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文档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化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文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化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1、 仪器设备管理的任务

利用有效的管理措施,使仪器设备以良好的技术状态为啤酒生产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实验室的投资效益,是仪器设备管理的中心任务。化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B、正确选择及购置仪器设备;

C、购进仪器应尽快投入使用,并按计划进行定期保养、维护,以保持仪器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

D、充分而合理地利用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能; E、有计划地更新换代;

F、控制仪器设备的运行费用,建立健全设备档案,降低设备运行成本。 2、仪器设备的配备

正常选择和购置仪器设备是降低化验室投资和日常运行维护费用的关键。通常选择仪器设备需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2、1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评估 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

A、功能:必须满足实验要求,“性能不足”的仪器设备当然不应该购置,但也要防止选购拥有过多剩余功能的设备;

B、可靠性:包括精度的保持性、零件的耐用性和安全可靠性; C、维修性和耐用性;

D、成套性:选购设备应该按实际配套;

E、节能性:包括从样品处理到分析全过程的能耗及其他辅助材料的消耗; F、环保性:主要是指仪器设备在运行中对环境的干扰和影响应尽可能性小。 在选择仪器设备的时候,不要过分相信厂家和供应商的宣传广告,特别是大型精密仪器,最好亲自到制造厂家加以核实。对于偏远地区和技术水平较低的啤酒厂,还要考虑购入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的维修等技术问题。必须注意,新型的先进设备由于得不到合格的维修而被迫停用,或降低性能运行的现象并不少见。 2、2经济分析

化验室仪器设备一般不直接产生效益,但通过化验室的化验工作使啤酒质量稳定提高或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等,可以显示其经济价值。 3、 仪器设备的一般管理

3、1仪器设备管理对实验人员的基本要求

A、掌握仪器设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性能、保养方法;

B、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实际操作技能,能够正确使用和操作,能够进行仪器的校正和故障的排除,能进行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C、有高度的责任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认真做好使用记录。对于未能达到要求的实验人员,应进行培训。 3、2仪器设备的验收

仪器设备的验收过程是了解设备技术状况、建立原始档案的过程,对于未能达到规定技术要求的仪器设备,可以及时退还供应商,避免经济损失。

A、仪器设备的验收的程序和要求

? 核对凭证:购进的仪器设备应与拟采购的仪器设备相符(包括生产单位、型号、

规格、批号、数量等与采购单据是否一致),同时检查到货物资技术资料所显示的性能与期待的技术指标是否一致。

? 实物点检:实物点检通常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检查物资的数量以及外观是否

完好,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存在外观上的损伤,还包括配套件是否齐全完好;第二步:检测性能和测量精度,常常用准确已知量的标准试样和实样对仪器设备的性能进行测试和校核。

大型或贵重精密仪器设备,如色谱、分光光度计、全自动啤酒分析仪等通常由生产厂家或供应商派出专家指导安装并进行调试,调试完成后再由啤酒厂实地技术验收。所有验收工作完成后,要建立专门的账目和档案,移交使用并进行日常运行管理。 B、仪器设备验收中几个问题处理

? 验收不合格,应予以退货;

? 属于生产厂家或供应商负责调试的,如达不到要求,应要求厂家或供应商换货,

重新调试,并根据情况酌情索赔;

? 仪器设备的验收程序必须在规定的“索赔期”内完成,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3、3仪器设备的使用

合理使用仪器设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 从事仪器设备操作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大型精密

仪器设备必须专人使用,其操作人员必须具有高等职业教育以上学历;

? 不要用高精度仪器设备“干”要求不高的分析检测,否则既浪费了仪器设备的

精度,也增加了食品设备的损耗,比如最好不要用全自动啤酒分析仪去测定麦汁浓度;

? 建立健全操作规程及维护制度,并严格执行;

? 为仪器设备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根据仪器设备的不同要求,采取适当的防潮、

防尘、防振、恒温、防静电等防护措施,以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

3、4仪器设备的保管

A、化验室应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的保管制度; B、应有指定人员负责保管和使用;

C、仪器设备的保管人员应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负责日常运行档案的记录,并掌握仪器设备的状况;

D、如发现仪器设备运行异常,应及时停止运行,避免发生更大的损坏,并应及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组织检查维修;

E、需要定期进行计量检定的仪器设备,应定期申报检定,发现仪器设备计量异常,应根据实际情况申报临时报修和送检;

F、对不遵守有关规定使用仪器设备者,保管人员应及时提出意见,避免发生损坏,若造成损坏应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G、保管人员玩忽职守,导致仪器设备的损坏,也应追究事故责任。

4、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对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应该做到: A、保持仪器设备清洁;

B、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功能和测量精度的检测、校正,如酸度计每天至少校正一次; C、定期润滑、防腐蚀,做防锈检查,如啤酒CO2测定仪的滑阀定期要上润滑油; D、大型和重点仪器设备要规定“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等维护保养工作周期、时间,列入工作计划并按期实施;

E、备用的仪器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试运行”,以检查其工作性能,确保其处于优良状态;

F、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应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责任落实到人。 5、精密仪器的管理

通常把能够进行“半微量”成分分析检测的仪器称为“精密仪器”。精密仪器分为普通精密仪器和大型精密仪器。

精密仪器通常都要求灵敏度比较高,这类仪器比较“贵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不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电源电压波动、外电场、磁场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并小心操作,更不得有强行启动等可能导致仪器设备损坏的行为。使用仪器之前必须事先用“标准物质”或“标准试样”对仪器进行“标定”,或进行“对照试验”。

