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与解答(2)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习题与解答(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稳定常数K稳= 0.25×1083 配合物的化学式 Zn(en)3

36 极谱催化波有哪几种类型,简述各类催化电极反应过程。

答:与电极反应平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能显著地提高极谱电流,这类极谱波称为极谱催化波。极谱催化波主要分为两类:(1) 氧化还原反应型催化波;(2) 催化氢波。此外,生成吸附性配合物,也可以增大极谱电流,提高测定灵敏度,这类极谱波称为配合物吸附波。

37 普通极谱的局限性是什么?单扫描极谱、交流极谱、方波极谱和脉冲极谱有什么改进? 答:。。。。。

38 简述溶出伏安法的原理及其特点。 答:见p350

39 在0.10mol/LNaOH溶液中,用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S2-,以悬汞电极为工作电极,在

-0.40v时电解富集,然后溶出。(1)请分别写出富集和溶出的电极反应式;(2)画出它的溶出伏安曲线。

第17章

1 色谱图上的色谱峰流出曲线能说明什么问题?

答:可以说明1)色谱峰数目可说明样品所含有的组分数;2)根据峰的位置可以对组分定性;3)根据高或峰面积可以定量;4)可以进行柱效和分离度的计算。 2 在色谱分析中,实验室之间可通用的定性参数是什么?

答:实验室之间可通用的定性参数是相对保留值。因为相对保留值只与柱温及固定相性质有关,一旦温度和固定相选定,则相对保留值一定,可广泛用作定性的依据。

3 在色谱峰流出曲线上,两峰之间的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份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还是扩

散速度?为什么?

答:是由两组分的分配系数决定的。当两组分的分配比或分配系数相等时,则α?1,说明两组分的色谱峰重合。两组分的分配系数K相差越大,则分离得越好。因此,两组分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是色谱分离的先决条件。

4 反映色谱柱柱型特性的参数是:1)分配系数 2)分配比 3)相比 4)保留值 答:反映色谱柱柱型特性的参数是:相比。而分配系数、分配比、保留值都是热力学参数。 5 指出下列哪些参数的改变会引起相对保留值的增加,为什么?1) 柱长增加 2)相比

增加 3)降低柱温 4)降低流动相速度。

答:相比增加和降低柱温,都能使相对保留值的增加。因为相对保留值与柱温及固定相性质有关,与柱径、柱长、填充情况及流动相流速无关。

21

6 对某一组份来说。在一定的柱长下。色谱峰的宽窄主要决定于组份在色谱柱中的

1) 保留值 2)扩散速度 3)分配比 4)理论塔板数

答:主要决定于组份在色谱柱中的扩散速度。色谱峰的宽窄与动力学因素有关。 7 衡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什么?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什么?

答:色谱柱的柱效主要通过塔板数来衡量,塔板数越多,表示色谱柱的分离能力越强;

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相对保留值。 8 柱效能和柱的分离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柱效能反映分离峰的宽窄,柱效高,分离峰的窄,才可能有好的分离度;柱效高是高分离度的前提。但是仅有高柱效,不能说明选择性好,但分离度则可以反映柱效和选择性两者。

9 在某气液色谱柱上组份A流出需15.0min, 组份B流出需25.0min,而不溶于固定相的

物质C流出需2.0min。问:

(1) 组份B相对于组份A的相对保留时间是多少? (2) 组份A相对于组份B的相对保留时间是多少? (3) 组份A在柱中的容量因子是多少?

解:1) r2,1?tr'(B)tr'(A)?25.0?2.0?1.77

15.0?2.02) r1,2?tr'(A)tr'(B)?1/1.77?0.57

t'r15.0?2.0 3) kA???6.5

t02.010 在一根长3米的色谱柱上分离二组份,得到的调整保留时间分别为13 min和16 min,

而且后者的基线宽度为1 min。如果使二组份的分离度达1.5,应用多长的色谱柱? 解:柱长3米的分辨率R1=(16-13)/1=3 ,当分辨率R2=1.5时,其柱长L2应为:

(R1/R2)2 = L1/L2,即L2=L1/(R1/R2)2 = 3/(3/1.5)2=0.75m

11 有A、B两组份,其调整保留时间分别为62s和71.3s,要使A、B两组份完全分离,

所需要的有效塔板数是多少?如果有效塔板高度为0.2cm, 应用多长的色谱柱? 解:α=71.3/62 = 1.15,nef = 16×R2(

?21.152)?16?1.52()?2116 ??10.15柱长 = nef×H = 2116×0.2/100=4.232(m) 下面解法更好:

