童间的互动过程3.注重研究父母行为的质量或有效性4.注重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研究影响父母行为的因素

第三节 家庭中儿童的社会化过程 一、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几种理论模型

(一)先天形成说 该理论认为儿童在出生之前,其未来发展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就已确定

(二)后天塑造说 主张儿童在出生时个体间在个性、能力等方面并不存在差异,儿童的发展是其抚养者利用条件反射对儿童加以系统改造的结果,通过训练和榜样的作用使儿童形成理想的行为,并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制止儿童的反社会行为

(三)冲突模型 儿童从一出生就不是被动的接受外界影响,二是有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并在这种欲望的推动下,选择自己特定的行为方式

(四)互动模型 儿童是与其社会环境的积极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

二、认知社会化 社会交往对儿童的认知发展有重要影响

三、情感社会化 社会文化传统对儿童情感社会化的影响方式有:1.某些社会对情感的表现方式有所限制 2.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有些情感占绝对优势3.情感的表达方式具有文化特定性 四、亲子关系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机制

亲子关系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机制主要包括态度转变、观察模仿、认同作用及儿童的归因方式。 (一)态度转变

态度转变指父母通过种种改变儿童的的态度,使儿童接受、内化行为规范的过程。父母用来改变儿童态度的方法主要有:使用权利、爱的回收、信息内化等

(二)模仿 儿童一方面通过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学会心的行为方式 另一方面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产生的结果得到“替代性强化” (三)认同作用

(四)归因方式 分为功能良好的归因和功能不良的归因 第四节影响父母行为及其教养观念的因素 一、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一)哈曼的理论观点:认为影响父母行为的因素包括:1.一般的文化因素 2.个体因素 3.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4.社会情境因素 评价:只列举了许多影响父母行为的因素,没有探讨这些因素影响父母行为的过程

(二)巴斯克的理论观点 影响因素:1.父母的心理因素2.儿童自身的特点3.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最大的是父母的心理特点,其次是社会支持特别是配偶支持。评价:不仅提出影响父母行为与其教育观念的影响因素,而且提出了各因素间的作用机制,但忽视了社会文化背景及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

(三)布朗芬布伦纳的~ 认为所有影响父母行为及儿童发展的因素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分为宏系统、外部系统、中间系统、为系统。评价式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模型,既分析了影响父母性诶的因素,也描述了这些因素间的关系,同时指出儿童所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因素通过直接或间接两种方式影响父母行为及儿童的发展

二、影响父母行为的因素 (一)社会文化背景

(二)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主要由其职业、受教育水平和经济收入所决定 (三)母亲就业

(四)压力和社会支持 (五)父母抚养的经历 (六)父母的性别 (七)父母的个性特征 (八)儿童的年龄特征 (九)儿童的性别 (十)儿童的出生顺序 (十一)父母的婚姻质量 (十二)家庭结构和规模 (十三)亲子交往的情境

三、上述因素影响亲子互动的方式

布朗冯布伦纳认为影响亲子互动的方式有三种:1.单个的影响因素独立起作用2.一些因素包含于其他因素中共同起作用3.一些因素通过交互作用影响父母的行为及其观念。这种交互方式分为四种:添加型、缓和型、调节型、交互作用型

第四章 同伴关系与友谊

第一节 同伴关系的性质与功能 一、同伴关系的性质

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1.垂直关系 是指那些比儿童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更大权力的成人与儿童之间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其性质是具有互补性和不平等性。

2.水平关系 是指儿童和那些与他们具有相同社会权力的同伴之间形成的一种人际互动关系,其性质是平等、互惠、相互沟通和理解。

二、同伴关系的功能

1.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熟练成功的社会技巧 2.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使儿童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情绪的社会化,有利于培养儿童对环境进行积极探索的精神 3.儿童的同伴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三、同伴关系与家庭关系的联系 (一)联系方式

1.父母的社会化策略会影响到儿童在同伴关系中的地位 2.父母对儿童在同伴中如何交往有明确的指导 3.作为孩子社会生活管理者的父母的作用。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时使消极的 (二)家庭关系对同伴关系的作用 直接:上述2.3

间接:1.儿童在家庭中的抚养经历间接的影响儿童同伴关系

2.家长抚养技巧的其他方面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⑴父母温暖⑵父母控制⑶父母参与⑷民主的态度4.父母的人格也间接的影响儿童的同伴关系

