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考试复习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中医各家学说考试复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阴血不足证 发热面赤 而脉大虚弱 纯补其血 当归补血汤

气血两虚证 疮疡脓多而清或瘀肉不腐,溃而不敛,脉大无力 双补气血 八珍汤 2、薛己认为“人之胃气受伤,则虚证蜂起。”其善长用温补脾胃,补养肾命法治疗疾病。 3、薛己“务滋化源”的理论包括补脾土、补肾命。 十、缪希雍 1、治血三要

(1).宜行血不宜止血 (2).宜补肝不宜伐肝 (3).宜降气而不宜降火 2调理脾胃特色 1.平调脾胃 2.滋养脾阴 3.脾肾双补 十一、张介宾

1、张介宾的真阴论?

张介宾既重视阳气,也未忽视阴精,认为阳既非有余,阴亦常不足。

真阴之象:即人之形体。阴为精,阴成形,因此,观察真阴之法,是通过“观形质之坏与不坏”,以判断真阴是否损伤。

真阴之脏:即命门。张介宾认为,五脏各有阴精,又统归于肾,命门又是肾的藏精之所。 真阴之用:真阴属水,是命门火的基础,命火养于阴水之中,所以真阴之用实指命门水火的功用。

真阴之病:即命门火衰与水亏之候。

真阴之治:由于水亏火衰皆在命门,因此,真阴不足,既可壮命门之水,也可补阳以生水。 2、 张介宾的药物四维是人参、熟地、大黄、附子。

3、 张介宾的两个辩证纲领?“阳非有余”的理论依据?重视阳气的名言?重要思维? ①二纲、六变。(填空)

②阴以阳为主,阳以阴为根、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人是一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选择)

③一生之活者,阳气也、有阳则生,无阳则死、得阳则生,失阳则死、人体的寿夭生育,及勇怯精血,病治之基,无不由此元阳之足与不足。 十二、李中梓 1、先後天根本論

第一個明確提出了“腎爲先天之本,脾爲後天之本”的論點。 (1).肾为先天之本 (2).脾为后天之本 (3).脾肾相互为用 (4)、治疗

①治先天根本當分水火

水不足而火旺:六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火不足而水勝:八味,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②治後天根本,當分飲食勞倦 治後天飲食所傷:枳術丸 勞倦所傷:補中益氣湯 (5)辨证补益脾肾

脾肾俱虚:同补,或朝夕分补

肾虚为主:补肾兼脾 脾虚为主:补脾兼肾 2、重视补气补阳

強調陰陽的互根,以陽爲偏重,故說:“氣血俱要,而補氣在補血之先;陰陽並需,而養陽在滋陰之上。” 3、治疗癃闭七法

1.清金润肺 肺燥不能生水 → 气化不及州都 2.燥脾健胃 脾失健运 → 精不归肺、肺失通调 3.滋肾涤热 下焦湿热壅滞,肾燥而膀胱不利 4.淡渗分利 水渗大肠,甚者泄泻不止

5.疏理气机 气滞影响膀胱气化→不能通调水道 6.苦寒清热 热邪内蕴三焦 → 影响膀胱气化 7.温补脾肾 脾肾阳虚 → 气化不利 4、善用膏方

1.补益脾胃 参术膏、白术膏 2.补益肺肾 人参固本膏 3.补肾益气 龟鹿二仙胶 4.补益气血 琼玉膏、地黄膏 5.收敛固精 五味子膏

5、李中梓首次明确提出“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并认为“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亦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 十三、绮石

1、阐发虚劳病因病机 (1)病因

先天之因:在受气之初,或由父母年已衰老、或乘劳入房、或病后受胎、或妊娠失调、或色欲过度等,此皆先天禀赋不足,精血不旺,致其所生之子先天虚弱。

后天之因:多因酒色、劳倦、七情、饮食等所伤,发病年龄多在十五、六岁,或三十岁上下。或色欲过度伤肾耗精,或劳神伤心,或郁怒伤肝而失调和,或忧怒伤肺而失肃清,或思 虑伤脾而失健运;致使先伤气然后耗精,或先耗精而伤气,终则精气皆亏。

