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导论 - 第三版 - - 杨光斌-打印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政治学导论 - 第三版 - - 杨光斌-打印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对此概念应作如下理解: 1. 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不能构成政治关系。政治关系的要素是权力主体、权力客体及政治作用。

权力主体是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人或团体,如国家、政党、政治社团及政治个人。

权力客体是接受权力作用的团体或个人。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的地位是相对的,可以因时因地而转换。

政治作用是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政治力量,主要是政治强制力。 2. 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利益既有物质利益,也有意识形态利益等。

3. 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

综上,政治权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权力主体、权力客体、目的性、强制力、权力作用的方式等。

二、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

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体现于权力运作之中,建立在权力结构与权力主体结构之上。

政治权力的结构涉及以下方面: 1. 权力作用的方向和方式。 2. 权力运行的层次。 3. 权力运行的时间性。 4. 权力作用的结果。

政治权力的结构对于我们研究现实政治生活很有意义。也可以看出,权力的结构离不开政治权力主体的结构。

首先,权力在政治主体结构内运行,权力的大小取决于政治主体的层次,层次越高,权力影响规模越广泛。

其次,政治主体是多元的,这也决定了政治权力的层次性,例如行政系统内部的层级结构。

三、政治权力的类型

根据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可以将政治权力划分为五种类型: 1. 强制性权力:

强制性权力是普遍存在的权力形式,它是以威胁为基础、如果无法达到目标就是以制裁的权力类型。 2. 功利性权力:

功利性权力与强制性权力相反,权力主体通过提供某种好处而达到

5

自身目的的权力类型。 3. 操纵性权力:

在前两种权力类型中,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存在明显的沟通关系,操纵性权力不是建立在公开的沟通基础上,而是通过隐蔽的方式改变态度和价值观,从而达到权力主体的目标。操纵性权力形成于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如作为宣传手段的“洗脑”。 4. 人格型权力:

人格型权力又称克里斯马型权力,是通过自身的个人品质、个人魅力等人格力量而达到目的的权力类型,马克斯〃韦伯将这一类型引入政治学研究。

四、权力、权威与合法性

1. 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的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合法性是一种特性,这种特性不是来自正式的法律或命令,而是来自被统治者的心理认同。

2. 合法性权力的获取主要是通过信仰体系和有限政府来实现。 3. 合法性可促成权威的形成。权威是与权力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权力迫使人服从的一种力量。权威是对权力的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权威是被认为正当的权力。

4. 权力转化为权威,关键在于合法性。权威以合法性为基础,但是实现合法性向权威的转变仍然需要一些条件: 第一、合法律性。

第二、合法性中的合利益性因素上升为执政者实际政绩的有效性。 第三、合法性中的合道德性因素较多或完全在执政者身上体现。 我们简单地将权力分为以上几种类型。统治者为了减少权力运用的成本,往往综合运用以上各种类型权力。功利性权力与强制性权力是两种直接相对的权力类型。合法性权力与操纵性权力的关系相当密切。操纵性权力能导致合法化,合法化有利于运用操纵性权力。但操纵性权力的过度使用也会造成合法性的降低。

五、政治权力的基础

政治权力的基础是指取得和占有政治权力的资源或资本,主要包括武力、财富、技能、知识、动机等。同时,权力依赖于制度的好坏,这也决定了权力的大小与质量。

1. 武力。武力是政治权力的首要基础,“弱国无外交”就是鲜明例证。

6

2. 财富。政治权力的大小很多时候是由经济财富决定的,邓小平曾讲过“财大才能气粗”。 3. 技能。政治技能是获取政治权力的重要因素,无可否认政治谋略在获取权力和运用权力过程中的作用。 4. 动机。是否具有权力动机直接关系到能够拥有权力,动机大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权力的大小。 5. 知识。政治知识和政治信息的获得也是政治权力的重要基础。政治知识和政治信息的缺乏往往导致对知识和信息持有者的依赖,如立法过程中的部门主义倾向。 6. 制度基础。作为一个国家政治权力衡量指标的综合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绩效。新制度主义研究表明,国家的兴衰成败与政治制度及其决定的制度安排密切相关。在此意义上,可以认为制度本身是政治权力的最根本基础,它直接决定了作为权力基础的武力、财富、知识等因素。

第二节 政治权力的分配

权力分配一直是政治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体系分类法也是基于对权力分配的考察。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体系分类法虽然影响很大,但不足以说明阶级社会中权力分配的复杂情形。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划分为基础来考察权力的分配问题,这样更加清晰。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力分配

1. 奴隶制国家。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多采用君主制,即东方暴君制。古希腊的雅典城邦采取了奴隶主阶级民主制。 2. 封建制国家。封建制国家的最高权力主要采取世袭继承制。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实行领主分封制,领主在获得土地的同时,也获得了行政、立法、军事、铸币等国家权力,由此形成了割据状态。领主与国王之间存在契约关系。这导致了西欧的地方自治传统。

所谓中国的封建社会并未采取领主分封制,而是采取专制君主制,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由此形成家天下的格局。正是所谓“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力分配

1. 资本主义国家权力分配的原则是体现在社会契约论中的主权在民。

2. 资本主义国家权力分配的机制是自由选举制。选民一人一票,政治形式平等。

7

3.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平等与经济不平等共存。资本主义国家呈现出国家与社会的分离,政治与经济二元化,出现了政治形式上的平等与经济的是极不平等,经济不平等又影响到政治的实际不平等。 4.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形式是代议制与选举制的结合,但不同国家选举制度的具体程序和规则也不相同。 5. 除了自由民主制度外,资本主义国家在历史上还出现过其余的政治制度形式,如法西斯主义体制和威权体制。法西斯体制是资本主义民主畸形发展的产物,威权体制是一些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曾经历的阶段,它们最终为自由民主体制所代替。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分配

1. 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分配制度是在批评资本主义虚假民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 “议行合一”体制的变迁。 3. 当前,中国实行党管干部原则下的选举与选拔相结合的权力分配制度。

4. 当前中国的权力分配制度不完善,造成腐败等负面现象的出现,原因在于现法规性的选举制度未能得到真正贯彻。

思考题

一、政治权力的基本涵义是什么? 二、政治权力是如何实施的?

三、强制性权力、功利性权力、操纵性权力及合法性权力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四、如何理解权力、权威与合法性之间的关系。 五、如何看待政治权力的制度基础?

六、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力的制度安排有哪些特征? 七、我国政治权力的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二篇 政治意识

政治意识是一定的政治主体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它既包括民族和个体的政治心理 (政治文化),又包括社会阶级集团的意识形态。政治文化反映的主要是民众的政治心理,政治心理是意识形态存在的基础,而意识形态则是一种居统治地位的政治意识。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