22

''4R?t'r24?1.5?71.3Ntr2?tr1() ∴N?'?∵ R?=46,∴nef =2116 471.3?62t'r2tr2?t'r1以下同上。

12 已知A、B两组份的分配系数分别为8.8和10,当它们通过相比β=90的填充柱时,能

否达到基本分离?为什么?(基本分离时的分离度为1) 解法1:α = K1/K2 =10/8.8 = 1.14, k1/β = 10/90 =0.11,

由基本分离方程可以推导出两组分基本分离时所需的理论塔板数为:

2nB?16RS(?21?kB21.1421?0.112)()?16?1()()??1kB1.14?10.11

?16?66.31?101.83?1.08?105因为计算出来的n值比较大,一般填充柱不可能达到, 所以上述条件下A、B不能分离。

解法2:∵K1=8.8,K2=10,∴α = 1.14~0.8,即α ≈1 由色谱分离方程 R?n??1k()() 可知:当?=1时,R=0,这时,无论怎4?1?k样提高柱效,也不能使两组分离。所以上述条件下A、B不能分离。

13 用气相色谱进行分离时,当两峰分离达98%时,要求分离度至少为多少? 解:当两峰分离达98%时,要求分离度至少=1

14 在一根8100块理论塔板的色谱柱上,异辛烷和正辛烷的调整保留时间分别为800s和

815s,设{(k+1)/k}≈1。试问:

(1) 上述两组份在此柱子上的分辨率是多少?

(2) 调整保留时间不变,当分辨率为1.00和1.5时,所需要的有效塔板数各

是多少?

解:(1)α =815/800 = 1.02, R =

N??181001.02?1()???0.45 4?41.02??1?)2(1?kk)2?16?1?1.020.02?41616

(2)当分辨率为1.00时,N?16?R2?(当分辨率为1.5时,N=91636。

15 在某色谱分析中得到如下数据:保留时间为5.0 min,死时间为1.0 min,液相体积为

2.0 cm3,柱出口载气流速为50cm3·min-1。试计算:

(1) 容量因子 (2)死体积 (3)分配系数 (4)保留体积

解:(1)容量因子 k =(5-1)/1 = 4

(2)死体积 V0 =U×t0 = 50×1 = 50 cm3

23

(3)分配系数 K = k×β = k×

Vm= 4×2.0/Vs (本题差Vs数据) Vs (4)保留体积 V = U×t′= 50×5 = 250 cm3

16 长度相等的两根色谱柱,其van Deemter方程常数如下:

A B C

柱子1 0.18cm 0.40cm2/s 0.24s 柱子2 0.05cm 0.50cm2/s 0.10s

(1) 如果载气流速为0.50cm/s,那么,这两根柱子给出的理论塔板数数哪个大? (2)柱子1的最佳流速是多少?

解: (1) 柱子1 H1 = 0.18 + 0.40/0.50 + 0.24×0.50 = 1.00cm 柱子2 H2 = 0.05+0.50/0.50 + 0.10×0.50 = 1.10cm

n = L/H 所以柱子1的理论塔板数大。

(2)柱子1的最佳流速 U = √(B/C) =√ (0.40/0.24) =1.29 (cm/s)

17 当色谱柱温为150℃时,其van Deemter方程常数为A=0.08cm, B=0.15cm2/s,C=0.03s,

这根柱子的最佳流速是多少?所对应的最小塔板高度是多少? 解: U = √(B/C) =√ (0.15/0.03) = √5 =2.24(cm/s)

Hmin = A+ 2√BC = 0.08+ 2√(0.15 × 0.03)=0.21cm 18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实验室之间可通用的定性参数是什么? 答:同本章2题。?

19 一色谱图中有六个色谱峰,从进样开始量计记录纸的距离(cm),各谱峰位距离为: 空气 正已烷 环已烷 正庚烷 甲苯 正辛烷 2.2 8.3 14.6 15.9 18.7 31.5 计算甲苯和正辛烷的保留指数。

解: IX = 100 [n + (lg tx – lg tc )/(lg tc+1 – lg tc )]

I甲苯 = 100 [7 + (lg(18.7-2.2) – lg (15.9-2.2) )/(lg(31.5-2.2) – lg (15.9-2.2))]=723 I正辛烷 = 100 [6 + (lg (31.5-2.2) – lg (8.3-2.2) )/(lg(15.9-2.2) – lg(8.3-2.2) )] 20 解释下列名词:

响应信号;相对响应值;绝对校正因子;相对校正因子;归一化法。 答:响应信号:

相对响应值(Sis):也叫相对应答值,即相对灵敏度,当计量单位相同时,它们与相

对校正因子互为倒数,Sis?1。 fis绝对校正因子(fis):是指组份i通过检测器的量mi与检测器对该组份的响应信号(A

2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