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外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对双方都有好处。他对革命和革命者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认为人民的革命是正义的,又认为行为过火,得伐石太太的行动和结局形象地说明了作者的观点。卡尔登被作者描写为从来不关心任何人的人,后来被感化,为自己所爱的人心甘情愿地代替别人走上断头台,表现了狄更斯道德感化的人道主义思想。

132、简述巴黎公社文学的特点。

①真实地记录了巴黎人民英勇斗争的事迹和反动派血腥镇压的滔天罪行。②现了被压迫阶级为争取做人的权利而斗争的主题。③造了无产阶级的英勇形象。④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诗歌形式,并且洋溢着人民必胜的信心。

133、简述莫泊桑短篇小说的基本主题及代表作。

①资产阶级的风俗习尚,揭露资产阶级的腐化堕落和拜金主义,嘲笑小市民的追逐浮华与爱慕虚荣。代表作是《我的叔叔于勒》、《项链》。②普法战争,反映了高贵者未必高贵、卑贱者未必卑贱,强调了普通群众中有许多的爱国主义者。代表作是《米隆老爹》、《羊脂球》等。

134、为什么说萧伯纳是英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 萧伯纳是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他继承了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的传统,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指出“戏剧的使命在于振奋人心,迫使人们去进行思考,引起痛苦”,反对把戏剧但作消遣。这种见解突破了19世纪末英国剧坛上的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的风尚。因此被称为英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

135、简述俄国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①俄国文学对社会的批判是异常尖锐而全面的,不仅批判了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而且还批判了宗教制度和资本主义。②对贵族和社会出路的探索越来越迫切,对灵魂苦难的关注越来越执著,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也越来越浓厚。③在人物形象方面,还出现了平民知识分子代表的新人形象系列和由贵族地主立场向平民立场转化的“忏悔的贵族”形象系列。

136、契诃夫小说的创作特色。

①善于以日常生活为题材。通过平凡的形象,届时深刻的生活哲理,朴素无华,真实可信。②结构精巧,内涵丰富,发人深思。结尾常是开放性的,给读者创造广阔的想象空间。③风格独特,含蓄、朴素、简练,具有强烈而深沉的艺术魅力。④语言简洁明了,词汇丰富,比喻新鲜,赋予节奏感。

137、简析别里科夫的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别里科夫是一个旧制度的卫道士、新事物的反对者的典型。作家在这个典型里概括了那些自私、怯懦、丧失人格,屈从反动势力,进而堕落成为反动势力的帮凶的人们的一般特征。透过这个形象,既看到了沙皇统治的残酷,也看到了一些知识分子的自私、软弱和妥协性,还看到了俄国社会必须改造的迫切性。

138、简述伯兰兑斯《19世纪文学主潮》的成就和价值。

勃兰兑斯的名著《19世纪文学主潮》构建了新的文学史体系,继承史达尔夫人、圣?佩韦和泰纳的方法,对欧洲19世纪文学作了整体的、比较的研究,对后

来的文学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39、简述哈代的悲剧主义。

哈代用唯心论解释社会变化的原因,认为这是一种凌驾于现实之上的神秘力量所造成的,是一种不能抗拒的命运。因此他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人类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宿命论思想。哈代小说中对人类命运常常做出富有悲剧性的暗示。这种悲剧性充分地表现为人类生活中的主观与客观、自由与限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人们在自己的行为选择中经常处于的无可奈何的状态。这使哈代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必然带有强烈的悲剧意味。不过哈代又相信人格美和个性美的伟大力量,相信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140、苔丝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①个人的悲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苔丝始终不向环境和命运低头,但她又相信人的一生是由命运安排的。②时代的悲剧:资本主义的“文明”侵入宗法制农村,农民破产,道德秩序被物质文明打破,苔丝内心的纯洁与所处环境的冲突形成了悲剧因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毁灭了苔丝。

141、简述克莱的形象。

小说中的克莱是一个具有新思想,但尚未摆脱旧的道德偏见的知识分子。他敢于背叛自己的家庭,他摈弃传统的阶级偏见来到奶牛场学技术,还敢于超越财产、地位、信仰、知识等人为的屏障,大胆、真诚的追求苔丝。但是他无力冲破资产阶级道德偏见的藩篱,尽管他自己也有过荒唐的经历,却把苔丝视为不洁的女人,新婚之夜,抛弃了曾被骗失身的苔丝,从而酿成了苔丝的第二次悲剧。不过,他最终还是悔悟了。

142、简述《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悲观主义和宿命色彩。

苔丝的毁灭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哈代在小说中更强调环境所产生的悲剧因素。从而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对统治阶级提出了愤怒的抗议。哈代咒骂杀死苔丝的世界,但是找不到造成这种悲剧的真正根源,他认为人们在冷酷的现实面前无力摆脱命运的恶意捉弄。苔丝为了保持自身的清白和追求纯洁高尚的爱情而不断挣扎,始终不能逃脱生活给她带来的不行。在这里,哈代显然受到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影响;他笔下的苔丝和俄狄浦斯一样,“不想服从命运,可又不得不服从,他斗不过命运”,表现了作者的悲观主义和宿命色彩。