痘疹及病后失调之因:多由痘疹施治失当,正虚邪恋;或病后元气尚亏,失于调养;或劳动伤其气;或纵欲竭其精;每致阳气衰弱、阴血枯耗

外感之因:或酒色无度,或心血过耗,或肝火易动,或阴血素亏,或肺有伏火,复感风邪,易成劳嗽 境遇之因:或孽子坠心,或异乡之悲,或闺妇征人之怨,或富贵而骄佚滋甚,或贫贱窘迫难堪等,致使情志不达,五志郁而化火,耗伤气血,积渐成劳。即所谓“七情不损则五劳不 成

其他病因:另外,还有妄用攻伐,杂药乱投,耗伤正气的医药之因及痨虫传染之因 (2)虚劳病机

绮石认为虚劳病机可分为阴虚、阳虚两大类;“或为阳虚、或为阴虚。阳虚之久者,阴也虚,终是阳虚为本;阴虚之久者,阳也虚,终是阴虚为本”。而且提出“阴虚之证统于肺”, “阳虚三夺统于脾” 。 1阴虚阳克,伏火刑金。 2阳虚三夺,中气不守。

(3)阐发虚劳证治:倡言理虚三本二统

理虚三本:肺为五脏之天 “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 治虚二统:阴虚之证统于肺—治当清金保肺 阳虚三夺统于脾—治当补脾建中 (4)虚劳防护

1.知节 虚劳之人宜节嗜欲养精,节烦恼养神,节忿怒养肝,节辛勤养力,节思虑养心,节悲哀养肺。

2.知防 虚劳或虚弱之人,外邪容易乘机侵袭,因此冬春季节应防风寒;夏季应防暑热,同时又应防因暑取凉而感寒;长夏防湿;秋季防燥。 3.二守 坚持长期服药,合理摄养,以免服发。

4.护肺 虚劳曾经骨蒸、劳嗽、吐血而治愈者,应注意终身保肺。 十四、喻昌 1、秋燥论

校勘《内经》之错

“燥之与湿,有霄壤之殊。燥者,天之气也。 湿者,地之气也。水流湿,火就燥,各从其类,此 生彼负,两不相谋。春月地气动而湿胜,斯草木 繁茂,秋月天气萧而燥胜,斯草木黄落 ,故春分 以后之湿,秋分以后之燥,各司其政,今指秋月 之燥为湿,是必指夏月之热为寒然后可”(《医 门法律?秋论》) (2)燥气致病机理与症状 病位:肺

病机:肺失治节

症状:痿、喘、呕,烦满,筋脉拘急,筋惕而 搐;甚则筋缓不收,痿痹不仁,消渴, 男子精液衰少,女子津血枯闭等。 (3)治疗原则与方药

治疗原则:补肾水阴寒之虚 泻心火阳热之实 除肠中燥热之甚 济胃中津液之衰 方药:清燥救肺汤 十五、傅山

1、辨治带下病特色

(1)病因:行房放纵,或饮酒过度, 脾气虚, 肝郁,湿侵,热逼等。 (2)病机:带脉不能约束。

据带下颜色分为白带、青带、黄带、黑带、赤带五种,俱是湿证 白带属于脾虚湿盛,方用完带汤; 青带属肝经湿热,方用加减逍遥散; 黄带乃任脉湿热,方用易黄汤; 赤带为火热,方用清肝止淋汤; 黑带为火热之极,方用利火汤。 2、应用生化汤经验 (1)生化汤功效

由当归、川芎、桃仁、黑姜、炙甘草组成,酒、童便各半煎服; 具有温经活血,养血通络,祛瘀生新之功; 《傅青主女科?血块》谓“生化汤系血块圣药。”

(2)生化汤加减:加参生化汤;安神生化汤;木香生化汤;加参安肺生化汤;参归生化汤;健脾消食生化汤;参苓生化汤;生化六和汤;五个加味生化汤;五个加减生化汤 十六、叶桂