第二节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 一、婴儿期

1.客体中心阶段:儿童的相互作用集中在玩具或物体上而不是儿童本身,10各月以前

2.简单相互作用阶段:儿童能对同伴行为作出反应,并常常试图控制同伴的行为

3.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社会交往更为复杂,模仿行为已经普遍出现,还有互补或互惠的角色游戏

二、学前期:儿童与同伴相互作用的频率进一步增加,互动的质量提高

三、童年期: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明显增加,同伴对儿童的影

响愈加突出。他们在互相交流信息、表达思想、进行合作以及分享方面的能力逐渐提高,同时同伴群体共同目标成为儿童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总之,学龄儿童在同伴交往方面变得更复杂,更有选择性

四、青少年时期:同伴关系更为关键。此时期的同伴关系类型有可能对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起定型和预告作用。表现在两方面:1.同伴间的异性交往2.作为参照群体的同伴作用。青少年期儿童对同伴文化的遵从明显增加

第三节 同伴关系的测量及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 一、同伴群体关系的测量

(一)测量同伴接纳性的方法 1.观察法

2.社会测量技术(1)同伴提名法:指在一个社会群体中,让儿童根据所给定同学名单或照片进行限定提名,让每个儿童说出他们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同伴。这种方法可以测出同伴地位的一些重要差异,但有局限性

(2)同伴评定法:即要求每个儿童根据具体化的量表对同伴群体内其他所有成员进行评定。可靠有效,且利用此方法获得的结果与从实际同伴交往情况和同伴偏好观察获得的数据有较高的相关性

(二)同伴接纳的类型

1.受欢迎的儿童2.被拒斥的儿童3.矛盾的儿童4.被忽视的儿童5.一般的儿童

二、影响同伴接纳的困素

(一)行为特征(2)认知能力(三)身体的吸引力(四)名字(五)教师的影响

第四节 儿童的友谊关系 一、儿童关于友谊的概念

第一阶段:得失阶段。小学二三年级。朋友是住的较近、有好玩的玩具、喜欢与自己一起玩、玩自己喜欢的游戏的同伴

第二阶段:常规阶段。小学四五年级。共同的价值关和准则观的变的重要。朋友是互相支持 二、友谊关系的测量 三、友谊关系的功能

(一)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1.消除儿童的孤独感2.有朋友在场可使儿童在陌生场合收到现在威胁压力的情况下感受到情感支持3.朋友之间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儿童同性之间的敏感性和共同性,对成人期的稳定的恋爱关系产生影响,并为他们提供了亲密和相互协调的经验

(二)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更多玩耍、交往和娱乐的机会 (三)友谊可为儿童双方提供参照榜样

(四)友谊可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和可靠的同盟 (五)友谊可为儿童提供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的机会 (六)友谊可提高儿童的自尊

第五节 同伴群体及其社会化影响 一、同伴群体的形成

谢里夫 经典实验“罗伯的下夏令营” 二、同伴群体的结构

(一)群体内的支配着与追随者

能够指导和协调他人行为并有效地组织活动的个体是最具支配地位的

(二)同伴群体结构中性别差异

主要体现在支配等级上,女孩群体的支配等级不如男孩群体那样明显,在青少年时期尤为突出。 三、同伴群体的影响

(一)同伴群体为儿童提供了互相模仿的对象,促 进了儿童的社会化

(二)同伴群体影响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道德行为,是儿童言行的参照群体

四、同伴合作与竞争

(一)影响合作和竞争的因素 1.社会情境2.游戏规则和年龄

(二)同伴合作:同伴合作对彼此的智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影响同伴合作效果的因素:年龄、任务难度、儿童之间的差异、支配性—被动性、冲突—亲密、人际熟悉下。

第五章 儿童的依恋

第一节依恋的性质与发展 一、依恋的概念和特征

1.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2.依恋的特点(1)在对象上具有选择性(2)在行为表现上寻求与依恋对象的身体亲近 (3)在心理意义上依恋双方可从中获得一种慰藉和安全感4.在其所具有的强烈的情感意义上,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这的分离焦虑和痛苦5.在其赖以形成的基础上,依恋双方具有某种和谐性。他们能保持行为与情感的呼应与协调

