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4.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1)通气障碍: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

2)换气障碍: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解剖分流增加 15.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1)肾血管及血流动力学异常[肾灌注压降低;肾血管收缩(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肾内收缩及舒张因子释放失衡);肾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肾血管内凝血;2)肾小管损伤[肾小管阻塞;原尿回漏;管-球反馈机制失调]3)肾小球滤过系数降低。 16.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功能代谢变化及其机制

1)少尿或无尿;2)水中毒;3)高钾血症;4)代谢性酸中毒;5)氮质血症。 17.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多尿的机制;

1)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恢复;2)肾小管的浓缩功能仍低下;3)阻塞解除,水肿消退;4)渗透性利尿。 18.肾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1)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2)血中毒性物质蓄积;3)红细胞破坏增多;4)出血。 19.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

1)高血磷、低血钙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维生素D3活化障碍;3)酸中毒;4)铝积聚。

1.疾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病因: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3.诱因:能加强病因的作用而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4.低渗性脱水:脱水指体液容量减少(占体重2%以上)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而低渗性脱水的特点是1)失Na+>失水;2)血钠浓度<130mmol/L;3)血浆渗透压<280mmol/L;4)伴细胞外液量减少。

5.高渗性脱水:脱水指体液容量减少(占体重2%以上)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而高渗性脱水的特点是1)失水>失Na+;2)血钠浓度>150mmol/L;3)血浆渗透压>310mmol/L;4)细胞内、外液量均减少。

6.水中毒:低渗性液体在体内潴留的病理过程。血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 7.水肿: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8.酸碱平衡紊乱:因酸碱负荷过度、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酸碱度稳定性失衡的病理过程。

9.代谢性酸中毒:细胞外液H+增加或HCO3丢失引起的以血浆HCO3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失调。 呼吸性酸中毒:CO2吸入过多或排出障碍引起的以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增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失调。

---代谢性碱中毒:细胞外液H+丢失或碱增多引起的以血浆HCO3原发性升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失调。 呼吸性碱中毒:肺泡通气过度引起的以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失调。

10.反常性碱性尿:一般酸中毒时,尿液呈酸性。但高钾血症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时,远曲小管上皮Na+ -K+交换增强,导致肾泌H+减少,尿液呈碱性。 11.混合性酸碱平衡失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

12.缺氧:组织供氧减少或利用氧障碍引起细胞发生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13.低张性缺氧: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为基本特征的缺氧,又称乏氧性缺氧。

大气性缺氧:由于吸入气的氧分压过低所引起的组织缺氧,称为大气性缺氧,属于低张性缺氧。 呼吸性缺氧:由于外呼吸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缺氧,称为呼吸性缺氧,属于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血红蛋白性质改变,使血液携氧能力降低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引起的缺氧,又称为等张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所引起的组织供氧不足,又称为低动力性缺氧。 缺血性缺氧:动脉血灌流不足所引起的缺氧。 瘀血性缺氧:静脉血回流受阻所引起的缺氧。

组织性缺氧:在组织供氧正常的情况下,因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减弱所引起的缺氧,又称氧利用障碍性缺氧。 14.发绀: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或超过5g/dl时,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 15.肠源性发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皮肤、粘膜呈棕褐色(咖啡色)或类似发绀的颜色。 16.低血容量性休克:机体血容量减少所引起的休克。

17.血管源性休克:由于外周血管扩张,血管床容量增加,大量血液瘀滞在扩张的小血管内,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且分布异常,导致组织灌流量减少而引起的休克。

18.心源性休克:由于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心排出量急剧减少,使有效循环血量和微循环灌流量显著下降所引起的休克。

19.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机体在严重感染、创伤、烧伤及休克或休克复苏后,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20.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使凝血酶增多,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继而因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机体出现以止、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 21.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的失代偿阶段。

22.充血性心力衰竭:部分患者由于纳、水潴留和血容量增加,出现心腔扩大,静脉淤血及组织水肿的表现。

23.呼吸衰竭: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在海平面,静息呼吸状态下,出现PaO2降低伴有或不伴有PaCO2增高的病理过程。 24.肺性脑病:由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2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由急性肺损伤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衰竭。

26.肝性脑病:在排除其他已知脑肌病前提下,继发于肝功能障碍的一系列严重的神经精神综合征,可表现为人格改变、智力减弱、意识障碍等特征,并且这些特征为可逆的。

27.肝肾综合征:肝硬化失代偿期或急性重症肝炎时,继发于肝功能衰竭基础上的可逆性功能性肾功能衰竭。 28.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脏血液灌流量急剧减少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29.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肾实质病变而产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