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复习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复习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4.若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 B 字节。 A. 2GB B. 4GB C. 100KB D. 640KB

55.若调用指令LOAD A,Data,经动态重定位后,其对应指令代码 A 。 A. 保持不变 B. 会变化,随装入起始地址变化而变化 C. 会变化,固定在某一存储区域 D. 重定位项等于重定位寄存器内容 56. C 是在程序员编制程序时,或编译程序时进行的。 A. 静态分配 B. 动态分配

C. 直接分配 D. 碎片拼接后再分配 57. C 存储扩充方式,能够实际增加存储单元。 A. 覆盖技术 B. 交换技术 C. 物理扩充 D. 虚拟存储技术

58. A 是指让作业不同时调用的子模块共同使用同一内存区。 A. 覆盖技术 B. 交换技术 C. 物理扩充 D. 虚拟存储技术

59. B 是指将作业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的部分移到外存,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他所有数据。

A. 覆盖技术 B. 交换技术 C. 物理扩充 D. 虚拟存储技术

60. D 能够实现对内外存进行统一管理,为用户提供一种宏观上似乎比实际内存容量大得多的存储器。

A. 覆盖技术 B. 交换技术 C. 物理扩充 D. 虚拟存储技术 61.虚拟存储技术与 A 不能配合使用。

A. 分区管理 B. 动态分页管理 C. 段式管理 D. 段页式管理

62.下列 D 存储管理方式能使存储碎片尽可能少,而且内存利用率较高。 A. 固定分区 B. 可变分区 C. 分页管理 D. 段页式管理 63. A 要求存储分配时的地址连续性。 A. 固定分区 B. 可变分区 C. 段式管理 D. 段页式管理 64. D 是一种动态存储分配方式。

A. 固定分区 B. 可变式分区 C. 简单分页管理 D. 请求分页管理 65. A 是一种静态存储分配方式

A. 简单分页 B. 请求分页管理 C. 段式管理 D. 段页式管理 66.存储管理的目的是 C 。

A. 方便用户 B. 提高内存利用率 C. 方便用户和提高内存利用率 D. 增加内存实际容量 67.碎片是指 D 。 A. 存储分配完后剩余的空闲区 B. 没有被使用的存储区

C. 不能被使用的存储区

D. 未被使用,而又暂时不能使用的存储区 68. A 使得碎片现象最为严重。

A. 固定分区 B. 可变式分区 C. 分页管理 D. 段式管理 69.碎片现象的存在使 A 。 A. 内存空间利用率降低 B. 内存空间利用率提高 C. 内存空间利用率得以改善 D. 内存空间利用率不受影响

70. A 是指目标模块装入内存时一次分配完作业所需的内存空间,不允许在运行过程中再分配内存。

A. 静态分配 B. 动态分配

C. 直接分配 D. 碎片拼接后再分配

71. B 是在目标程序装入内存时分配作业所需的基本内存空间,且允许在运行过程中再次申请额外的内存空间。

A. 静态分配 B. 动态分配

C. 直接分配 D. 碎片拼接后再分配

72.经过 B ,目标程序可以不经任何改动而装入物理内存单元。 A. 静态重定位 B. 动态重定位 C. 编译或汇编 D. 存储扩充 73.碎片存储容量 B 。 A. 不可能比某作业申请容量大 B. 可能比某作业申请容量大 C. 在分页管理中,可能大于页 D. 在段页式管理中,可能大于页

