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铅笔芯盒的塑料模具设计_毕业论文设计40论文41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原创】铅笔芯盒的塑料模具设计_毕业论文设计40论文4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式中 V0——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cm3(g) V2—— 浇注系统凝料量,

V1——单个塑件的容量或质量,

2.按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确定型腔数目

注射机在充模过程中产生的胀模力主要作用在两个位置: 在两瓣合模上的作用面积约为A11≈24×135=3240mm2; 瓣合模与支撑板的接触处的作用面积A12≈17×135=2295mm2; n≤

F?P型A2

P型A1 上式右边≈9.67≥8符合要求;

式中 F——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N),该注射机为2×105N;

A1——2个塑件在模具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mm2), A1=8A11=998mm2; A2——浇注系统在模具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mm2), A2=0.35A1=349mm2; P型——塑料熔体在模腔内的平均压力(MPa),通常型腔压力为20―40MPa,该

处取压力为25MPa;

第三章 拟定模具结构形式

第1节 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在塑件设计阶段,就应考虑成型时分型面的形状和位置,否则无法用模具成型。在模具设计阶段,应首先确定分型面的位置,然后才选择模具的结构。分型面设计是否合理,对塑件质量、工艺操作难易程度和模具设计制造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分型面的选择是注射模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3.1.1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1.有利于保证塑件的外观质量;

2.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的最大截面处; 3.尽可能使塑件在动模一侧; 4.有利于保证塑件的尺寸精度; 5.有利于简化模具结构; 6.有利于排气;

该塑件在模具设计时已经充分考虑了上述原则,同时根据提供的塑件实体并无侧边凹凸和槽,所以分型时只需轴向抽芯分型。 3.1.2分型面的选择及模具结构

充分考虑以上条件及有利于工艺操作,将分型面选择在塑件下表面如图3-1所示

3-1铅笔芯分型面的形状和位置

1定模. 2.动模。

第2节 确定型腔排列方式

当塑件分型面确定之后,就需要确定该形腔的排列方式,因该模具是多形腔,所以通常采用圆形、H形、直线型、及复合排列等,设计时因注意以下几点: 1.尽可能采用平衡式排列,以确保塑件质量的均匀和稳定;

2.形腔布置和浇口开设部位应力求对称,以防止模具承受偏载而产生溢料; 3.形腔排列应尽量紧凑;

4.形腔圆形排列占模板尺寸大,加工麻烦;

综上所述,该模具采用H形平衡式排列方式,如图3-2所示。

3-2形腔布局

第四章 浇注系统形式和浇口设计

浇注系统是引导塑料熔体从注塑机喷嘴到模具型腔的进料通道,具有传质、传压和传热的功能,对塑件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在设计浇注系统时,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浇口设在不影响塑件外观质量的部位;

2.浇注系统应适应塑料的成型特性,以保证成型周期和塑件质量; 3.浇注系统应根据形腔数和布局确定; 4.浇注系统应成型塑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

5.浇注系统应尽量采用短的流程,减少热量和压力的损耗以及节约材料; 6.浇注系统应有利于排气,并防止型芯的变形及镶件的位移; 7.浇注系统应考虑注射机的安装尺寸,以防止单边安装; 8.浇注系统的设计,要考虑便于修整浇口,以保证塑件质量。

第4.1节 主流道设计

主流道是从注射机喷嘴与模具接触的部位开始到分流道为止的一段通道。在立式注射机上主流道垂直与于分型面,一般设计为圆锥形,以便于使凝料顺利的从主流道拔出。

4.1.1 主流道尺寸

1.主流道小端直径 d=3(注射机喷嘴直径)+(0.5~1)

取d=4mm;

2.主流道球面半径 SR0=12(注射机喷嘴球头半径)+(1~2)mm 取SR0=13;

3.球面配合高度 , Wohlers Report 2001, Rapid Prototyping &Tooling State of the Industry Annual Worldwide Progress Report, Wohlers Associates Inc.,USA, Part 3: Tooling, Page 61.

[2] 彭建生,《模具设计与加工速查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TG76-624212:537~601

[3] 张兴友,王丽敏,李东君,《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科书,2009,北京治金工业出版社,2009:14~177

[4] 叶久新、王群主编.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1):56~128

[5] 李集仁、翟建军主编.模具设计与制造[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