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1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关系比较密切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作业1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关系比较密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关系比较密切。

会计核算是从资金角度通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包括利润分配表和业务收支表)及财务状况变动表等,对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及其成果进行核算,这与国民经济核算注重流量与存量的价值量核算要求相吻合;会计核算的借贷记帐与国民经济循环帐户的复式记帐也基本类同。

% |# r9 K* S |5 t

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区别首先在于前者是“社会全计”、“宏观会计”,一般没有明确的对象(单位),而后者一般是微观会计,落实于具体的对象,同时会计核算只按收人和支出的费用性质加以归集,并不关心收支是转移性的、财产性的,还是消费性的;也不关心接受者是个人、企业、行政事业,还是其他机构(虽有记录,但不一定归纳分类整理)。 因此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原则上是有区别的。从会计核算到国民经济核算必须经过数据的转换、内容的凋整、科目的重新排列。 经济学是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国民经济核算利用会计账户形式和复式核算方法,其所需资料也大部分来源于微观会计核算。但二者之间的核算对象、目标不同,核算的原则、计价基础和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国民经济核算是运用统计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和说明,目的是为经济行为监测。经济分析、国际比较、政策分析和制定,以及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服务。

国民经济核算对象的客体是国民经济所构成的复杂经济系统,这个经济系统是由千千万万个经济活动单位所组成。如果根据经济活动的功能来考察,这些经济活动单位可以分为两类,即国民经济活动的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它们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微观基础。

www.snailol.com, o\C0 t) T2 @) Q/ l% F! b7 X1 b* S7 u3 w) w

(2)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你知道中国2000年和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吗? 答案: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定的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它是反映整个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这里定义的生产活动是指综合性生产,既包括货物生产,也包括服务生产,是与国际上定义的生产口径相一致的。所以社会产品船为两类,即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在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时,还要把握住常住单位、经济领土和经济利益中心三个概念。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经济领土是指由一国政府控制或拥有的地理领土、科研站和援助机构等,并相应地扣除外国驻本国的上述机构(国际机构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常住单位,但其雇员则属于所在国家的常住居民);经济利益中心是指某一单位或个人在一国经济领土内拥有一定活动场所,从事一定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并持续经营或居住一年以上的单位或个人。实际上,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在一个国家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只有把握住了上面三个概念,才能准确地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既然是国民经济统计核心的核心,其作用是非常大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能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总量,表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貌,

; @& F! I8 U' X& [' _* U( j& x* E Y; V, @% s% M+ ~7 u不但能够反映第一、第二产业的活动状况,更能反映第三产业的活动状况。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是衡量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的基本指标。 第三,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是分析经济结构和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数据。

第四,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有利于分析研究社会最终产品(包括服务)的生产、分配和最终使用情况,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在生产方面,它表现为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新增加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在分配方面,它表现为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各种收入总和;在使用方面,它表现为个人、企业和政府,为了消费和积累,购买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和。因此,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有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用这三种方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在理论上是相等的,称为“三面等值”,而实际上,这三种结果都会存在差异,这是统计误差造成的。

' \\; i+ a2 q3 o\蜗牛在线考试培训网免费学习资料统考题库电大题库-201年电大作业答案形成性考核册电大网上作业电大复习资料电大历届试题3 @# G6 o! U8 ?* |: ?8 |- F: 1.生产法(部门法或增加值法)

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增加值之和。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其中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出也叫社会总产值,“它是以货币表现的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社会产品总量。它的作用:一是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总成果,二是能反映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三是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的基础资料之一。其局限性:一是受产品中原材料转移价值大小的影响,二是受专业化协作程度高低和企业组织结构变动的影响。

在社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按工厂法计算,农业总产值按产品法计算,建筑业总产值按产品法计算,货物运输业总产值按收入法计算,生产性邮电业总产值按收入法计算,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总产品销售全价计算,其他一律按买卖差价计算。 2.收入法(分配法或成本法) 按这种方法计算,道德是各个部门根据生产要素在初次分配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来计算增加值,然后汇总各部门的增加而得到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蜗牛在线考试培训网免费学习资料统考题库电大题库-201年电大作业答案形成性考核册电大网上作业电大复习资料电大历届试题4 I3 X' V, B3 }. d$ m/ |; Z2 N/ C, G5 z, ]- ?0 $ W: N7 k4 E7 U\ 3.支出法(最终产品法或使用法)

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10645亿元.排名第七.

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18亿元.比上年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86208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73395亿元.增长9.6%.

/ u9 e4 I. H: [9 v4 D% I国民经济核算与会计核算基本问题的比较

从历史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国民经济核算从概念、框架及记账方法等诸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会计核算的思想。同时,国民经济核算也需要利用会计核算、特别是企业会计核算资料。因此,两种核

算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但企业会计核算之间又绝不是完全对等、简单包容汇总的关系,而是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本文拟就核算对象、目标及核算要素、原则、方法等基本问题,对国民经济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澄清对二者关系的一些认识问题。

一、 核算对象和目标

会计核算的对象是一个特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核算目标是通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为公众提供信息。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所有者(业主)和债权人等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以及企业管理者,为他们提供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财务信息资料。

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是一国国民经济活动整体。从内容看,它包括一国当期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对外经济往来诸方面的活动;从主体上看,它包容了一国从事不同经济活动的所有经济单位。因此,国民经济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构成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各自独立的核算。在核算目标上,国民经济核算作为一个数据信息体系,主要是为了各种宏观经济分析、政策制定和决策服务的。与会计核算相比,更多地体现其分析性框架的功能。

