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诸子散文的兴起和发展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论文 诸子散文的兴起和发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诸子散文的兴起与发展

诸子散文的兴起与发展

摘要:先秦是中国文明史的开端 ,是中国文明从逐步萌生走向繁荣昌盛的重要时

代,诸子散文更是先秦文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它的发展与繁荣,与早期的国家形态、社会结构、社会性质、社会经济基础、社会文化等有很大的关系。研究诸子散文的发展与繁荣,不仅是研究先秦文化的需要,而且对当今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诸子散文;春秋战国;兴起;发展

一、诸子散文的辉煌成就

先秦文学虽然不能称之为中国文学的顶峰,但却绝对是中国文学的经典和精髓,奠定了我国两千几百年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它是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最早阶段,包括了秦代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其主体部分是成熟的周代书面文学,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学术发展的“纯中国学时期”,它形成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留下了一批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①——诸子散文。诸子散文大多是哲学著作,故又称为哲理散文,详细地论述他们,无疑是哲学家的任务,但诸子散文无论在文体、语言、结构各方面,又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文学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是,诸子百家并非文学流派,各学派之间的区别主要是政治观点的不同,而不是文章风格、流派上的差异。甚至可以说,不周学派的文章,有时在体裁、风格上往往有一些相同之点;而同一学派中各人的文章,却又常常迥然有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对中国的影响丝毫不亚于“五四”运动对中国人思想的启迪。先秦诸子散文是我们思想之源,是中国文化昌盛的代表。

诸子散文在先秦时代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春秋战国之交时期;战国中期;战国末期。

古建林,慎小平《“先秦诸子散文”教法探究》(《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1).11.11)

1

诸子散文的兴起与发展

春秋战国之交,这一时期的诸子散文以《论语》、《墨子》、《老子》为代表。《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辑,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活动。《墨子》是一部墨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的汇编,反映的是墨家学派所代表的小生产者的思想。其艺术特点是文质意显,富于逻辑性。《老子》又称《道德经》,基本上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它以玄深的哲理思辩和精妙的诗一般的语言相结合,显示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它们都以对话体的形式出现。《孟子》孟子及其弟子的著作,反映了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面貌。《孟子》的散文体现着语录体向专题性论文的过渡,其突出的文学成就在于高超的论辩艺术。《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亦是道家的又一部经典。其文章以独特的艺术造诣绝响于先秦诸子之中,奇妙的构思、汪洋恣肆的语言、浪漫的风格,都体现了在诸子散文中的独特地位和辉煌的文学成就。

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为代表,它们多为专论文的形式。《荀子》一书多为荀子自作,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是儒学的进一步发展。其文章多为结构严谨、论说周详的专题性论文,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进入了完全成熟的阶段。《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文章峭拔锋锐、质朴无华,体现着法家文章的基本特色。《吕氏春秋》是吕不韦集门客的集体创作,体制宏大、内容博杂、兼收并蓄,是先秦学术思想的一次大规模的总结,也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二、诸子散文发展的主观历史因素

(一)国家形态

诸子散文中迥异的风格受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国家政治的极大影响。春秋晚期与战国初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改革。这些都是新兴地主阶级利用政权的力量来改变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从而完成封建化的过程。到战国时期,由于各国处于封建割据的状态,统一的封建政权还没有形成。新兴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都把主要精力用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变法改革,以致于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落后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方面。由于居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本身政权还不巩固,他们的思想也还没有形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就为诸子散文的繁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

诸子散文的兴起与发展

特别拈出上个世纪80年代许倬云《东周到秦汉:国家形态的发展》中的一段话来讨论:

春秋时期的列国,并不是国家的初形,而是西周国家瓦解后的残余。因此春秋的列国,在国家的功能与结构方面,比之西周国家,其完整程度竟可能还有所不如。例如,西周国家的主权,属于王室,列国都没有完整的主权,于是由春秋到战国的发展过程中,列国必须逐步肯定自己的主权。到各国各称王时,各国方能不承认周氏的宗主权。……春秋霸主制度,可算是周室的替代品,在过渡期间,为中国维持了相当程度的秩序,而又听任各国各别的发展。②

由此可见,春秋之末,王权衰落,诸侯崛起,天下纷争。与之相应,官失其守,礼崩乐坏,士阶层蔚然勃兴,私学兴起,私家著述相继出现。

钱穆在《国学概论》一书中曾言:诸子之兴,本为在下者以学术争政治。③也的确如此,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

在这个时期,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帝国的军事斗争

日益加剧,国家形态却并不完整。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各学派热烈争辩,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诘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与此同时在这种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周天子的统治已经松动, 各诸侯或大夫除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自己的实力外,为了逐鹿中原,统一中国,十分需要借助“士”的力量,因此纷纷“养士”,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如春秋晚期,齐国的田常,早在齐景公时就施惠于“士”。每杀—头牛,仅取“一豆(四升)肉”,其余的都用来供士食用。每到年底,田常仅取“二制”,即两匹布帛,其余的分给“士”做衣服穿。又如战国初期的魏文侯草贤礼士,他周围有一大批知识分子。战国中期.齐威王、

②③

许倬云《东周到秦汉:国家形态的发展》(载《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4期) 钱穆《国学概论》 ④

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

3

诸子散文的兴起与发展

宣王之时,在都城临淄西门外设谡下学宫,招探天下文人学士,在那里讲学和著书立说.议论朝政。后来的“四公子”,即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他们“养士”多达几千人。战国后期秦国的吕不韦,也有“食客三千”,多为有一技之长者。“士”中许多优秀人物受到重用,甚至出为卿相,如商鞅、吴起等,学术活动也受到鼓励和资助。复杂的哲学思想和不同的政治见解需要新的文学形式来表达,新的散文也就因此而勃兴起来,且颇具规模。

(二)社会结构、社会文化

西周之时,学校都是官府的。《周礼》明确规定,“古者学在官府”。那时的史官,既是官府的官吏,又是学校的老师。章学诚先生说:“三代盛时,天厂之学。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学备矣”。说的就是“学在官府”的情形。即夏商周王代,官府完全控制着学校,学必须以官吏为老师,各种各样的学问,都要向官府有关主管的官吏学习。比如,要学习法律,《周礼·地官》记载“受法于司徒”。即向司徒之官学习法律。但是,并非任何人都可以进学校学习,只有王公贵族的子弟才有资格。一般人是不能掌握文化知识的。

混乱的春秋战国时期,周平王东迁,天子的地位衰微,出现了分封制度的解体,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一些“王官”便散入各诸侯国,有的则流落民间。导致上层贵族地位的下降和下层庶民地位的上升,产生文化下移。使“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私人办学蓬勃兴起,入学条件西周时大力改变,文化知识也由贵族转移到士的手里。春秋末年,孔子在鲁国讲学,“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⑤,并发展成为儒家学派。春秋战国之际,墨家聚众讲学,并形成了有组织的集团,当时称为墨者,后世称墨家。到战国时期,讲学成为时尚。而像孔子所办的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等级,只要学生送给他“束俯”(一串腊肉)作为学费,就可以了。这样便大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因而有学问的人多了起来。于是,在贵族和庶人之间兴起了一个“士”阶层。“士”的成分很复杂。他们分属各个阶级,且人数迅速壮大,他们的社会作用也日益凸显。“士”可以经人推荐而担任官职。很多有经济基础的人弃农为士,而私人办学的发达,提供了这一条件,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