74.可变分区管理的 A 分配策略采用按起始地址递增顺序排列空闲区的链表结构。

A. FF B. BF C. WF D. LRU

75.可变分区管理的 B 分配策略采用按分区大小递增顺序排列空闲区的链表结构。

A. FF B. BF C. WF D. LRU

76.可变分区管理的 C 分配策略采用按分区大小递减顺序排列空闲区的链表结构。

A. FF B. BF C. WF D. LRU

77. D 不是可变分区对内存状态记录和分配管理的所用办法。 A. 表格法 B. 位图法 C. 链表法 D. 先进先出法 78.分页管理每取一数据,要访问 B 次内存。 A. 1 B. 2 C. 3 D. 4

79.在操作系统中,用户在使用I/O设备时,通常采用 B 。 A. 物理设备名 B. 逻辑设备名 C. 虚拟设备名 D. 设备编号 80.中断矢量是指 A 。

A. 中断处理程序入口地址 B. 中断矢量表起始地址

C. 中断处理程序入口地址在中断矢量表中的存放地址 D. 中断断点地址

81.为了使多个进程能有效地同时处理输入和输出,最好使用 A 结构的缓冲技术。 A. 缓冲池 B. 闭缓冲区环 C. 单缓冲区 D. 双缓冲区

82.利用虚拟设备达到输入输出要求的技术是 A 。

A. 利用外存作为缓冲,将作业与外存交换信息和外存与物理设备交换信息两者独立起来,

并使它们并行工作的过程。

B. 把I/O要求交给多个物理设备分散完成的过程

C. 把I/O信息先放在外存,然后由一台物理设备分批完成I/O要求的过程 D. 把共享设备改为某作业的独享设备,集中完成I/O要求的过程

83.主机与输入、输出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方式包括程序控制方式、程序中断方式和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等。在程序控制方式中,对于输出过程,准备就绪指的是 A 。 A. 输出缓冲器已空 B. 输出缓冲器已有数据 C. 输出设备已等待工作 D. 输出设备正在工作 84.树形目录结构的第一级称为目录树的 B 。 A. 当前目录 B. 根结点 C. 叶结点 D. 终结点

85.完整路径法访问文件是从 C 开始按目录访问某个文件。 A. 当前目录 B. 用户主目录 C. 根目录 D. 父目录 86.逻辑文件是 B 的文件组织形式。

A. 在外部设备上 B. 从用户观点看 C. 虚拟存储 D. 目录

87.根据外存设备不同,文件被划分为若干个大小相等的物理块,它是 A 的基本单位。

A. 存放文件信息或分配存储空间 B. 组织和使用信息 C. 表示单位信息 D. 记录式文件

88.在文件系统中,索引文件结构中的索引表是用来 D 。 A. 指示逻辑记录逻辑地址的 B. 存放部分数据信息的

C. 存放查找关键字项内容的 D. 指示逻辑记录和物理块之间对应关系的 89.在文件系统中,要求物理块必须连续的物理文件是 A 。 A. 顺序文件 B. 链接文件 C. 索引文件 D. Hash文件

90.在文件系统中, A 的逻辑文件是记录顺序与物理文件中占用的物理块顺序一致。

A. 顺序文件 B. 链接文件 C. 索引文件 D. Hash文件

91.目录文件中所存放的信息是 D 。

A. 某一文件存放的数据信息 B. 某一文件的文件目录

B. 该目录中所有数据文件的目录 D. 该目录中所有子目录文件和数据文件的目录 92.在操作系统中,将文件名转换为文件存储地址,对文件实施控制管理都是通过 A 来实现的。

A. 文件目录 B. PCB表 C. 路径名 D. 文件名

93.通过对用户分类和限定各类用户对目录和文件的访问权限来保护系统中的目录和文件的安全,这是指 B 。

A. 系统级安全管理 B. 用户级安全管理 C. 目录级安全管理 D. 文件级安全管理

94.通过设置文件的属性来控制用户对文件的访问,这是指 D 。 A. 系统级安全管理 B. 用户级安全管理 C. 目录级安全管理 D. 文件级安全管理 95. A 是指有关操作系统和其它系统程序组成的文件。 A. 系统文件 B. 文档文件 C. 用户文件 D. 顺序文件

96. B 是指将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形成的具有保留价值的文件。 A. 系统文件 B. 文档文件 C. 用户文件 D. 顺序文件

97.为了对文件系统进行安全管理,任何一个用户在进入系统时必须进行注册,这一级安全管理是 A 安全管理。

A. 系统级 B. 目录级 C. 用户级 D. 文件级 98.所谓文件系统是指 D 。

A. 文件的集合 B. 文件的目录

C. 实现文件管理的一组软件 D. 文件、管理文件的软件及数据结构的总体 99.磁盘与主机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是 D 。 A. 无条件 B. 程序查询 C. 中断方式 D. DMA方式

100.磁盘与主机之间传递数据是以 C 为单位进行的。 A. 字节 B. 字 C. 数据块 D. 文件 101.文件有多种组织方式,如果建立文件时给每个记录编号,并由系统建立一个记录到物理地址的对照表,记录编号不是记录中的项,记录编号也不出现在对照表中,访问时给出记录编号即可,这种文件称为 C 。

A. 索引文件 B. 索引顺序文件 C. 相对文件 D. 直接存取 102.上题中的文件,采用的存取方式是 B 。 A. 顺序存取 B. 随机存取 C. 顺序存取和随机存取 D. 直接存取 103.文件代表了计算机中的 C 。

A. 硬件 B. 软件 C. 软件资源 D. 硬件资源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