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庄园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动物庄园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解读《动物庄园》

陈少琴

一、《动物庄园》写作背景

乔治·奥威尔(1903-1950)出生于英属印度彭加尔省一个政府下级官员的家庭,家境并不宽裕,他对社会底层人民同情,呼吁平等和人性解放思想,对极权主义的认识有着深刻的认识。1944年奥威尔经历了西班牙内战和反法西斯战争,奥威尔所在的巴塞罗那马克思主义统一工人党被共产国际严密监控,恐怖统治,权利和支配无所不在。《动物庄园》氤氲而生,这本书标志着他转向捍卫真正的民主社会主义。

《动物庄园》讲述了曼纳庄园的动物,不忍主人的奴役和对动物被杀的命运的愤懑,在 猪的领导下,进行了一场革命,成功地占领了曼纳庄园,并改名为动物庄园,建立了“所有动物一律平等”和七戒政策。随着两头猪领导的相互斗争,猪逐渐成为了特权阶级,动物们又回到从前悲惨的甚至比以前更加悲惨的生活。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文学的社会和历史研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而马克思主义则是文学研究最流行的形式之一,它将对文学的社会根源的理解和对它的政治层面的意识结合起来。马克思注意到,所有的社会都是按照这样的方式安排的:即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承担了生产劳动,而一小部分有产者则享受利益并且积累财富。他认为,历来的历史都是以这种不平等的阶级安排为特征的,而结果之一就是所有的历史都充满了阶级斗争,充满了物质资料的占有者与劳动力的出卖者之间的冲突。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的发展扮演了一个具有决定性的角色。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有两种主要的形式。第一种试图把文学放在其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和历史的语境中,特别强调将文学与阶级斗争联系起来,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第二种主要形式由意识形态批评组成。它试图理解意识形态在文学中是如何运作,以遮掩诸如不同的经济集团之间的社会矛盾的。

三、政治寓言小说《动物庄园》的解读

3.1旧的阶级斗争——统治阶级与奴役阶级的斗争

《动物庄园》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其中出现在《动物庄园》中的人类就象征了统治阶级;而与人类对立面动物则处于奴役阶级。

3.1.1曼纳庄园的琼斯先生与曼纳庄园的动物们的斗争

“统治阶级”包含了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涉及经济上统治的阶级,它凭借自己的经济地位统治和支配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第二个概念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持和再现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式,运用国家政权,在政治上进行统治。《动物庄园》中的人类在经济上占有了统治的地位,是占有整个庄园的人,而且,在政治上,人类也是通过对动物进行奴役的方法进行统治,以期达到使自己阶级利益最大化。所以将人类归为统治阶级。

琼斯先生暴虐,残忍,唯利是图。《动物庄园》中可以通过老麦哲的话语看出琼斯先生的本性。“一生下来,我们得到的食物不过仅仅使我们苟延残喘而已,但是,只要我们还能动一下,我们便会被驱赶着去干活,直到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一旦我们的油水被榨干,我们就会在难以置信的残忍下被宰杀。”琼斯先生用最少的食物,获得最大的利润(榨干油水),暴虐和残忍体现在驱赶还能动的动物直到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而后被宰杀。

“有朝一日你那强健的肌肉失去了力气,琼斯就会把你卖给屠马商,屠马商会割断你的喉咙,把你煮了给猎狗吃。而狗呢,等他们老了,牙也掉光了,琼斯就会就近找个池塘,弄块砖头拴在他们的脖子上,把他们沉到水底。在这里,奥威尔暗示了动物们一旦失去了可利用的价值,迎接他们的命运将会是很悲惨的(被宰杀,被卖掉,被沉到水里)。

《动物庄园》中还提到一个细节,琼斯先生星期六喝了烂醉直到星期天正午才回家,伙计挤完牛奶,没有喂动物们。直到晚上饥饿和劳累让作为奴役阶级的动物们再也忍受不了,

继而起来反抗。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动物们(奴役阶级)工作环境恶劣(少的可怜的食物),与琼斯先生(统治阶级)无限制地剥削动物们的劳动力(榨干动物们的油水,一旦动物老的失去劳动力,则将动物卖掉),这两种阶级存在激烈的矛盾,从而引发了两种阶级的斗争。