不同核算对象和目标决定了核算内容的差异。企业会计核算明显地具有下述特点:第一,强调资金量的核算,以资产(资金运用)和权益、负债(资金来源)作为基本核算恒等式,把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归纳为“先进->购入商品存货->销售->收取账款->现金”的不断循环,视收入为货币资金的增加,费用为资金的消耗;第二,强调收益尤其是投资收益的核算,它体现了投资者关心的焦点,因而损益使企业会计最重要的报表,盈利是最受关注的问题。

相比较而言,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尽管采用统一的货币单位计量,却更加重视经济过程中的实际流量,常常通过对价值量作物量和价格的分解,通过价格缩减,来观测经济流量及其变动状况。除在金融交易中是对资金量本身进行核算外,其余价值量资料更多地体现了对表现各异的经济流量以价格为同度量因素所做的综合。在具体核酸中,国民经济核算遵循生产。收入、支出三方等价平衡式为核算框架,以生产作为核算的核心;重视比之便冬季对经济总量的影响,强调以核算期市场价格作为估价基础。此外,国民经济核算特别强调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机构部门的分量核算,从数量上测度各部门之间及内部的结构关系,整个核算的出发点从国内来看是全方位的。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在这些方面的差异是基本的,由此还导致出其他一系列差异。

二、 核算的基本概念

从构成两种核算的基本概念看,有些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与会计核算指标基本一致,有些则是企业会计核算无法体现或无法直接体现。下面对具有一定可比性的概念进行分析比较。

(一)资产、负债和权益(净值)

国民经济核算和会计核算对资产的定义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关于资产的分类。会计核算依据资产的流动性,将资产区分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国民经济核算则首先强调资产的形态,要求区分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然后再作进一步分类。这两种处理有联系也有区别。例如,会计核算将那些可以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定义为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存款、短期投资、应收给预付款项、存货等。这里,以“一年”为标准来区分固定资产与存货、长期债权与短期债权,这是国民经济核算所沿用的,但将存货(属非金融资产)与现金、存款等金融资产项目放在一起,则不符合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

关于负债和权益(净值),两种核算的定义表面上看来具有相似性,实际上,由于核算的立足点不同,相似的定义下包含着内容的重大差异。企业会计是立足于投资者(业主)投入资本之外对外承担的债务相应地,权益作为投资者(业主)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主要体现为投入资本和与此相关的资本公职、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将企业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统一明确为资金使用者与提供者的关系。其它部门作为投资者(业主)对企业的直接投资,企业会计是为权益,国民经济核算则是为企业对国家、居民、国外的负债。因此,利用会计资料进行国民资产负债核算,负债与权益资料必须中心组合。应将权益数据按照资金来源进行细分,分离出其它各部门对企业部门的投资。

(二)收入、费用、受益于总产出、中间消耗、增加值

收入、费用和收益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概念;国民经济核算中在性质上与上述概念相近的是总产出、中间消耗和增加值。但这两组概念在内容上又是有区别的。

第一个区别是总产出的确认标准不同于会计对收入的确认。企业会计依照销售发生来确认收入,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总产出则是依照生产而不是销售作为纪录的时间标准。不同确认标准的选择在于不同的核算目的。对企业来说,只有产品销售出去才意味着企业经济过程的终结和真正实现。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总量是当期生产总量,他不直接受是否销售的限制。产品生产关系到一国经济价值是否增加,而销售是一国内部的交易,只涉及产品在哪里实现(使用),不涉及是否实现问题。

第二个区别是费用与中间消耗的内容的不同。中间消耗是指生产过程中对各种非耐用物品和服务的耗费,即劳动对象的耗费(计算净增加值时,中间消耗还包括劳动资料的耗费即固定资产磨损),而会计中的费用除以上内容之外还包括或劳动的耗费(工资及工资性支付)和一些计入生产费用的税金(如烧油特别税)等。差异的根源依然和核算目的有关。企业会计从投资者(业主)角度认识问题,劳动者与政府是与投资者和企业对立存在的,对活劳动耗费和税金的支付是为获取收入而不得不完成的支付,外在于企业收益,因而应作为费用并在收益计算中扣除。国民经济核算强调在原有经济价值上的增值,只有原投入的中间产品消耗才属费用消耗,劳动者与投资者一样,使已投入生产要素参与企业生产、创造增值的主体,因而对劳动者的支付与对投资者的支付一样,都是新增加值的经济分配行为。

以上两个区别决定了利润和增加值的区别。一方面活劳动费用和生产销售过程中的纳税是利润计算的扣除项,但却是增加值的构成要素;另一方面,利润已销售为基础,是销售收入中实际实现的收益,增加值则以生产为基础,是当期生产价值中所包含的新增加值。这样,利用会计资料计算增加值,除利润资料外,还须从费用数据中分解出其它增加值要素部分,最后还要注意生产与销售口径差异的影响。

三、 核算原则

明确核算原则是为了规范核算行为,使整个核算保持统一的处理。有些原则是所有经济定量核算都应遵守的,如真实客观性,横向可比性、纵向一致性、反映及时性等。另外一些核算原则也是不同核算都须明确的,但由于多种原因是不同核算所做的规定可能不尽相同。还有一些原则则是某一种核算所特有的。下面我们就后两类原则对会计核算和国民经济核算进行比较分析。

(一)记账基础

记账基础即记账时间原则,一般有两种:依照经济活动自身发生的实践作为记账的依据,称为权责发生制;以货币收支实际发生的时间加以记录,称为现金收付实现制。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