寻求亲近是依恋的核心与基本外在行为表现。 二、儿童依恋的产生 (一)依恋产生的前提 (1)识别记忆

(2)客体永久性和人的永久性的确立(8个月出现) (二)依恋形成的标志

英 心理学家谢弗认为依恋标志需要符合代表性、稳定性、普遍性三原则。据此,公认的依恋形成标志为:儿童的分离焦虑和与之同时出现的怯生现象。

(三)早期依恋的阶段新发展

鲍尔贝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前依恋期(0~2月)依恋关系建立起

(2~7)依恋关系明确期(7~24)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后)

谢弗和爱默循将儿童早期依恋的发生分为非社会性阶段、无分化阶的依恋阶段、具体依恋阶段 (四)婴儿期以后依恋的发展

这一时期儿童依恋发生了某些指的变化逐渐由不成熟的、主要是单向型依恋关系想成熟的、双向合作型的依恋关系过渡和转换。学前期儿童的依恋关系分为:和谐型、不完全和谐型、不和谐型三种。

第二节 依恋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把依恋看作早期儿童对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关系。把喂养作为依恋形成的起源

二、学习理论

接受精神分析学派的某些观点,把喂养看作依恋确立的主要决定因素,但它摒弃了本能理论在儿童早期亲子关系中的绝对支配地位,注重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突出亲子双方社会经验的相互作用

(一)早期学习理论,认为依恋是儿童与目前间基于相互强化与报偿而建立起来的双向社会关系。

(二)社会学习理论。更注重依恋的社会发生性,倾向于把依恋的形成看作儿童敏于社会刺激的生物机能与成人有意识的社会行为有机整合的产物。 三、习性学理论

鲍尔贝指出,依恋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生物根源。人类婴儿对于抚养照看者的依恋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是基因所保留下来的人类进化和生存方式的信息,或者说是人类在面对可能的威胁和意识到危险时所采取的必然的、本能的反应方式。真正的依恋要在儿童生命的特定时期才能产生,儿童依恋的建立以认知发展的特定水平为基础,并指向某些特定个体。 四、社会生物学的亲情投资理论

社会生物学家认为依恋是母亲对儿童的亲情投资的结果,是为避免生殖的高昂代价“作废”而做出抚养努力的产物。

第三节依恋的测量与类型 一、依恋的测量

安斯沃斯 陌生情境法 通过在实验室设置一种类似于儿童日常生活的典型情境—陌生情境,观察儿童在此情境中的反应,从而判断儿童依恋关系的前史、现状,并对未来人际关系的发展做出可能的推测。 该测量方法包括七个步骤,三个主体变量:母亲、婴儿、陌生人。 二、儿童依恋的类型特点

安斯沃斯将儿童依恋分为 安全型、不安全型两种。又将不安全型分为回避型 与 拒绝型。

梅因等又提出 无组织或无定向型依恋。 三、依恋类型的稳定性

第四节影响依恋的因素 一、抚养质量 二、母亲缺失 三、文化特点 四、儿童的气质

第五节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依恋质量的现实意义

在与周围的任何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品质的差异表明,安全依恋的儿童相对于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具有某种现实发展的优势。这种依恋关系的安全性使儿童生活的环境具备了心理意义上的安全保障,即保证了较高的活动安全度,这驱使儿童自由的探索与交往。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安全感的缺乏反而增强了其寻求安全的需要。在这种需要得到适当的满足之前对自我环境的探索和对社会环境的开拓都很难有效的进行。 二、性向假设与早期依恋质量的持久影响

“性向假设”认为儿童早期依恋质量的个体差异可以预测以后行为的差异,在一岁被化为安全型的儿童较不安全儿童能在以后社会能力与认知方面取得更好的发展。依恋的安全性可以预测自信、自我认知、热情程度与适应性等特征,社交能力、友善性、合作性、投入性、热情程度与成人交往的品质,爱的积极性或消极性、挫折容忍力等情感特征。以及预测游戏的成熟性、问题解决的坚持性、好奇性、注意的稳定性等认知品质和反社会行为、精神病性的调整能力。这种假设的核心在于强调安全依恋的儿童在未来发展中的相对优势。

第六章 儿童社会认知发展

第一节社会认知发展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界说

第一节 社会认知发展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概念

社会认知是指人对社会性客体及其之间的关系,如人(他人和自我)、人际关系、社会群体、社会角色、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判断。

二、社会认知发展研究起源:起源于70s中期或80schuqi .1980年美国心理学会(APA)

