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行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根基。关于如何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学

术界意见不一,但大家都能达成一个共识,即改进银行效率是解决银行运营问题

1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5月16日正式发布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入相关监管指引》,其发布对象包

括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还有交通银行。从成立历史、管理模式、

2数据来源:各家上市银行年报 3

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效率的比较研宄,可以科学的反应银行在成本、

规模、投入产出比方面的经营结果。

其次,本文运用效率测算工具数据包络分析法,建立银行的投入产出体系,

采用实证的方法对我国11家商业银行2004-2011年的效率值进行测度,并且在

描述银行现状的同时分析影响效率的银行内部因素。为国家宏观监管部门制定相

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商业银行自身优化资源配置和效率提升提供理论参 考。

1.1.2实践意义

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现状,找出不同银行之间的差

别和优劣,以此提高银行的效率以及竞争力,从而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良性竞争。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得以有效延伸。

这些在为我国商业银行创造良好金融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些

挑战来自国内同业,也来自来势涵油的外资银行。而我国商业银行中的一部分整

体竞争力并不高,甚至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在这个机遇与危险并存的时代,我

国商业银行需要抓住机遇,尽快提高机构效率。因此从微观上来说,本文有助于

帮助银行实体优化经营;从宏观上来说,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升为中国银行业稳

定与发展营造出有效氛围,从而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健康高效的发展。

1.2银行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评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银行效率这个课题给予不同的关注。国外对于银行效率的研

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他们从关注银行配置效率问题开始,主要运用计量的方

法解决问题。经过60年得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相比而言国内学者对于该问

题的研宄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前基本没有学者涉足银行效率的研宄,直到20

世纪90年代随着金融业不断开放,开始有学者逐渐关注银行的配置效率和范围

效率等问题。

1.2.1国外研究现状

(1)基于配置效率角度的研宄

早期的研究主要基于新古典经济学,他们认为银行作为一个行业,同样适用 4

于一般成本理论。银行业的成本是一个较为平坦的U字型,处于U字型底部的银

行效率高于规模过小或者过大的银行。

Alhadeff{1954),最早研究银行规模与绩效关系的学者之一,他的主要分析思

路是研究美国210家商业银行从:1938到1950年的相关数据,从而得出银行业

中存在着产出配置效率递增和成本配置效率递减的结果,他的研究成果证实了配

置效率存在于美国的银行业中。

Gizbert(1984)分析通过分析美国规模比较小的银行的成本结构,发现若某一

银行的资产规模超过10亿美元后,将会进入配置效率递减的阶段从而失去规模

经济。

Hunter和Timlrie(1986)则进一步研究了银行控股股东的经营情况。研究表明:

单银行制的银行控股公司的规模也存在上限,这个值是42亿美元,超过该值后

公司进入规模经济递减阶段。实行多银行制的银行控股公司规模值较高,规模经

济上限达125亿美元。

Berger和Mester(:L997)将影响银行效率的因素细化为资产规模、组织形式、

市场集中度,他们最后认为资产规模和组织形式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市

场集中度不能完全决定银行的规模效率。

Mertens和Urga(2001)则选择银行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作为切入口,对乌

克兰79家商业银行研宄发现大银行和小银行规模经济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大

银行规模普遍臃肿,较小银行有较低的规模效率。

(2)基于范围效率角度的研究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银行业开始面临新的生存环境。美国逐渐放松金融

管制,银行开始扩大自己业务经营的覆盖范围并且研发出新金融产品。分业管制

的金融监管模式不再适合新的经济环境,阻碍了银行业的发展。为了突破银行业

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究目光投向了范围效率。

Baumol、Panzar、Bailey和Willg的研究可以称作为范围效率的萌芽。范围经

济认为只要扩大生产范围覆盖,同时生产把两种或者更多产品,成本会比单独生

产的成本更低。Baumol等人认为这样的现象同样适用于银行业。他们认为从事 5

多种业务的银行能够共享信息、节约客户成本并且能有效的降低风险,使得银行

的成本减少或者产出更大。

PhinipU997)对法国、德国和西班牙银行业的范围经济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

表明,西班牙的大银行范围不经济,而小银行存在着范围经济;法国情况与西班

牙相反;德国是中小银行存在着范围不经济,大银行是范围经济。

(3)基于X-效率角度的研究

随着研宄的进一步进行学者们发现配置效率和范围效率不足以完全解释银

行的效率问题,因此有学者提出了 X-效率以期解决商业银行转换资源的能力。

Leibenstein (1966)提出X-效率的概念,他将其定义为当产出一定时,实际

成本与成本效率边界的偏离程度。X-效率为不能用配置效率和范围效率解释的部

分,比如技术效率等。

Berger和Bauer(1993)将银行的经营比作“黑匣子”,他们在这个黑E子中得

到下列结论:规模和范围不经济导致的低效率占总成本比重较少,仅为5%,而X

效率提高却能大幅节省成本约20%。

著名运筹学家A.Chames,W.W.Cooper和E.R Modes提出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方法。DEA通过线性规划的方法,通过计算具有多

个输出和输入的同一类别的单位其投入产出的有效性,从而得到单位的效率值

(它将这样单位称为决策单元,即\。DEA现在己经发展出140多个模型,

它具有如此广泛应用度的原因主要在于不需要对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进行建模。

1.2.2国内研究现状

(1)基于产权改革、制度建设角度的研究

韩文亮(:1999)分析了以区域型商业银行和城市型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国地

方银行的发展。他认为中国金融的效率问题可以率先从地方性银行开始先突破。

地方性银行作为金融制度转轨的增量部分是在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尚未涉足

的区域发展起来的,构成了地方金融的主体并对当地经济能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 用。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