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页 学案7 必修五(一)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活页 学案7 必修五(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学案7 必修五(一)

——《陈情表》、《项脊轩志》、 《报任安书(节选)》

学案目标 1.这三篇文言文是重点篇目,既要全面梳理文言基础知识,又要背诵重点段落。2.重点掌握虚词“者”字、“见”字的特殊用法及判断句式。

1.用类聚法写出表示“等,等到”之义的文言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表示“不久”之义的文言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 )

A.而刘夙婴疾病 婴:缠绕 .B.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举:推荐 .C.当侍东宫 当:应当 .D.殆有神护者 殆:大概 .(2)( )

A.妪每谓予曰 每:每次 .B.听臣微志 听:听任,允许 .

C.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奏效,指获取功名 .D.若望仆不相师 望:怨恨,抱怨 .3.下列加点的多义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 )

??育职?犹蒙矜?辞不就..??A. B.

??名节草创未就?不矜?..???门衰祚薄?幸勿为过..C.? D.? ??日薄西山无乃尔是过与??..

(2)( )

??谨拜表以闻.A.? ?闻姊家有阁子?.

?百余骑来见项王?沛公旦日从.B.? ?从余问古事?.

?施刑于大夫者?古人所以重.?C. ?重为乡党所笑?.?视无可置者?每移案,顾.D.?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4.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 )

?怖惧之情?臣不胜犬马..?A. ?走司马迁再拜言?太史公牛马..?先?太上不辱.B.? ?客逾庖而宴?.?所畜?倡优..?C. ?垣墙周庭?..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D.? ??亦遂增胜.

5.翻译下列句子。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 表于后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者”字用法辨析。

“者”主要有两种用法: (1)代词

①代词,用在形容词、动词、数词之后,指代有关的人、事、物,可译为“??的 人(的地方/的方向/的情况)”。如: a.顾视无可置者(的地方) .b.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的人) .

c.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的事物) .

②代词,用在时间词或者否定词后,表示“??的时候”或“??的话”。如: a.曩者辱赐书(的时候) .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的话) .

③定语后置的标志,译为“??的人”。求人可使报秦者(此说法有争议,编者采用.较流行的说法)

(2)助词,有以下几种作用: ①用在判断句中,表提顿。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

②用在“若”、“似”、“如”后作宾语,译作“??的样子”。如: 殆有神护者 .

③用在疑问句末,表疑问语气。如: 何者?积威约之势也。 .

分辨“者”是代词还是助词有一个简单的办法,这就是看“者”字可不可以去掉; 不可以去掉的是代词,可以去掉的是助词。 演练体悟

用上述方法,辨析下列句子中的“者”是A.代词还是B.助词。 ①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____ .②今者有小人之言:____ .

③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 .④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____ .⑤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____ .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____ .⑦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____ .⑧吾二臣者皆不欲也:____ .⑨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____ .2.“相”、“见”的特殊用法

“相”、“见”这种特殊用法表现在:用在动词前,偏指动作的承受方, “相”字可偏指“你”、“我”、“他”(可据语境灵活掌握);“见”一般偏指“自 己”、“我”。例如:

a.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相逐=逐+他) ..b.慈父见背(见背=背+我) ..

不过,这种特殊用法极易与表“互相”之义的“相”和表被动的“见”混淆,因为它们都用在动词前。不过,当翻译觉得不顺时,稍联系上下文,还是能够加以区别的。

演练体悟

说出下列句中“相”、“见”的用法。

①不耻相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望仆不相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乞见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信而见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甫(申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府吏见丁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句

判断句作为文言特殊句式,是文言文最常见句式之一,也是高考最常考的 句式之一,须用心辨别。

它可分为有标志词的判断句和无标志词的判断句。 (1)有标志词的判断句 ①用语气助词

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也”表判断) .

b.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所以??者??也,表原因判断)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用副词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b.按诛五人??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c.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d.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③用判断词“为”、“是” 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b.自言本是京城女(“是”作判断词,用法很少) .(2)无标志词的判断句 a.其人勇士 b.秦,虎狼之国

辨别判断句要既看形式又看句子性质,简单的办法是看能否译成“??(不)是??”或“??(不)是??的”。形式对,又能译成“??是??”的是判断句;否则不是。 演练体悟

(1)下列句子中,有无判断句,如有,则指出为哪种类型。

①李斯,相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