认知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三、社会性知识与非社会性知识的区别

(一)客体特性。包括两个维度:1.静态性—易变性2.变化的动力源

(二)知觉者的特性1.相互主观性2.因果归属3.自我中心的评价 (三)人类行为的随意性

(四)两类客体的活动原则不同 四、社会认知能力与智力的关系

社会认知能力并非只是其一般认知能力的一种简单的表现或反映,两者的发展也不是完全平行的。儿童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与智商之间的相关关系数一般在0.20-.40之间。

第二节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

一、观点采择的定义、特性与分类

定义:是区分自己与他人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或视角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特性:1.独立于刺激输入之外。2.需要把两种以上的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3.需要对自我进行控制

分类:1.空间观点采择与社会观点采择;2.情景观点采择与个人观点采择

二、观点采择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一)观点采择与角色采择及角色扮演

角色采择是米德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角色的设想。角色采择是个体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儿童通过扮演某个重要他人的角色才能逐步地爸自己看作时自己活动的对象,把自己设想成为一个客体,产生对自己的情感和态度,从而产生自我意识

角色扮演是指个体按照社会或他人的期望显示出来 行为,即个人按照他人的期望采取的实际行动。角色采择是角色扮演的认知基础之一,但角色采择不涉及他人的行为反应,两者密切关系又有区别

(二)观点采择与中心化、自我中心、去自我中心及非自我中心(皮亚杰提出)

三、儿童观点采择发展

四、儿童移情的发展

第三节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 一、心理理论的概念 二、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三、关于心理理论发展的两种理论观点 第四节儿童对权威和社会规则的认知发展 一、权威认知 二、社会规则认知

第七章 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第一节儿童的道德发展 一、皮亚杰的理论

1.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皮亚杰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1)前道德阶段4~5岁以前。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2)他律道德阶段4、5~8、9此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而不考虑行为意向,成为道德现实主义(3)自律道德阶段9~10岁以后。不再盲目服从权威。成为道德相对主义 2.皮亚杰儿童道德判断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方法上的问题

这个时期儿童在进行道德判断时会受到行为后果和行为动机两个方面的影响,只不过行为后果的影响作用要大大超于行为动机;而随着年龄增大,两者的相对影响作用逐步此消彼长 (2)道德规则与习俗规则的区分

至少6岁的中国儿童已表现出对道德规则和社会习俗的直觉区分,但对两者的深刻理解则需要到8岁左右才能达到。儿童对道德规则的理解,强调公平原则、他人幸福和义务责任等因素,而对社会习俗的认识,则强调社会习俗传统、团体规则和不良后果。

二、柯尔柏格的理论

(一)柯尔柏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1.柯尔柏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他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即: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的取向、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倾向)习俗水平(好男孩——好女孩的倾向、法律和秩序倾向)和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的倾向和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取向

(二)对柯尔伯格理论的批评 1.方法上的问题。从道德两难问题中获得的关于儿童对于道德判断的分数是凭直觉的,其内部相关性并不高。此外量表的效度值得怀疑。另外,有人对其道德两难问题的现实性提出质疑。 2.社会习俗与道德规则的区分

特里尔认为柯尔伯格没有很好地区分习俗规则和适用于公平、真理和是非原则的道德规则,把两者混为一谈 3.柯尔伯格的研究中中的被试都为男性。这以单一化只表明了男性道德发展的阶段和男性性别偏向。 (三)对柯尔伯格的修正

柯尔伯格编制了一个新的记分系统,称作“标准问题记分系统” 三、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

(一)艾森伯格关于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理论研究 1.亲社会道德理论的提出

她认为,道德作为一个总的领域,包括许多不尽相同的具体方面,儿童对这些具体方面的判断会有所不同。科尔伯格研究所用的两难故事在内容上几乎都涉及到法律、权威或正规的责任等问题。 2.亲社会道德理论的研究方法

第一,作为研究工具的两难故事在内容上不同。第二,理论基础不同。柯尔伯格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方面,有它独特的内在结构,要根据儿童的这一独特结构来描述、说明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情况,确定道德判断的阶段及其先后顺序。柯尔伯格通过实验搜集年龄趋势的资料来证明其理论前提。而艾森伯格并没有预先假定儿童的亲社会道德判断中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结构,更没有设想根据儿童的这一结构来确定其亲社会判断的阶段。她只是设想柯尔伯格理论可能没有概括出儿童道德发展的全貌,因此,她利用亲社会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工具,通过实验研究来总结、概括儿童的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年龄变化趋势[2]。第三,对实验材料的评估方式不同。在柯尔伯格的最新评估系统中,对儿童回答的评估分四步(如前所述),即问题k>规范k>要素k>阶段。艾森伯格则把儿童的回答划分为几十种不同的道德思想范畴(moralconsiderationcategories),然后进行一系列的统计处理和经验归纳,最后概括出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年龄变化趋势。

