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土司考略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黄平土司考略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黄平土司考略

作者:图文/杨信春 周长春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8日 点击数: 674

引言:土司是封建王朝的地方政权组织和地方官吏,少数民族的自然领袖,

世代承袭的地方土官。土司有领地,有农奴,有职无奉,是不能随时更换的地方统治者。

土司设有法庭和监狱,它的意志就是法律,可以任意监禁、烤打和屠杀百姓。土司设武官和文官两类,武官有: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土司长官和土司千总以及土百户;文官有:土知府、土同知、土通判、土推官、土州、土县丞、土主簿、土巡检之类。土司贪婪无厌,一切所欲均派于民。百姓对土官“惧其虎狼之暴,惟其所欲即便与之,及至田业俱尽,聊生无所,甘愿捐寨而逃,卖妻鬻子,以期少延旦夕之命,而弃沟壑不知几许也。”黄平土司有恃无恐,对苗族人民任意搜刮压榨,征粮派款名目繁多,甚至婚嫁丧葬,生儿育女也勒令庆吊送礼,家庭细微之事,也要勒派苗族男女值班劳动。土司及家属走亲访友,旅游闲逛,也要叫派苗族青年抬轿、牵马送之,任其宰割。如杨雍建在《题为将贪婪署官以肃吏治事》言黄平州按察司经历吴延庚“依蠹役为心腹”、“借署椽而攫金”。此劣员“勒索五里排年见面银六十两”,“点夫红银四十两”,逼民“将五岁女当银五两交蠹吏”,于重安司地方“勒索过山银一百两,私派下轿伞折干银十二两”等。

土司的存在是社会历史的必然产物,对历代王朝稳定少数民族地区和化解民间纠纷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土司遗址和家族世袭传承,宗族祠堂等遗物,完整地见证了黄

平土司近千年得历史变迁情况,对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黄平土司由来已久。自宋朝始设,经元、明、清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止,历时五个朝代近千年。宋设黄平府,“领上下三曲,二长官司,隶叙州(治今四川

省宜宾市)”。宋朝景定元年(1260年)置黄平元帅府,别置重安长官司,隶播州(治今遵义)。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6月,仍沿宋制置黄平府,府治今黄平旧州,隶四川行省,仍属播州;别置上塘长官司,辖上塘罗骆家、平溪(今平溪属地)、葛浪洞(今浪洞属地)等地。

明洪武七年(1374年)11月26日,改元置黄平府为黄平安抚司,罗镛为安抚使,隶播州宣慰使司。“此地多夷僚”,黄平安抚使不能遏止苗族的反明斗争,十一年(1378年)正月添置黄平守御千户所(所治旧州),“贵州千户张潮领兵守之”。十五年(1382年)正月改所为黄平卫,闰二月仍改卫复为千户所。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 五月,明朝征南大将军傅友德率军平息黄平苗民的反明斗争,设卫于狼洞(即今县城),以指挥周兴的字、

号命名为兴隆卫,隶属贵州都司。永乐四年(1406年)9月10日设重安长官司,隶播州宣慰司。弘治元年(1488年)2月20日增设重安守御千户所,隶贵州都司。嘉靖年间,以草塘司争官构兵,播州等处粮马逋欠,改黄平安抚司隶重庆,移四川重庆府通判一员驻镇。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9月,诏准川、贵总督邢珍奏请播州辖黄平、草塘、白泥、余庆、重安五司改隶黄平通判。于次年正月派重庆府通判李培根以原官调任黄平。二十八年(1600年)平播结束后废黄平安抚司设黄平州,领朗城、岩门二长官司,朗城、重安二土吏目。二十九年(1601年),分播州为遵义、平越(福泉)二府,黄平州隶于平越府。三十七年(1609年),贵州巡抚郭子章以清平县地域狭小,割重安入清平。清雍正五年(1727年)重安复划入黄平。

《黄平州志》载:“近世土司之设······亦或故为蛮夷长,及国家定鼎,咸能率先效顺,故得久袭其荫,世世不替”。

黄平属地多为夷民,据1960年贵州民族研究所《黄平旧州苗族调查资料》载:“黄平旧州大坝,向为苗族所居,改土归流后不断为汉族地主官僚侵占,但坝子上仍有不少苗族。苗族咸同起义失败后,苗族才逐渐退到山区”。

元朝时期黄平土司有:平溪、上塘罗骆家、葛浪洞等处长官司。上塘寨位于旧州西三十里,毗福泉、瓮安两县,上塘寨东六十余里有平溪街,两处曾为铜仁、石阡入省大道,司治平溪街。

宋末、元明至清初,贵州有两地名平溪。一在玉屏,即宋元的平溪等处长官司,明为平溪卫,清雍正朝改卫为县;二即元平溪长官司,明初司废司治叫平溪街(即今之平溪镇),此司介黄平瓮安间,长官为苗族。上塘长官司,郭子章《黔记》载“黄平州西北七十里有上塘寨”,《黄平州志》载:“上塘寨旧州西三十里,司治上塘”。司有今黄平瓮安地,长官为苗族,隶播州宣抚司。《黔记》与《黄平州志》记载的距离有较大出入,这可能是郭子章没有亲临实地的原因。

葛浪洞长官司,《明统治》载:“白泥水出葛浪洞”,郑珍《遵义府志》载:“黄平州北有葛浪洞”,《清统志》载葛浪洞等处:“明初废入黄平安抚司”。 葛浪洞长官司长官为苗族,隶播州宣抚司。

