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置评估指标体系修改稿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专业设置评估指标体系修改稿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

赵居礼1 赵绥生2

(1.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89 2.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712000)

(本论文是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省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09Z13;课题主持人:赵居礼)

1.Xi'an Aeronautical Polytechnic Institute Zhao Juli Xi’an,Shaanxi, 710089 2.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 Zhao Suisheng Xianyang,Shaanxi 712000 [摘要] 目前我国省级专业设置审核具体管理制度尚不健全,高职院校还普遍存在着专业设置随意性、盲目性现象。构建一套操作性强的专业设置评估指标体系,把专业设置条件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对专业设置进行科学化管理十分必要。根据教育部专业设置管理文件基本要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评估指标体系由七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构成。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标准 一、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评估体系的重要意义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上世纪末以来的快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基本形成,政府教育职能部门对高职教育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规范专业设置与管理,教育部及时组织了对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和专业分类的研究,2004年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这两个文件的颁布在高职教育专业管理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结束了我国高职教育没有全国性体系完整、规范的专业目录的历史,标志着我国高职教育开始从注重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的新阶段。

尽管教育部在高职专业管理方面出台了重要管理文件,完成了基础性建设工作,但目前对高职院校新专业设置审核具体管理制度尚不健全。掌握着高职专业审批权限省级教育职能部门,对高职院校的新专业设置审核依然停留在原则性管理的阶段。各省对高职院校新设置专业的审核,没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标准与评估体系,导致对新专业设置管理宽严不当,高职院校还普遍存在着专业设置随意性、盲目性现象。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考虑学生的职业需求,忽视生源状况,不考虑地方经济发展

的实际需要。有的院校更多地关注眼前市场的需要,只顾短期效应,忽视专业布局规划,造成一些热门专业 “一窝蜂”上马,一些冷门专业无人问津,引发就业结构性矛盾。有的院校设置新专业不经过 严格论证,或者缺乏必要的办学条件,导致招生数量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也不利于高职院校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有的新专业匆匆上马,匆匆下马,造成宝贵教育资源浪费,也造成一些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迷失。专业设置布局的盲目性一方面反映了高职院校办学的不成熟性,另一方面反映出教育主管部门对专业设置的审核与管理机制尚不完善,亟待科学的规范与管理。

教育部2004年4号文件提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依照本办法精神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切实加强对本地区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努力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促进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构建一套具体而操作性强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进行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是贯彻教育部2004年4号文件的需要,是强化政府对高职教育宏观管理的需要,是完善高职专业设置管理制度的需要,是引导高职教育专业布局与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合理化的需要,也是推动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

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评估体系的出发点,是改革目前省级教育管理部门专业设置审批方式,确立一套高职专业设置考核项目指标体系,把专业设置条件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把专业设置审核由软约束转变为强制性评价约束,把专业设置审核的原则性管理方式转变为量化评价审核管理方式,把专业设置的行政审批方式转变为专家评价审核方式,把专业设置审核宽严尺度的不确定性转变为一种稳定的客观标准。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提出,高职院校设置专业要以社会实际需求为依据,对人才需求进行广泛深入调查研究、预测和可行性论证,努力减少粗放性和盲目性;把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相结合起来,正确处理适应需求变化多样性和保持专业的相对稳定性的关系;设置专业应符合学科专业发展和建设规划,应与本校的办学方向、层次、特色和规模相适应;应该具备相应的办学条件,有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教育部专业设置管理文件基本要求,我们确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评估指标体系的七个一级指标,分别是:1.宏观专业结构与专业

布局合理性评估;2.校内专业结构与专业布局合理性评估;3.相关专业办学经验评估;4.专业设置硬件条件评估;5.师资队伍条件评估;6.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评估;7.专业人才需求调研论证评估。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分解出19个二级指标,确定相应的权重,给出相应的评估标准,构成专业设置评估体系。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 估 标 准 该专业设置是否符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对接本省或区域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或基础产业。 该专业是否属于新兴专业、新兴科技产业,是否符合国家或者地区重点支持产业发展规划。 该专业是否属于全国或者省内紧缺专业,是否属于围绕国家产业发展重点的专业。 该专业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否符合社会产业结构以及产业升级变化趋势,是否适应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需要。该专业的设置是否符合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是否会形成教育资源浪费,是否有利于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 评估 分值 备注 近年来生 报考率 低,就业 率低的专 业,教育 部门明令 限制招生 专业设为 否决条件 重复设置 过度的专 业设为否 决条件 根据学校 学定位准 确程度 赋分 根据学校 专业发展 思路与布 局科学状 况赋分 * 1-1 1.宏观 专业结 构与专 业布局 (10分) 专业设 置布局 (5分) * 1-2 人才市 场需求 2-1 学校办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对区域或行业专门人才需求进行过深入调查研究。 专业设置有行业、社会背景和人才需求调查预测依据,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旺盛。 紧紧围绕行业企业对应职业岗位(群)的要求,拓展专业面向。 学校服务面向定位是否明确,坚持一贯的办学方向,找准学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 专业设置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学校发展的地域属性定位一致。 专业设置符合该学校的行业属性与性质,具有鲜明的行业属性。 新设置专业是否有利于区域内、行业内高职教育校际专业布局的优化。 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是否清晰,专业布局是否合理,对学校专业建设定位是否准确、科学。 新专业设置是否符合学校既有的专业布局战略,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和生命力,有利于发挥学校特色和人才培养专长。 新专业是否有利于本学校专业结构优化与专业互补,是否有利于推动学校专业建设,有利于本校办学实力的增强。 专业设置不会加剧校际人才培养领域趋同,专业结构趋同,销蚀本校的人才培养特色。不会导致学校专业铺点太多,分散 (5分) 2.校内 学定位 专业结 (5分) 构与专 2-2 业布局 学校专业 发展思路 (10分) 与专业布局 (5分) 学校专业建设精力。 相关专业办学历史长,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专业办学经验,形成了特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 有相关国家示范性专业、重点专业、试点专业、精品专业为依托;或者有相关省级示范性专业、重点专业、试点专业、精3.相关 3-1 专业办 相关依托 品专业为依托;或者有本校相关专业为依托。 相关专业办学为新专业设置提供了专业师资积累,实验实习实训等条件积累,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便利条件。 学经验 专业条件 (10)分 (6分) 无相关专业办学经验,但该专业属于市场急需的新兴技术专业。学校积极筹备,新专业设置具备了基本的师资条件,理论与实践教学基本条件。对尚不成熟的办学条件已经有了具体可行的建设措施与方案,具备了边开设专业边建设的条件。

本标准诸要 素不是必备条件,只影响赋分高低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