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影响因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 时间前景的扩散:是时间意识障碍的一种,不相信机遇的到来,也不期待对将来的展望,限于一种无力的状态。

5 勤奋感的扩散:勤奋的感觉崩溃,无法集中于工作和学习,或发疯似地埋头于单一的工作。

6 否定的同一性的选择:参加非社会所承认的集团,接受被社会所否定、排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

(四)张日升关于中日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跨文化研究

张日升以中日青年为研究对象对中日青年的自我同一性状态进行了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中日青年同一性发展的性别差,年龄差,中日差。张日升的研究还涉及了中日青年自我同一性与其它心理侧面(包括自尊情感,独立意识,对人态度,价值观,人际关系,社会认知,宗教意识)之间的关系(1991-1993)。这种跨文化的实证研究证明了文化和教育环境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大影响。

四、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的主要原因探讨

很多临床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发展课题的失败,可能预示着日后发展中的各种心理障碍。所以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状态及其形成过程的关心与干预是青少年教育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威胁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因素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一)在主观方面

1 青少年自我意识中的矛盾。

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主观我和客观我的矛盾;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主观我是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客观我是客面而真实的自我存在。二者会处于一种不一致的状态,这种不一致可能是自我膨胀,也可能是过度自卑。教育者要根据不同情况帮助青少年解决这种矛盾,帮助他们认识到这种不一致,分析、反省、解剖他们的自我观念,以便找到不一致的原因,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理想我是现实我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一种境界,现实我是自我的目前状态,理想我与现实我是有一定距离的,如果个体对自我的发展没有做过思索,对未来没有什么希望,只是消极地度过时光,他的自我同一性就会长期处于扩散状态;如果理想和目标过于远大,又可能使个体无法企及而感到失望沮丧,一再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从而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另一方面,如果个体的自我理想与社会规范是相背离的,即选择消极同一性,会使青少年无法适应社会而最终阻碍其健康发展。在青少学生中经常展开有关人生观和人生理想的讨论,充分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并不失时机地对青少年进行有关人生理想的教育,帮助他们修正不正确的和不

切实际的想法,使每一个青年学生都能具有极积的人生追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2 青少年对自我与社会关系认识上的偏差。

自我同一性还包括一种连带感和归属感,即个体感到自己从属于某一个社会、国家和集团,他接受自己所属社会或集团的价值观念,可以容忍社会的一些不足。他了解社会的期望,并按照一定的社会角色规范去行事,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对于他人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如果青少年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的这种连带关系,或没有获得良好适应社会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就会给他的同一性确立带来困难。这可能表现为:过高地期待社会,希望社会能按自己的愿望存在;不能接受正常的社会规范的约束而肆意行事;对现存的某些社会现象无法容忍而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加以反抗或彻底逃避。这样的青少年思想上很偏激,很可能发生人际交往障碍,逃学,攻击,厌世等问题行为。

关于如何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有时在我们的教育中会出比较片面进行的情况,我们往往只强调个体对社会的奉献,而忽略了如何帮助青少年去正确认识社会,帮助青少年去适应外部世界,教给他们必要的处世技能。

(二)在客观方面,主要包括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三方面的因素。

1 家庭方面

(1) 家庭环境

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是在儿童自居的基础上形成的。父母是儿童早期认同的对象,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首先是要综合这种早期认同,如果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态度是错误的或混乱的,势必会影响孩子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2) 亲子关系

父母与子女之间能够有开放的交流和民主的气氛会有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对有关自我的发展进行思索,自主地选择自我的发展道路。相反,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或滥用权威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于溺爱的父母事事都替子女做出安排,不给孩子进行自我探索的机会。而过于严厉的父母可能会使孩子屈从自己的意愿,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有可能使青少年长期处于早期完成状态或扩散状态。

(3) 父母的期望

艾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包括一种自信:即有信心使自己成为一个与他人期望相符的人。如果父母期望过高,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压力,使孩子感觉“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成为他们所期望的那样的人”,这在客观上是被剥夺了确立自我

同一性的可能,艾里克森指出,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在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同一性的可能,这个儿童就会以令人吃惊的方式抵抗社会环境。

还有一种不当期望,即父母的期望不符合孩子成长的要求或他自己的发展愿望。如强迫孩子学钢琴,学绘画,而孩子感到“我不愿意,我不想,这样很痛苦……”,以至对未来失掉梦想,或不再期待未来,这也可能是消极自我同一性选择的家庭教育因素。“在另一些病历中,消极同一性是出于想寻找和保持一个的适当的地位,以对抗有病态野心的父母和权威人士的过分要求的不得已的结果”。(艾里克森,1968)

2 学校教育的影响

(1) 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为中心,教师以“大纲”为依据,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面对学生统一要求和讲授,再加上课业负担沉重,学生失去思考的时间,个性发展的空间也非常小。启发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理想中;“为创造力而教”也只是口号。对于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塑造人没有做到有机地统一。