3.1.2福克斯庄园主皮尔·金顿和平彻菲尔德庄园主弗雷德里克与动物们的斗争 另两个人类代表就是相邻的福克斯庄园主皮尔·金顿和平彻菲尔德庄园主弗雷德里克在听到曼纳庄园失陷后,害怕自己庄园的动物也会造反,对动物的思想进行政治上的统治。风车的倒塌已经给人壮了胆,他们因而就捏造出有关动物庄园的新奇的谎言。这一次,外面又谣传说他们这里所有的动物都在饥荒和瘟疫中垂死挣扎,而且说他们内部不断自相残杀,已经到了以同类相食和吞食幼崽度日的地步。人类作为统治阶级通过散布谣言(动物造反的下场)来让自己庄园中的动物不敢造反,进而更好地统治着动物们。

3.2新的阶级斗争——特权阶级与平民阶级的斗争

以拿破仑为代表的猪成为了特权阶级,他们享有特权(不用干活,颁发命令,威慑别的动物,吃的比别的动物多,睡得比别的动物多,却占据着最多的食物和生产资料),以猪为代表的特权阶级成为新的统治阶级,它们统治着别的动物,剥削动物的血汗和劳动,而别的动物们成天卖力地干活,吃的比原来更差更少,活倒是比原来的更重,成为了新的被统治的阶级。

新的统治阶级与新的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比以往更重。因为特权阶级(新的统治阶级)进行了更加残暴的镇压,更加残忍的剥削别的动物们的劳动,破坏誓言。

法国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阿尔都塞提出了两个主要的运行机制,第一个是阿尔都赛提出的压制性国家机制,指的是那些直接的强迫行为,比如说警察机制。通过压制性国家机制,国家有能力迫使你行动。

对于文学研究更加重要的是第二种机制,阿尔都赛将之称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制,值得是那些包含学校,宗教,家庭,法律系统,政治,艺术,体育等等组织可以产生意识和价值,这我们个人可以相信的,也可以不相信的。

3.2.1 压制性国家机器(repressive state apparatuses)

当拿破仑猪(善于政治手段)与斯诺鲍猪(善于演讲)这两个领导猪之间的意见不合,发生分歧,权利斗争,拿破仑猪运用了政治手段,拿破仑猪培养了自己的势力,养了一些凶狠的狗,这些狗吓跑了斯诺鲍猪,成为了为拿破仑猪威慑动物们的手段和机器。

风车事件就是通过武力镇压,武力压迫,动物们才接受。“动物们吃不准这些话的含意,可是斯奎拉如此富有说服力,加上赶巧了有三条狗和他在一起,又是那样气势汹汹的狂叫着,因而他们没有进一步再问什么,就接受了他的解释。”

这些狗充当了武力镇压的角色,成为了整个动物庄园的压制机器。在会议中,只要拿破仑猪发表的命令中有不同的声音出现,也就是说如果有人要反对它的话,这些狗就会愤起来对动物进行武力镇压。当拿破仑猪不遵守既定的规矩和誓言,坚持着要和人打交道,和人之间从事交易,使用金钱,这时动物们中出现了与拿破仑猪不同的声音,便遭到了狗可怕的咆哮声作为警告。

武力升级,武力暴力发生在一桩反抗事件上。庄园要征收鸡下的所有的鸡蛋,这些鸡飞到椽子上下蛋,鸡蛋落到地上便打得粉碎以示反抗,这时拿破仑猪采取严厉措施和清除异己分子,拿破仑猪停止给鸡供应饲料,禁止别的动物支援鸡,同时还杀死了九只鸡。

最为骇人的是,拿破仑血腥屠杀异己分子及私自占有物品的动物。鸡因为反抗命令,鹅因为私藏物品,羊受斯诺鲍的驱使,羊杀了拿破仑的信徒等原因,在坦白之后还惨遭杀害。用杀一儆百的方法使别的动物害怕,不敢反抗拿破仑的命令。