3.亲社会道德的发展阶段

艾森伯格及其合作者进行了许多纵向和横向研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关于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5个阶段: 阶段1:享乐主义的、自我关注的推理。 阶段2:需要取向的推理。

阶段3:赞许和人际取向、定型取向的推理。 阶段4: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4a:自我投射性的移情推理。 阶段4b:过渡阶段。

阶段5:强有力的内化推理。 四、吉利根的关怀遭德理论

第二节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 一、亲社会行为的早期发展 (一)分享与助人 (二)合作

(三)安慰与保护

二、利他与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连续性方面,大多数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的亲社会行为与以后的亲社会行为之间呈中等的相关程度(邓恩)

第三节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

一、亲社会行为的初始阶段对他人需要的注意

认为,在一个人帮助他人之前,他(她)一定确认他人有某种需要或愿望。因此,从亲社会行为产生的过程看,注意到他人的需要是亲社会行为的初始阶段。

二、亲社会行为意图的确定阶段

一个潜在的助人者一旦注意到他人的需要,便要决定是否要助人,从而进入亲社会行为意图的确定阶段。 (一)紧急情况下助人意图的确定 (二)非紧急情况下助人意图的确定 四、对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的简评

第四节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培养 一、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认知1.社会观点采择2.社会规范认知(1)社会责任规范(2)相互性规范(3)应得性规范 (二)移情

移情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尽管关于移情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但是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因素,因为它通过使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而成为利他行为的重要动机源泉。一旦儿童认识到他人的苦恼和不幸是他们自己移情情绪的原因,并且知道如果自己采取行动来安抚他人能减轻或消除这种情绪,儿童就会出现利他行为。 (三)社会学习

社会学习有助于促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实验表明:通过榜样学习,儿童不仅在实验后的即时测验中助人行为增多,而且在延缓测验中,这种效果也得到保持。一些研究证实了榜样学习会对儿童助人行为具有长远作用。 二、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一)角色扮演法 (二)移情训练法 (三)榜样示范法

(四)除此之外还有认知冲突法、行为练习法等

第八章 儿童的攻击

第一节攻击及其分类 一、攻击的涵义

(一)解剖学定义:攻击是指那些导致对方逃跑或者给对方造成伤害的行为或行为模式。

(二)前提条件定义:攻击是以给行为所指向的人造成伤害为目标的行为。

(三)后果定义:攻击是指导致另一个体受到伤害的行为。 (四)社会判断定义 二、攻击的分类

(一)劳伦兹的分类 1、情感性攻击 2、工具性攻击

(二)哈吐普的分类

1、工具型攻击:指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不是为了给对方造成身心伤害,攻击只是被当作一种手段或工具。

2、敌意型攻击:指以人为指向的,其根本的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目前,哈吐普的分类观点得到了广泛的采纳。 (二)道奇的分类

1、反应型攻击2、主动型攻击

此外,还有身体的攻击和言语的攻击等分类。

第二节攻击的理论 一、习性学理论

认为攻击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随着成熟而出现的固定行为模式,对其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著名的奥地利习性学家劳伦滋对动物和人类的攻击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出版了《论攻击》认为攻击是人类和动物的一种本能,其驱力来自于有机体内部,而与外界刺激无关。简评。 二、挫折——攻击假说

该理论是由多拉德等人提出来的,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攻击本能,而是由挫折所导致的。他明确提出:“攻击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必然前提”。简评。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攻击是一种习得的社会行为。它由四个互相作用的子过程构成:获得机制、启动机制、保持机制(外部强化、不恰当的惩罚、替代性强化和自我调节机制)。 四、认知理论

攻击的认知理论强调人类认知对攻击行为的调节作用,试图从人类心理活动内部来揭示攻击发生的规律与机制。主要有三种理论模型:攻击的信息加工模型归因模型和社会问题解决模型。

第三节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

一、儿童攻击行为的早期发展与特点

(一)发生和早期表现:儿童与同伴之间的社会性冲突至少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二年就开始了。 (二)特点