黄平下寨长官司,隶新添遏蛮安抚司(疑为今贵阳新添寨)。长官为苗族。

明清时期的黄平土司: 一、岩门长官司

岩门长官司,始设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首任土司官何清,汉族,四川重庆人。明成化四年因征战九股夭干夭坝(今剑河、丹寨等地)有功,于成化六年(1470年)授凯里安抚司左副长官(官阶四品),隶播州宣慰司。何清殁后其子何良承袭,何良殁后其子何世臣承袭,何世臣殁后其子何鳐承袭。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神宗帝调动十三省兵力共计24万人平息了播州杨应龙叛乱后改属黄平州。何鳐殁子秉政承袭,秉政殁子世洪承袭。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授岩门长官司,何仕洪降,准袭长官,世代承袭。

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追缴号纸(明清时代政府所颁记载土司袭位者职衔,世系、承袭年月的书状),十九年(1680年)平吴三桂,仍予仕洪子瓒远承袭。四十年(1701年)瓒远率兵与苗族义军交战而卒,瓒远长子何楫承袭,何楫殁,长子何其仁承袭。雍正十三

年(1735年),岩门土司何其仁、重安土司张纯金、朗城土司冯秉文聚岩门司城,共谋守城计谋,以阻台拱(今台江)苗民,后因土城薄恶而力不能支,皆赴水而死。

何其仁战死其子何宗应承袭,何宗应袭而殁,其子何腾辉承袭,何腾辉殁后无后,由堂弟何梦占子何煥待袭,何煥由于年幼未达到承袭的年龄,由腾辉堂叔何宗璧代理。

又:瓒远次子模以兄子何其仁年幼代理土职,何模在雍正九年(1731年)因台拱苗叛,他招募乡勇随营有功,被授镰刀湾土千总,镰刀湾距岩门司约4公里,十三年(1735年)与台拱苗民义军对阵而卒。乾隆五年(1740年)赐祭子何其美承袭,其美殁由弟其俊承袭,其俊殁子宗英承袭,宗英殁由于未向上司请袭而停袭,以至咸丰初年的六十多年末知何氏家

族如何袭替。惟查甫乱之时,系何成基袭职直至成基战死为何化隆袭替,何化隆是何成基何人不得而知。

张秀眉起义时,将岩门司列为首批攻占的城池之一。咸丰五年(1855年)五月

中旬,张秀眉率义军2万余人围攻岩门司,数次进攻皆因城池坚固,炮火猛烈未克。6月3日,张秀眉亲自指挥义军智取,部分佯攻诈败,守军误认援军已到,迅速出城追击。而义军伏兵四起,前后夹击,全歼城内守军600余人,土官何化隆等皆被击毙。岩门司城陷化隆殉难时正冦警未能计,乃至肃清来藩署扎催承袭,何兆基随川军援黔回籍乃暂代理若干余年,化隆胞弟绪隆开始办理承袭事宜,在办理袭替手续过程中,因交纳清朝政府费用而荡尽千金家产。绪隆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病卒,其遗子何子衡年幼,何氏家族纷起争袭,黄平绅士李承栋和乡团龙玉章为子衡袭职一事竭尽叙说苦况,何州牧德源悯念他孤贫准予子衡承袭。为疏远族侄关系,化隆妻暂时代理其夫职务近20余年,何子衡年将三十岁时他母亲才将袭职交与他,清末为何宗璧代理。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党省政府通

令全省各地彻底废除土司制度。岩门司延袭最后一任土司官何仲文至此结束。

岩门司古城垣位于今黄平县谷陇镇岩门司村,距县城50公里,南临清水江,对岸为台江县属。岩门司城垣始建于明代,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设岩门长官司。原

在清水江南岸筑有土城,后迁于今址。乾隆六年(1741年)建石城,它是贵州东部修建得最为完整和最为坚固的屯堡。1972年当地村民拆取城石修整河道,毁城墙107米,南门无存,东门仅余一侧,其余旧貌依存。岩门司地势险要,后依高山,前阻深江,上接重安、凯里,下达沅江、靖州,系清水江上游咽喉,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清政府“约束屯堡、弹压诸苗”的政治、军事要地。清政府长期驻兵,以制“苗夷”。清代岩门司城内设有土司衙门,衙门设把总和黄平卫千总署。1982年岩门司城被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务院《关于核定和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将黄平岩门长官司城列入古建筑类。岩门司古城垣,对于研究清王朝苗族历史文化、土司社会历

史和土司军事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如今何姓家族已全部搬离岩门司,据说一部分

去了贵阳,一部分居住在谷陇加巴,一部分居住在施秉等地。现岩门司主要有田、刘、

张、潘、邓等姓氏,苗族和汉族大约各占一半,他们和睦相处,以耕为业。

二、重安长官司

重安土司张氏先祖张德胜,为安徽桐城人氏,他与明朝太祖朱元璋,大将徐达、傅友德、顾诚等人朝夕相处,感情颇深。洪武元年(1368年),太祖叙功,封张德胜为英国公,后追封为河间王。明朝永乐年间,贵州宣慰使田珍、黄纯等反明,张佛宝祖父张钧敇以副帅之职,带领两个儿子张顺和张忠,并封为左右先锋协同南征,平息田珍和黄纯等叛军。叙功,张钧封为金吾上将军(官阶二品),张顺封为昭武将军(官阶正三品),张忠封为安远将军(官阶从三品)。后张顺留南镇守,并准世袭黄平属地的重安长官司职。张

顺殁后,由其长子张佛宝承袭。重安长官司制为世袭,为正长官司。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