大型仪器设备结构较为复杂,不能随便移动,必须独立使用专用实验室,同时这类仪器设备的运行往往需要较多的配合条件,保管养护也比较困难,需要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专业人员,负责使用、保管和养护。 6、玻璃仪器的管理

6、1常用玻璃仪器及应用

A、高硼硅酸盐特硬质、硬质玻璃仪器:主要是能加热的玻璃仪器,如烧杯、烧瓶、蒸馏瓶等“烧器”类仪器;

B、软质玻璃仪器:主要指形状复杂或几荷尺寸要求高的玻璃仪器,如冷凝管、滴定管、容量瓶及容器仪器。 6、2玻璃食品的分类 A、“烧器”类玻璃仪器:通常是一些名称中带有“烧”字的玻璃仪器,如三角烧瓶、蒸馏烧瓶、烧杯等; B、“量器”类玻璃仪器:通常在其名称中带有“量”字,如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等,“量器”类玻璃仪器又称为“精密玻璃量器”,用于准确计量液体的体积,在管理和使用中有特别的规定。

C、有特定用途的玻璃仪器:包括各种冷凝管、漏斗、干燥器、抽滤瓶等玻璃器皿; D、其他玻璃仪器。 6、3一般玻璃仪器的管理

A、建立玻璃仪器的采购、验收、入库、领用及破损登记等制度; B、玻璃仪器入库应分类分别存放,避免受压或碰撞损坏;

C、玻璃仪器易破碎,使用时必须轻拿轻放,避免撞击、敲打和重压;

D、除“烧器”类玻璃制品可以直接加热以外,其余玻璃制品只能使用水浴加热。玻璃仪器的加热需缓慢升温,避免急冷急热。精密量器类玻璃仪器不能回执和烘干。不可将热的液体倒进厚壁的玻璃仪器(或容器)内;

E、不要用玻璃仪器长时间贮放碱性物质,尤其是浓碱;

F、玻璃仪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清洗,不用的仪器应使其凉干;

G、凡带“磨砂”口的玻璃仪器,在存放时应在“磨砂”处加一纸垫。防止“咬合粘结”。

仪器库必须保持整洁明了,仪器分类存放。

管理实行电脑管理,做到实物与帐目一致,玻璃仪器记录必须注明名称、规格、型号及数量。

玻璃仪器到货后必须查看是否有破损、有无合格证、核对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与订货单是否一致;进库时需登记时间、名称、规格、型号、单价、数量级、供货单位、经手人及验收人。

实验室用玻璃仪器时,须写清实验名称、仪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原因,经库管员登记后方可发放。

玻璃仪器库应保持本部门实验室的供给,其它部门使用玻璃仪器须经化验室主管批准后方可登记领用。

玻璃仪器库仅作为实验的缓冲库,不允许大量库存仪器。

6、4常用精密计量玻璃仪器的管理

A、精密计量玻璃仪器发球精确计量器具,必须严格遵守计量管理规程和使用规范; B、定量分析使用的精密计量玻璃仪器,必须使用获得国家认证的仪器厂家生产的,符合JJG96《常用玻璃量器国家检定规程》规定的技术要求的产品; C、精密计量玻璃仪器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清洗干净;

D、使用前必须认真按照GB/T12810/ISO4787《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进行计量校正,并定期进行校检,经过校正的精密计量玻璃仪器,应予以“编号”,以便识别;

E、精密计量玻璃仪器禁止贮存浓酸、浓碱;

F、精密计量玻璃仪器禁止使用烘干法进行仪器的干燥。 6、5常用玻璃仪器的清洗

洗净的玻璃仪器应内、外清洁透明,水沿器壁流下时均匀润湿器壁,不挂水珠。洗涤的方法应该是根据实验的要求、污染物的性质、沾污的程度和仪器的形状选择合适的洗涤方法和洗涤剂。在分析工作中,洗涤玻璃仪器不仅是一项必须做的实验前的准备工

作,也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洗涤是否符合要求,对检验结果会有很大影响。不同的分析工作对洗涤仪器有不同的要求,下面我们以一般定量化学分析为主介绍几种仪器的洗涤方法。

1、清洗剂的选择与使用范围

最常用的洁净剂是肥皂、肥皂液、洗衣粉、去污粉、洗液、有机溶剂等。 肥皂、肥皂液、洗衣粉、去污粉用于可以刷子直接刷洗的容器,如烧杯、三角瓶、试剂瓶等。

洗液多用于不便于刷子洗刷的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蒸馏器等特殊形状的仪器,也用于洗涤长久不用的杯皿器具和刷子刷不下的对垢。

有机溶剂是针对污物属于某种类型的油腻性,而借助有机溶剂能溶解油脂的作用洗除干净,或借助某些溶剂能与水混合而又挥发快的特殊性,来冲洗一下带水的仪器。如甲苯、二甲苯、汽油等可以洗油垢;酒精、乙醚、丙酮可以冲洗刚洗净而带水的仪器。

2、清洗液的制备及使用注意事项

清洗液简称洗液,根据不同的要求有各种不同的洗液。将较常用的几种介绍如下:

1)强酸氧化剂洗液:它是用重铬酸钾(K2Cr2O2)和浓硫酸(H2SO4)配制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