二、儿童攻击发展的基本模式 (一)攻击行为起因的发展变化

由非社会性事件的诱因到以社会性事件为诱因 (二)攻击类型的发展变化

由工具性攻击发展到敌意性攻击 (三)攻击形式的发展变化 由身体攻击发展到言语性攻击

三、儿童的意图认知及其对攻击行为的调节发展

四、早期儿童攻击行为的稳定性和预测性

早期儿童的攻击行为随年龄的增长是否保持稳定?攻击水平在发展中是否上、下波动?研究发现,不论男女,其攻击性都表现出了中等程度的稳定性,而且,时间跨度越短,则稳定性愈高。

早期的纵向研究(费尔斯)发现,男孩的攻击性更为稳定。

有人(Huesman,1984)对600人进行的一项追踪研究。研究在被试8岁时开始。结果发现,8岁时攻击性较高的男孩到30岁时攻击行为仍然高于同龄人。在童年被同伴评定为攻击型的男孩到成年期倾向于更多的犯罪记录、虐待配偶和其它暴力行为。

因此,攻击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早期预测性。 二、儿童攻击发展的基本模式

三、儿童的意图认知及其对攻击行为的调节的 发展

第四节儿童的欺负行为

一、欺负及儿童欺负发生的一般特点

欺负是儿童间尤其是中小学生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

的攻击性行为。欺负行为时指有意的造成接受者身体的身体的或心理的伤害。欺负通常采取打、推、勒索钱物等方式,也包括讲下流的故事或社会拒斥等。可由一个或多个儿童参与。

史密斯认为,欺负与一般攻击行为比有三个特征:1.未受

激惹性2.重复发生性3.欺负者与被欺负者之间的力量的不均衡性。分为直接欺负和间接欺负两种。

欺负发生的主要特点有:1.欺负发生具有普遍性2.儿童欺

负随年龄变化。奥维尤斯研究表明,在中小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报告的被欺负的比率呈下降趋势;而欺负他人的比率,女孩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男孩呈上升趋势。3.欺负方式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女孩更多的用言语和心理欺负,男孩则用更多的使用心理欺负

二、关于儿童欺负产生原因的几种理论假设 (一)竞争假设和外部特异性假设

前者认为,儿童的欺负行为是在学校参与竞争和追求成绩的结果,即儿童对他人的这类攻击行为是对在校受到挫折和失败的一种反应。

后者认为,儿童受欺负是由于其本身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如肥胖、红头发、戴眼镜或讲异地方言等。 (二)心理理论假设

认知力或信息加工方面理论: 认为认为高攻击性儿童之所以攻击他人或者采用攻击的方式来处理人际问题,是因为他们对环境信息的认知加工存在偏差,或者由于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技能低下。(道奇等提出一个儿童攻击法术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包括“评价——解释——寻找反应——决定反应——做出反应“五个过程) 心理理论:儿童头脑中形成的一种理解自己和别人思想、感情和动机的方式。

(三)依恋理论假设

认为儿童早期与照看者形成的依恋类型影响着儿童将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IWM)。在婴儿期形成的不安全IWM,可能会使儿童以后在学校里产生不安全的和焦虑的行为,从而导致欺负的发生。

三、儿童欺负与家庭、学校及同伴群体的关系

(一)家庭: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最基本动因。对儿童早期行为的塑造起关键作用,缺乏温暖…的家庭可能造成儿童的高攻击性 (二)学校的反欺负政策、校风、学校准则等

(三)同伴群体。欺负行为的发生有某些群体机制起作用。1.社会感染机制2.对攻击倾向控制力的减弱机制3.责任分散机制4.追随欺负着的儿童对受害者感知发生变化

第九章 儿童自我的发展

第一节儿童自我的发生 一、儿童自我的发生

儿童自我的发展顺序表现为自我认识(出生后第一年)—自我命名(1~2)—自我评价(2~3)

时蓉华1988年提出了确定儿童自我意识形成的4个标准: 1.儿童能够区分自己的动作,并意识到动作的目的和动机。 2.儿童能够把自己与自己的动作分开,知道自己是活动的主体 3.儿童能够使用自己的名字

4.儿童能用第一人称“我”来代表自己 二、儿童自我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自我认知的内容从反映外部的、可观察的、具体的、有明确参照系统的自我特点到反映内部的、不能直接观察的、抽象的、参照系统模糊的自我特点。