3.2.2意识形态国家机制(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作为统治阶级在更多的时候是通过意识形态控制着被统治的阶级,而不再是用武力和暴力来解决矛盾,而是用意识形态为统治阶级服务。

《动物庄园》中的斯奎拉暗示了动物庄园中的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制。斯奎拉所宣传的东西都是为拿破仑(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说,一定意义上,斯奎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制充当了在意识和想法上对其他动物进行了思想的洗礼,使它们认同自己与猪(统治阶级)之间的差距,并无怨无悔心甘情愿在接受猪(统治阶级)的压榨和剥削。

在《动物庄园》中,拿破仑违背誓言和规定决定和曾经给予它们噩梦的人类进行合作时,其他的动物对这一举动饱含怨言,斯奎拉平息怨言,成功地使其他的动物接受了拿破仑的举动。斯奎拉问他们:“你们敢肯定这不是你们梦到一些事吗?同志们!你们有任何关于这个誓约的记录吗?它写在哪儿了?”自然,这类东西都从没有见诸文字。因此,动物们便相信是他们自己搞错了。斯奎拉通过让别的动物相信曾经铁一般的事实(誓言和规矩)只是一种臆想,是一场梦,瓦解了它们曾经在内心一直坚定地信念。

当猪搬进了庄主院,斯奎拉游说别的动物以猪是庄园的首脑,应该有个安静的工作场所,住在房里比住在纯粹的猪圈里更相称一些为借口,让早先立下的誓言再一次化为泡影,再一次让别的动物们心甘情愿相信了。

最精彩的是当猪要睡到原来琼斯先生睡的床时,其行为越来越接近原来的琼斯先生的时候,而此时动物们有动物找到七戒中第四戒律中提到动物绝不睡在床上,此时斯奎拉钻了空子,以床只不过是指一个睡觉的地方,而戒律中真正不允许的是被褥为由又一次欺骗了别的动物。

拿破仑(统治阶级)通过了狗(国家压制机制)和斯奎拉(国家意识形态机制)两方面实行统治其他的动物们。分别从精神和肉体上控制了整个动物庄园。在肉体上,狗(国家压制机制)恐吓动物,让动物更加卖力工作,使得很多原来的动物因劳累致死(鲍克瑟就是最好的例子),为拿破仑(统治阶级)创造了更多的财富;在精神上,斯奎拉(国家意识形态机制)运用语言“忽悠”技巧移花接木、颠倒黑白,一方面使得拿破仑(统治阶级)的统治合理化,另一方面使得其他动物(被统治阶级)心甘情愿为拿破仑(统治阶级)创造最大的财富和价值。

四、总结

本文通过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对《动物庄园》解读,使我们对政治性寓言小说《动物庄园》的主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动物庄园》所体现了这场革命的性质只不过是从旧的阶级斗争转到了新的阶级斗争,没有实现动物之间的真正平等和民主,没有实质的变化。《动物庄园》结尾处,在人类与猪在打牌的时候,猪与人何其相似乃尔!“而今,不必再问猪的面孔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外面的众生灵从猪看到人,又从人看到猪,再从猪看到人;但他们已分不出谁是猪,谁是人了。”暗示了动物们的这场反抗并没有改变什么,仍旧还处于原来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之中。这也符合了乔治﹒奥威尔一向所关注的问题:从早期的关注社会底层问题到后来的关注社会民主平等问题;《动物庄园》体现了乔治﹒奥威尔呼吁真正的人性平等和社会民主。

五.参考文献

①乔治﹒奥威尔著,张毅 高孝先译《动物庄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②姚过松.试从《动物庄园》谈奥威尔的文学观【J】.大学英语,2005,57(6). ③鲍东梅.小说《动物庄园》评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8,10(1):

113-115.

④徐建.《动物庄园》中的极权主义【J】.辽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报),2011.05

⑤苏绘泉. 《动物庄园》和《1984》中极权统治方式分析[J]. 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2008.

通讯地址:江西省紫阳大道99号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箱:869845256@qq.com 邮政编码:33002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