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复习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复习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S=0 B.S=S+1 C. S=S-1 D. S=1 E. V(S+1) F. P(S-1) G. V(S) H. P(S) (5) A. 模块 B. 类程 C. 管程 D. 线程 答案:CBHGD

138. 虚拟存贮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 (1) 理论。这个理论的基本含义是指程序执时往往会 (2) 访问内存贮。程序的 (1) 表现在 (3) 和 (4) 上。 (3) 是指最近被访问的存贮单元可能马上又要被问。 (4) 是指马上被访问的单元,而其附近的单元也可能马上被访问。

根据这个理论,DENNING提出了工作集理论。工作集是进程运行时被频繁地访问的页面集合。在进程运行时,如果它的工作页面都在 (5) 器内,能够使该进程有效地运行,否则会出现频繁的页面调入/调出现象。 供选择的答案:

(1) A. 局部性 B. 全局性 C. 动态性 D. 虚拟性 (2) A. 频繁地 B. 均匀地

C. 不均匀地 D. 全面地 (3)(4)

A. 数据局部性 B. 空间局部性 C. 时间局部性 D. 数据全局性 E. 空间全局性 F. 时间全局性 (5) A. 外部存贮 B. 主存贮 C. 辅助存贮 D. 虚拟存贮 答案:ACABB

139.在段页式管理的存贮器中,主存等分为 (1) ,程序按逻辑模块分成 (2)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每道程序还需要一个 (3) 作为用户标志号。每道程序都有对应的 (4) 。一个逻辑地址包括 (3) X、段号S、页号P和页内地址D四个部分。

假设总长度为22位的逻辑地址格式分配如下:21-20位X;19-14位S;13-11位P;10-0位D。若X,S,P,D均以二进制数表示,其转换成的物理地址为 (5) 。 供选择的答案: (1)(2)(3):

A. 段 B. 页 C. 基 D. 模块 E. 区域 F. 段号 G. 页号 H. 基号 I. 模块号 J. 区域号

(4) A. 一个段表和一个页表 B. 一个段表和一组页表

C. 一组段表和一个页表 D. 一组段表和一组页表 (5) A. X×220十S×214十P×211十D B. ((X)十X十P)×211十D

C. (((X)十S)十P)十D D. (((X)十S)十P)×212十D [注]式中(Y)表示地址为Y的单元的内容

答案:ABIBC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