1、试论叶 桂论治虚损证经验: (1)甘药培中

脾胃 分治

脾阳虚:温补为宜,升阳为先 胃阴虚:养阴为宜,降胃为要 配用陈皮 半夏茯苓 厚朴麻仁 (2)血肉填下

肾阴虚:生地、熟地、麦冬、天冬、枸杞子 、首乌、女贞子、旱莲草等凉润之品

肾阳虚:苁蓉、丝子、沙苑、巴戟天、 补骨脂、杜仲等柔剂阳药。 少用肉桂、附子等辛热之品

(3)中下兼顾 脾肾双补

补脾:加丝子、沙苑、苁蓉、熟地等

补肾:人参、茯苓、山药、陈皮等 或早服八味、六味,晚服异功散 (4)静养节欲 急宜静养

远房帏,独居静室 怡悦开怀 (5)饮食调养

食物自适,即胃喜为补

饮食增而津血旺,以致充血生精 而复其真元之不足

2、 叶桂治疗漏病使用活血化瘀药通络的同时,常配伍辛散、温通、香窜之理气之品,从而达到行气,散结,止痛的目的。 十七、王清任 1、中风先兆 (1)神智异常 (2)感觉异常

(3)肌肉肢体活动异常 临床表现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 病因病机

元气亏损是导致半身不遂的本源 治疗用药特色

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重用生黄芪,大补元气,畅通经络,促进血行;辅以少量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活血化瘀通经之 品,共奏补气活血、逐瘀通络功效。 2、王清任如何论治瘀血证? (1)、病因病机

①人之元气虚衰,无力推动血行,致使血 停留于血管内而为瘀。 ②邪气与血所结而为瘀,包括寒邪、热邪和瘟毒之邪。 (2)、临床表现

血瘀病症甚多,大约有50种。除了白眼红赤、 牙床变紫等颜色异常、癥瘕痞块、臌胀、痛处不移等瘀血证外,还有病情特殊的瘀血证。 (3)、治疗方法

①通窍活血汤主治头面四肢和周身血管血瘀之症, ②血府逐瘀汤主治胸中血府血瘀之症, ③膈下逐瘀汤主治肚腹血瘀之症。

④少腹逐瘀汤主治妇人少腹积块,痛经崩漏及调经种嗣。 ⑤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中风。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钱乙,字仲阳 《小儿药证真诀》由钱氏门人阎季忠编集而成 刘完素,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素问玄机原病式》、《皇帝素问宣明论方》 张元素 字洁古《脏腑标本寒热虚实药式》、《医学启源》

张从正 字子和,号戴人, 因居宛丘(今河 南省淮阳县东南)较久, 故自称宛丘;因春秋战国 时睢州属于戴国,故又自 号戴人。《儒门事亲》。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 《脾胃论》、《兰室秘藏》、《内外伤辨惑论》 朱震亨,字彦修, 因世居丹溪,故学者尊 之为丹溪翁《格致余论》、《局方发挥》 薛己,字新甫,号立 斋 《外科枢要》、《内科摘要》

缪希雍字仲淳,号慕台, 缪氏治学主张一是注重 收集药方,取诸家之长。 二是师古而不泥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医学传心》、《神农本草经疏》、《本草单方》 张介宾 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 《景岳全书》,类经 吴有性 字又可,号淡斋, 吴有性字又可,号淡斋,

绮石 门生具体有多少无从考证,仅能从《理虚元鉴?序》中得知有赵宗田一人 《理虚元鉴》。

李中梓,字士材,號念莪 《补撰药品化议》 《医学口诀》、《脉诀汇辨》10卷、《痘疹全书》。

喻昌,字嘉言, 晚号西昌老人 《寓意草》、《医门法律》

傅山,初名鼎 臣,字青竹,后改青主,又字 仁仲,号公他,公之它、啬庐、 石道人、朱衣道人、丹崖翁、 侨黄、侨松等不下二十余称。 叶桂,字 天士,号香岩,别号上津老人《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

徐大椿,又名大业,字灵胎,因隐居洄溪, 自号洄溪老人, 《医学源流论》 《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伤寒类方》《慎疾刍言》《兰台轨范》《洄溪医案》《医贯砭》《徐批叶氏临证指南医案》《徐评外科正宗》

王清任(1768~1831),又名 全任,字勋臣, 《医林改错》 吴师机,字尚先 《理瀹骈文》

唐宗海字容川, 治学主张博采众长,不 但通读古今典籍,而且还 研究传入中国不久的西医 学。首先提出“中西汇通” 《中西汇通医书五种》: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血证论》 《伤寒论浅注补正》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 《本草问答》 《医易通说》、《医学见能》、 《痢症三字诀》??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