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8.doc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8.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8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时期的大学分为辟雍和泮宫。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其堂式东西南北皆相对,组成四合式的大院。分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其中西学为

(A)学干戈羽龠之所

(B)演戏礼仪之所

(C)学乐之所

(D)学书之所

2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在上,小民亲于下”。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国古代的教育目的是“明人伦”,持有这一主张的人物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子思

3 认识到教育在发挥社会作用时具有隐效性的人物是

(A)孔子

(B)荀子

(C)董仲舒

答案见麦多课文库

(D)王充

4 书院萌芽于唐末,但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形成和兴盛则是在

(A)宋

(B)明

(C)元

(D)五代十国

5 下列关于教师的阐述不属于王夫之的观点的是

(A)必恒其教事

(B)明人者先自明

(C)要“正言、正行、正教”

(D)注重“习行”教学法

6 近代中国正式派遣的留欧学生主要选自

(A)福建船政学堂

(B)天津水师学堂

(C)湖北武备学堂

(D)江南陆师学堂

7 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人物是

(A)严复

(B)王国维

答案见麦多课文库

(C)蔡元培

(D)梁启超

8 具有强烈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色彩,于20世纪初在我国兴起,其内涵为:教育为国家的工具,教育为国家任务。其主旨在于以国家为中心,反对社会革命,通过加强国家的观念来实现国家的统一与独立。这个教育思潮是

(A)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B)职业教育思潮

(C)科学教育思潮

(D)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9 “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这一教育的根本方针是

(A)苏区教育的根本方针

(B)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方针

(C)解放战争时期的教育方针

(D)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教育方针

10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明确规定小学是实施国民教育的场所,设置的类型有完全小学、初级小学、简易小学、短期小学。其中专为推行义务教育而设的学校是

(A)完全小学

(B)初级小学

答案见麦多课文库

(C)夜校

(D)简易小学、短期小学

11 斯巴达是希腊最大的农业城邦,其相对落后的经济状况和对外战争的需要,决定了它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勇敢的军人。因此男孩7岁以后就要进入国家办的军营式的国家体育场接受军事训练,其军事训练的内容是

(A)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

(B)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算术

(C)赛跑、跳跃、角力、投标枪、天文

(D)赛跑、跳跃、天文、掷铁饼、投标枪

12 下列关于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学校的表述错误的是

(A)拉丁语取代了希腊语,成为文法学校的主要教学语言

(B)拉丁修辞学校成为主要的高等教育机构

(C)医学、建筑学和法律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D)雄辩术教育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13 在中世纪,强调国民教育的是

(A)阿尔弗雷德大帝

(B)查理曼大帝

(C)本尼迪克

(D)奥古斯丁

答案见麦多课文库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