(二)儿童自我的结果从简单的结构到分化的、多重的结构,并逐渐出现层次型,最后形成复杂的、整合的自我结构系统

(三)儿童自我评价一方面从以他人为标准发展到独立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儿童又在不断脱离自我中心,自我评价的客观化程度逐渐提高

(四)从自我的功能来看,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分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儿童渐渐能够比较实际地判断社会交往情

境,并根据这些判断而表现出复杂的社会自我。

第二节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知觉。个体自我概念有三种功能:1.保持个体内战的一致性2.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3.决定个体的期望 一、谢弗尔森关于自我概念的结构模型 二、儿童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 三、自我概念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从简单到分化

(二)儿童一般自我概念的发展曲线是起伏变化的

(三)儿童自我概念结构的复杂性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 (四)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 四、我国有关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研究 第三节儿童的自尊 一、自尊的定义

..魏运华指出:自尊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 二、自尊的结构及其分类 (一)自尊的结构

1.单位结构模型(W。詹姆斯)认为自尊就是个体的成就感,自尊取决于个体在实现其所设定的目标的过程中的成功或失败的感受。公式

自尊=成就感(成功/抱负水平) (二)自尊的分类 1.现实自尊和理想自尊 2.总体自尊和分化自尊 3.内部自尊和外部自尊 三、自尊的稳定性

四、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 (一)主体特点

1.外表吸引力2.年龄3.性别 (二)家庭因素

1.父母教养方式2.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 (三)同伴关系 (四)教师 (五)学业成就 (六)控制源

第四节儿童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 一、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的过程 二、自我控制的机制

三、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发展

第十章 儿童性别差异与性别角色发展

第一节儿童的性别差异 一、认知方面的性别差异

1.数学和空间能力的差异:已有的大量研究表明,童年中期以前,男女儿童的数学能力还没表现出差异,但从青少年期开始,男孩的数学能力平均水平开始高于女孩。还有研究表明,男孩的空间能力优女孩。

2.言语能力的差异:大多数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女孩在言语能力上占优势,特别是在词汇、阅读理解和言语创造性等方面。 3.分析能力的差异:表现在男孩在空间分析方面更占优势,女孩在言语方面更占优势。4.学业成就和成就动机的差异:差异明显,也有人认为差异或许不在成就动机水平,而在于成就动机的 种类上。

二、个性与社会性等方面的性别差异

1.玩具偏好的差异2.游戏和玩伴选择中的差异3.抚育性方面的差异4.攻击的性别差异5.亲子关系的差异 第二节 儿童性别概念与性别角色知识的发展 一、性别概念的发展

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个主要成分,即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

二、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认知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1.知道自己的性别:2-3岁

2.自我中心的认识性别角色:3-4岁 3.刻板的认识性别角色:5-7岁 三、儿童性别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1.性别行为的产生:2岁左右 2.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3-6岁

第三节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 一、生物学的解释

有研究者认为,男女两性之间的心理差异以及儿童性别角色的分化主要是由两性在遗传方面的差异决定的,是一种生物决定论。

二、社会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儿童的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都是儿童在生活环境中由成人,特别是父母和教师塑造而成的。 三、认知发展理论

该理论关于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主要柯尔柏格提出的,他认为,儿童的性别认知在其性别角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能够对其自身发展水平和个人目标信息作出积极选择并运用,其性别恒常性对认识与了解性别起着组织和调节作用。

四、性别图式理论

该理论是指人们关于男性特点与女性特点的朴素理论观,其基本单元是图式。这些图式直接影响儿童的行为和思维,该理论融合了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1981年,马丁和哈文森提出的性别图式理论认为,儿童在建立了基本的性别统一性这个目标之后,就开始获得了性别图式。性别图式理论同样强调社会性因素在性别差异中的作用。这几种理论都为性别刻板印象的产生提供了某些合理的论证。 五、群体社会化理论

这是目前关于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一种较新的理论观点。哈雷斯( Harris, 1995)认为,家庭在儿童的角色发展中的影响并不大,起重要作用的是同伴群体。一项元分析研究发现父母对待

儿子和女儿的态度并无显著性差异,以“双性化”方式教养的孩子其具有性别特征的行为和态度并不少。

简评以上理论,并引导学生课堂讨论儿童性别角色教育,尤其是“双性化教育”问题。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