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津澧融城的行政区划层次思考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关于津澧融城的行政区划层次思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自从将津市市与澧县合并,以增加湘、资、沅、澧中澧水流域一个中心城市的设想提出以来,关于“津澧合并”的话题就为人们所关注。

针对此问题,朱才斌等学者认为近期不宜采取两地行政合并方式,而建议以“设立津澧一体化建设专区、成立津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特别委员会、建立津澧基础设 施一体化建设特别基金”的方式,用市场化办法将澧澹乡东部的部分村划归津市经营 或合作建设;等到津市、澧县一体化发展到较为成熟的时候再进行政区合并,成立澧州市。

其实无论近期还是远期,笔者认为只要时机恰当就可以考虑将津市市与澧县合并 升级为地级市,更名为澧州市。为了防止发展中出现偏待一方的现象,新设市可以考 虑下设 3 个区,即津市与澧县原城区保留,另外在二者城区空间结合部的优势区位设 立第三个区,并将市政府驻地迁往此处。这种联合格局下,之前各自为政争夺优惠政 策、资金、项目、资源等的纷争就会大大减少,对两地来说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发 展空间极大扩展,向成为澧水流域真正的经济中心和湖南第二北大门的构想迈出了稳 健的一步。

方案二:两县市之上设立联合政府

津澧地区要实现“澧水流域经济中心、湘西北地区次中心城市、湖南第二北大门” 的构想,就必须在行政上有所突破,即在

两县市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这也正好符合了当今学术界“复合行政”的想法。所谓“复合行政”,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跨行政区公共服务,跨行政区划、跨行政层级的不同 政府之间,吸纳非政府组织参与,经交叠、嵌套而形成的多中心、自主治理的合作机制。其主要特点是:(1)以建立跨行政区、跨行政层级的不同政府之间并吸纳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合作机制为目的;(2)以提供跨行政区公共服务为主要职责;(3)以自主治理为原则。

行政区政府之间的合作,主要是打破因行政区划形成的行政壁垒,提供跨行政区 公共服务,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如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政务服务,实现跨行 政区公共基础设施相互联合与衔接。而这些的实施必须借助于一个能很好地沟通协调 各利益方即各地政府的第三方——联合政府,来完成一系列的协调工作。联合政府与 县(市)政府之间没有上下级关系,县(市)政府负责各自内部的事,县市之间的事情由联合政府主持。

受此启发,我们可以将复合行政的思想用于解决津澧融城的问题。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介于津澧之间的政府间合作机制,它不是政府间按照行政命 令,采取兼并或合并的方式建立的集权的一级行政机构,也不是松散的政府间协调机 构。它既注意满足两地政府对跨行政区公共服务的需求,又不完

全限制津澧政府在辖 区内行使必要的行政管理权。

如朱才斌等学者建议对两县市空间发展进行统一规划,逐步形成“一主三副四轴 四区”的区域空间发展结构。“一主”指津澧主城区为核心 ,集中发展;“三副”指 金罗、梦溪、保河堤等三个副中心;“四轴”指在空间上呈现出小渡口——张公庙东 西轴线、太澳高速发展轴两条南北主轴线和沿 207 国道、湘北干道两条次级城镇发展 轴线;“四区”指西部山体生态保护与资源工业区、东北部平原生态保护与农业经济 区、中南部城镇综合经济区和东南部工业与湖区商贸物流旅游发展区[4]。这些拉动经 济增长的举措、好的设想实行起来都需要体制上的充分保证。如果两地只顾各自而不 主动协调,就可能产生各方利益主导下的“南辕北辙”效果,有违初衷。因此,设立 联合政府可以进入考虑范围,但应想办法尽量避免机构臃肿。

方案三:省管县制

随着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快速推进,加上交通条件的改善,“扩权强县”成为可 能,强县首先要强在社会管理、基本公共服务上面,尽量把行政成本进一步扁平化。“省管县”并不是要完全让省接管县,而是先实行财政县对省,先解决财政问题。也 就是说县里的财政由省财政直管,其他如行政管理等还是由市来管理。先用财政体制保证和约束县一级在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社会管理职能上的权力,在此基础上等 条件逐步成熟的时候再

往行政上的省直管县方向走。在不改变大行政区划的前提下,或许进行适度的小调整就可能推行省直管县。推行省直管县市体制,减少行政区划及相应行政管理体制的层级,进而省县两级行政区管理幅度的调整,建构合理规模、层 级简化、活力旺盛的中国特色的行政区划体制及其相应的政区管治体制,是实施“全 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五统筹”要求的客观需求。

就津澧两县(市)而言,可以考虑将二者都改为湖南省直管的县级单位,这不仅可以使其处于同一个行政起点,而且能避免市领导体制下资源、劳动力等要素获取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免去市管县体制带来的弊端。其次要努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形成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功能较为完整的综合性经济体系,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小 结

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区域发展的主题,一些相邻的城市与区域都在谋求彼此间的协作以减少利益的冲突与矛盾。津市市是早期工业城市的典型代表,澧县则是农业与 商贸县的典型,鉴于二者正处于建设“环洞庭湖经济圈”及“澧水流域中心城市”的 特殊时期,因此,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考虑两区的协调发展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津市与澧县区域城市协调发展代表的是地处同一经济区内在空间上紧密相连的两个城区间的协调发展,也较

具代表性意义。行政区划的调整有利于优化津澧地区空间组织,并使两县市更好的发展,壮大环 洞庭湖经济圈的规模,津澧融城是两地经济发展的结果,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适当 调整行政区划将大力促进两地综合竞争力的增强。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