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和答案-七下册历史期末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和答案-七下册历史期末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和答案【完整】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

班级____姓名______座号_____得分_______ (全卷6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郭沫若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称的是( ) A、唐高祖 B、唐高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2、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

A.\开元盛世\时期 B.\贞观之治\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 D.\光武中兴\时期 4、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 C、她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 D、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5、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的农具中,不直接使用人力或畜力为动力的是( )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曲辕犁 6、唐朝堪称世界工艺珍品的陶瓷制品是( )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7、对完善科举制作出突出贡献的关键人物不包括(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8、下列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⑴开元盛世 ⑵贞观遗风 ⑶贞观之治

A、⑴⑵⑶ B、 ⑶⑵⑴ C、 ⑵⑶⑴ D、 ⑵⑴⑶ 9、\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唐与哪个民族的关系( ) A、吐蕃 B、突厥 C、南诏 D、靺鞨

10、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 ) A.北宋与金的争战 B.南宋与辽的争战 C.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 11、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B.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 D.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12、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南宋定都临安 B、宋军收复建康

C、宋金达成和议 D、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13、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岳飞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

A、书柜中放有苏轼的词集 B、另一面墙上挂着宋金和议后的《金、南宋对峙形势图》 C、书桌上摆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D、一面墙上挂有一柄宝剑 14、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 ) A、唐玄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高祖统治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15、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 )

A、耧车 B、筒车 C、曲辕犁 D、秧马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6、两宋时都市中的“瓦舍”是( )

A、夜市 B、商业区 C、娱乐场所 D、居住区 17、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南宋与金 B、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西夏与辽 18、明经科举考试中的\帖经\类似于今天历史考试中的( ) A、选择题 B、问答题 C、作文题 D、填空题 19、下列政权没有出现并立现象的是( )

A、五代和契丹 B、辽和北宋 C、金和北宋 D、辽和南宋 20、\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21、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 A、景德镇 B、邢窑 C、哥窑 D、越窑

22、宋代农民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和改善的原因有( )

①雕版印刷的普及 ②书籍文化用品的流行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2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 A、秦 B、唐 C、元 D、清

24、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促进了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C、为高官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D、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5、《百子嬉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哪一句诗所指的相同是(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 26、元朝时建立的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

27、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

A.蒙古族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大 B.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君主善于谋略 C.重用“汉人”“汉法”,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D.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28、我国首创殿试和武举的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29、成为今天研究印度半岛的重要典籍是( ) A、《西游记》 B、《大唐西域记》 C、《大藏经》 D、《徐霞客游记》 30、继秦汉之后,中国第二次大一统的辉煌时期是( ) A、商周时期 B、西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31、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 A、赵高 B、李林甫 C、秦桧 D、贾似道 32、\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3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唐“开元通宝” B、交子 C、会子 D、关子 34、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A、唐朝后期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35、如果你生活在宋元时期,看不到的社会现象是( )

A、在瓦舍中看戏、听书、看杂耍 B、吃江南运来的大米,

C、大宗交易用纸币支付,不用带大量铜钱 ( ) D、朝廷大兴“文字狱” 36、\瓦舍\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37、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 )

①南方战乱少②许多中原人南迁③自然条件优越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8、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 ) A.永济渠 B.广通渠 C.江南河 D.灵渠

39、大运河连接的五大水系,由北而南的正确排序是:( )

A、黄河、海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B、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 C、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D、海河、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

40、岳飞在《满江红》中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隋朝开通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它南北的起止点是

A.江都 开封 B.余杭 涿郡 C.余杭 洛阳 D.杭州 北京 2.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对谁的评价 A.武则天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玄宗

3.唐朝时期,增进了汉藏之间友好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A.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 B.文成公主入吐蕃

C.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D.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4.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_______,它比欧洲人建的类似的桥早了七百多年。 A.赵州桥 B.宝带桥 C.玉带桥 D.卢沟桥

5.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其中被称为“诗圣”的是 A.李白 B.柳宗元 C.杜甫 D.白居易

6.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A.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 B.有大量的碑刻书画 C.建筑具有独特风格 D.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7.宋朝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有战有和,澶渊之盟就是这种关系的反映。建立这一盟约的双方是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8.在如今的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都有“唐人街”,“唐人”这一称呼始于 A.西汉 B.东汉 C.隋朝 D.唐朝

9.宋代商业十分繁荣。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开封 B.广州 C.泉州 D.临安

10.北宋前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的使用范围是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A.四川地区 B.东南地区 C.北方地区 D.东北地区

1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12.“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3.郑成功在致某外国总督的招降书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里的“贵国”是指 A.日本 B.沙俄 C.荷兰 D.葡萄牙

14.下列有关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5.王小明同学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他想了解唐朝和五代的有关史实。你认为他可查阅的史书是

A.《史记》 B.《梦溪笔谈》 C.《论衡》 D.《资治通鉴》

16.词是一种新体诗歌,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当时杰出的词人有 ①关汉卿②苏轼③李清照④辛弃疾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把都城迁到了北京。他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A.继续推行削藩政策 B.与建文帝时的都城相对应 C.不适应南京气候 D.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18.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大西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历史事实证明,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与别国的经济交流。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200年。据此回答19——20小题. 19.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 B.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C.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 D.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20.闭关锁国政策所带来的最终后果是

A.限制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B.导致了西方列强的入侵

C.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D.错失了参与工业革命的良好机遇 二、历史诊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下列5题均有错误,请你指出错在哪,并加以改正。

(1)、隋朝和元朝是两个实现全国统一的王朝,隋朝统一全国是由杨坚实现的,元朝统一全国是由铁木真实现的。

(2)、隋朝时有两项工程闻名世界,一是隋文帝时开凿的大运河,二是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 (3)、《西游记》故事家喻户晓,故事以鉴真西游为原型,用神话的方式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

(4)、12世纪初,女真首领阿骨打在会宁建立金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清朝;皇太极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