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六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板书设计:

远景:一条长龙 蜿蜒盘旋 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近景: 顶上像很宽的马路 长城 了望口

外侧:垛口 血汗 智慧 射口

方形城台 联想:站在???扶着???想起???

教学小记:在学习描写长城城墙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朗读的训练,减低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 拓展资料:

故宫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历时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 甘肃敦煌莫高窟

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长长的栈道将大大小小的石窟曲折相连,洞窟的四壁尽是与佛教有关的壁画和彩塑,肃穆端庄的佛影,飘舞灵动的飞天……庄严神秘,令人屏声敛息。

这里,便是世界 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通向中亚、西亚的陆上交通?丝绸之路?。千百年来,碧天黄沙的丝路贯通着中西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而敦煌,地处丝路南北三路的分合点,当年曾是一座繁华的都会,贸易兴盛,寺院遍布。以艺术形象宣传思想的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沿路留下了大量的石窟文化遗产,其中以莫高窟为主体的敦煌石窟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

1987年12月,甘肃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

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皇帝秦始皇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营建的,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据史载,秦始皇为造此陵征集了70万个工匠,建造时间长达38年。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1994年12月初,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布达拉宫在西藏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在拉萨海拔3,700多米的红山上建造了999间房屋的宫宇--布达拉宫。宫堡依山而建,现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全部为石木结构,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被誉为高原圣殿

2、 熙和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11个生词,正确认读二类字,并能正确读写并理解?神清气爽、

金碧辉煌、隐隐约约、耸立?等词语。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理解熙和园的历史和文化。通过背诵好词佳句加深对熙和园的

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

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时间:3、3——3、4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首先我们来看几幅图片(课件播放颐和园图片)。你们知道这是哪里的美丽景色吗?没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颐和园》(请学生上台写课题,讲解颐的写法)。 二、学习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将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划出来。 2、展示生字卡,提出注意生字词易写错的地方。 3、请学生上台听写,划出错的多的字,让生注意。

4、让学生提出不懂之处,并讲解?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耸立?等词语。 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耸立:高高地直立。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用词语造句) 三、初读课文,了解作者游览顺序 1、请去过的同学介绍颐和园。 2、初读课文

(1)听了他的介绍我真想去颐和园看看,同学们想去吗?好咱们现在就出发(播放录音朗读)。注意哪里停顿哪里重读,哪里语调轻柔,用笔在书上标出来。 (2)怎么样,说说游览了颐和园后有什么感受。

(3)师:想走进颐和园细细欣赏一番吗?通过图片感受到颐和园的美,需要一双爱美的眼睛和一颗爱美的心,通过课文感受颐和园的美还要美的智慧,你们行吗?相信同学们一定行。那好,咱们就来一次集体旅游。(请一个学生做导游朗读课文,提醒学习录音朗读,读出颐和园的美)

3、指导朗读,了解作者游览顺序

(1)读完一二段,提出刚刚学习了神清气爽,知道了神清气爽的感觉,让学生再读这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2)读完第三自然段后,问学生刚刚导游又带我们游览了哪里? (3)用换导游的方法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4)读至?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停下

师:我感觉导游这里介绍得非常好,我好像真的看到水平如镜的昆明湖。来,我们都像小导游那样把这句话读一读,看谁能超过这位小导游。 (5)读完第四自然段,哎呀,我一路只顾欣赏风景,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你能告诉我吗?这儿可是站得高看得远,你们都看到什么? (6)用上面的方法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7)问生游览的顺序。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分四大组查找颐和园资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大致游览了颐和园,这节课我们来细细地游览。 二、了解颐和园,感受颐和园的美

(1)把学生分成颐和园总介绍、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四个组,各个小组的学生根据自己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推荐三名同学作为导游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演示讲解。同时各小组之间通过互相提问、相互解答等形式达到共同学习、共同理解的目的。 (2)学生相互问答间引导学生体会颐和园的美

A、长廊的特点?看看作者是如何观察的?(体会观察、表达方法)从整体上看,从里看,从里向外,向两旁。

作者又是怎样写长廊的? 出示句子,比较: a:原句

b:这条长廊很长,分很多间。

(体会作者运用数字说明的好处。)

B、登上万寿山看到的景色美不美?这样美,作者又是怎么来写的呢?(体会作者有顺序、抓特点:建筑物的特点)

C、昆明湖的特点?(这段话是抓住了昆明湖?平静?的特点来描写的。描写得很具体、形象。?昆明湖漆氽得像一面镜子?,这个比喻句写出了昆明湖水面平静、水波不兴的特点。?绿得像一块碧玉?写出了湖水晶莹透亮如碧玉一般的特点。湖水非常绿,也说明昆明湖湖水的水质好。??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说明湖面非常平静。) D、出示下面两句话: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这儿用了一个?滑?字,能改用?划?字吗?

(如果用?划?字,就表示用桨来划,每划一桨,湖面就会产生许多波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在湖面驶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样的话,就显得自相矛盾了。文中说昆明湖绿得像一面镜子,我们都知道,镜子是由玻璃制成的,表面很光滑,这儿用?滑?字就显得很准确,而用?划?字就没有这样的好处了。文中说昆明湖绿得像一块碧玉。跟玻璃一样,玉的表面也很光滑,这里应该用?滑?字。而且?滑?字还以动的画面反衬出昆明湖的静。这段文字的形象性很强,闭上眼睛,想一想,在头脑中就能浮现出昆明湖平静的美,给人以一种安逸、舒适的感觉。)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看谁读得好。 2、全班深情朗读一遍。 作业:写一次游览活动

板书设计:

2、颐和园

长廊 长、画多、花多

佛香阁 闪闪发光 全貌 树、湖、城楼 昆明湖 十七孔桥

教学小记:本课的教学应将多媒体视频准备充分,否则学生很难理解颐和园的美。在引导有感情朗读的方法上还应该多下功夫。

3、趵突泉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妩媚?晶莹??摇曳??不知疲倦??五

光十色?等词词。能用?那么……那么…···??好像……似的?造句。

2、过程与方法:朗读感悟,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和细致描绘抒发感情的写作

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的突泉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伟大,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课文中描写大小泉景色的部分,即课文3、4两个自然段 2.细致观察与描写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幻灯,有条件的准备相关录相带。 四、教学时间:3、8---3、9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同学们见过泉水吗?是哪几的泉水?能说说你所见到的泉水的样子吗? 2、你们听过趵突泉吗?请同学们看图,这就是历史悠久、闻名于世的山东济南的趵突泉。

二、简介趵突泉

趵突泉在山东省会济甫市旧城区西门官侧,面积约3公顷,包括周围的金钱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6个泉口和几处古建筑,现统称为的突泉公园,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助突泉泉他长约30米,宽约20米,成长方形。池内有五股泉水,涌量每钞钟可达16立方米。泉水高高涌起,可高达半尺多,2400多年前,我国史书上就有关于它的记载。 三、范读课文

1、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图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

2、看了图,听老师读了课文,你们觉得趵突泉怎么样? 四、读通课文,指导分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