新的教育形式下,新的教育举措——“减负”能否真正带来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和优化,我们还需拭目以待。而且,由如何“减负”以及学生“减负”后的心理空间该如何填充也都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

(2) 学校中的归属感

学校是青少年人际交往最主要的途径。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另一个侧面是“一体感”或“连带感”,如果青少年在家庭尤其是在学校集体中找不到这种一体感,或象马斯洛()所称之为的归属感,他们就会向校外寻找这种归属感,结果很容易被一些流氓小团伙拉下水,从而选择消极同一性。社会环境

艾里克森非常强调社会环境对同一性确立的重大影响,如果社会不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出现“垮掉的一代”,青少年的“普遍”伤感也就不足为奇了;“60分万岁”“打砸抢”是青少年问题,更是社会病态的反应。

首先,社会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值得他们尊重的主流文化

社会文化环境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前提与背景,他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都源于他所在的背景文化。青少年对环境是非常敏感的,可以说青少年是社会变化的指示器。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是积极昂仰的还是消极颓废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代青少年的主导心境。现在对代表着社会最新时尚的青年人有一种时髦的称呼叫“新新人类”,他们代表着一种追求和一种认同,我们可以将他们的这种追求和认同称为青少年的“集体同一性”,从青少年的“集体同一性”中,我们可以推断一个社会的兴奋点,反之,我们也可以说一个社会的兴奋点决定了该社会

中青少年的“集体同一性”。

其次,社会中应具备良好的成人模型

青少年对自己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完全的凭空臆想的,在他们心中一般会有一个值得效仿的对象。有时他们对心中偶像的向往大大超出了我们设想的程度。青少年的追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把自己的愿望投射到自己喜爱的名星身上,对他们的各种行为进行模仿。如果我们的社会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些他们认为值得效仿的成人榜样,就可以借此去引导青少年去学习,使青少年自发努力成为他们所尊崇的对象。相反,如果社会中没有这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榜样,而有的只是被炒作得令人眩晕的名星,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指责青少年去追星呢?

第三,民主的环境和包容的气氛

我们的社会如何期待青少年的成长决定了我们所给予青少年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和成长气氛。对于下一代,上一代的普遍和永恒反应倾向是不满与逼迫,对于这一点,艾里克森的“心理延缓偿付”的观点对我们或许会有所启示。

艾里克森将青少年期称为心理延缓偿付期(moratorium)。心理延缓偿付是允许还没有准备好承担义务的人有一段拖延的时期,或者强迫某些人给予自己一些时间。因此,我们所讨论的心理社会合法延缓期,乃是指对成人承担义务的延缓,然而它又不仅仅是一种延缓。青少年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触及各种人生观,思想,价值观,尝试着从进行选择,经过多次尝试,反复循环,从而决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来的职业,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这个时期所表现的特征,在社会方面是一种选择性许可,在青少年方面是挑衅性的嬉笑行为。(P157)

艾里克森建议青少年拿出一段时间——“如果有钱,去欧洲旅行;如果没钱,就在国内转转。暂离学校,找一份工作;暂离工作去上学,休息一下,闻一闻玫瑰花香,以此达到自我了解”(C.George Boeree,1997)。艾里克森认为这一段时间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有意义的,成人社会不能过高地要求他们,不要以成人的思想和标准去逼迫他们,给青少年一段时间,一个发展的空间,允许他们有一些看似“荒唐”的行为,给他们选择的可能性,他们仍然需要“游戏”。

参考文献:

1(美) 埃里克.H.埃里克森著,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 张日升著:青年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3 张日升;自我同一性一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同一性地位的构成及自我测定,心理科学,2000第2期

4 (日)高木秀明.张日升:关于中日青年亲子关系、友人关系和自我同一性相关的比较研究,横滨国立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实践研究指导中心纪要,1992

年第8期

5 Broson,G.W. Identity diffusion i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59,414-417

6 Waterman,A.S. & Waterman,C.K.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anges in Ego Identity status during the freshman year at colleg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71,5,167-173

7 Waterman,A.S.,Geary,P.S. & Waterman,C.K. Longitudinal study of change in Ego Identity status from freshman to the senior year at colleg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74,10,387-392

8 Waterman,A.S. & Watermam,C.K.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shman ego identity status and subsequent academic behavior: A test of the categorization system for identity statu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72,6,179 9 Whitbourne,S.K., Telsma,B.M. & Waterman,A.S. An Eriksonian Measure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college student: A reexamination of Constantinople's data and a partial Replica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h,1982,18,367-371

10 Stegarud,Solheim,B.,Karlsen,M & Kroger,A.J. Ego identity status in cross-cultural context: A replication study Psychological Reports,1999,85,4567-461

11 Sanders,J.L. Religious Ego Ident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Faith Maturity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8,132(6),653-658 12 Dr. C. George Boeree, Erik Erikson

http://Eriksonship.edu/~cgboeree/erikson.html 13 Molla,M. (English version by Raeleen Mautner) Adolescent identity, and an elaboration on a test of identity(1978,1989)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