143、《德伯家的苔丝》的艺术特色。

①情节集中,条理清楚,全书机构布局清晰。②小说中的自然景色的描写往往和人物的命运描写密切配合,即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又是景物描写具有烘托、反衬、象征作用。③出色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144、为什么说托尔斯泰的小说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①揭露了法律制度的虚伪和反人民的本质;②判了整个官僚机构,勾画了国家机构中各级管理的丑恶嘴脸;③揭露了官方教会的虚伪,暴露了神父们的市侩嘴脸和宗教仪式的荒诞无稽;④否定了土地私有制。

145、法国自然主义文学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比较。

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滥觞于福楼拜,至19世纪70年代以后,才形成高潮。法国的莫泊桑等人集体发表的《梅塘之夜》是这一运动的宣言书。它是产生与批判现实主义中的一个文学思潮和流派。其特征是:①强调写真实,再现自然。自然主义把真实理解为自然,即客观存在,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谓再现自然,就是真实地而不是典型化地描写日常生活。②强调客观性。自然主义要求小说家完全消失在小说情节的后面,不要介入小说的叙述,让股市“自己来讲述自己”。③突出科学性。自然主义把一切归之于自然法则,认为人的性格、欲望、行为都受制于生物规律,尤其是遗传规律,所以创作就是探索、印证这些规律对人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求描写要达到一种科学式的精确。左拉后期甚至认为创作就是一种试验的过程,它遵循着假设——试验——结论的基本程序。

日本的自然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从1901年到1906年,经过了一个译介法国自然主义作家的作品和论著的准备、孕育阶段,从1906年岛村抱月的理论著作《被囚禁的文艺》和岛崎藤村的长篇小说《破戒》问世之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便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出现了日本文学史上的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高潮。其特点是:①在理论上主张“破理显实”,即主张作家排除一切思想,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按照事物原样子去描写“真实”。②在实践上主张遵循绝对客观主义的创作方法,要求作家灵境地、客观地、不带任何倾向地去描写事物。③在方式上要求作家自我忏悔和自我暴露,要对个人丑恶的私生活进行忏悔,这一理论对自然主义后期“私小说”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日本自然主义作家情况复杂,他们往往是从其它流派转变过来的,因此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出了自身主要特点之外,还存在着各种流派交叉影响的特点。

146、比较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的“复活”。 聂赫留朵夫是一个“忏悔贵族”的典型,是一个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他青年时期单纯善良,追求真挚的爱情。但是贵族家庭养成了他的种种恶习,贵族社会和沙俄军队放荡腐败的生活习气使他堕落为自私自利者,他诱奸了玛丝洛娃,随后又抛弃了她。当他在法庭上看到玛丝洛娃时,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堕落和不幸的罪魁祸首,他决心赎罪。在为玛丝洛娃上诉过程中他认识到了社会的弊病,认识到了土地私有制的不合理,认识人民的苦难时地主阶级造成的。他的思想开始升华,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放弃财产和贵族生活,随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最后在《福音书》中找到了消灭恶势力的办法,或得了精神上的“复活”。

玛丝洛娃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的典型。她先是被贵族少爷聂赫留朵夫诱骗,继而被主人驱赶,落到社会底层,由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沦为心灵麻木、卖弄风情的妓女。她对聂赫留朵夫的怒斥表达了一个受尽侮辱的妇女对贵族社会的控诉和抗议。后来她改变了对聂赫留朵夫的看法,放弃了旧的恶习,在政治犯西蒙松等人的影响下走向新生,获得了精神和道德上的“复活”。

聂赫留朵夫的“复活”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阶级立场的转变,二是皈依上帝,照上帝的意志为人类的幸福工作。玛丝洛娃的“复活”是一种阶级的回归,她原本是平民中的一分子,又回到了人民中间。

147、比较托尔斯泰与斯丹达尔在人物心里刻画方面的异同。

托尔斯泰对现实主义的一大贡献是她大大发展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他始终注意通过心理变化反映人的性格思想的变化,他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的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车尔尼雪夫斯基称之为“心灵的辩证法”。他注重一些感情和思想如何从一些感情和思想演变而来,主义心理活动形态的多样性和内在的有机性,他善于捕捉心灵中转瞬即逝的感情和意念,善于发掘内心深处难以捉摸的、微妙的仪式。为表现人物的“心灵的活动”,他调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他注意描写人物心里错综复杂的矛盾,发掘促使人物心里矛盾发展的各种因素,他喜欢描写自我反省、心灵的彻悟和激情状态等独特的心灵活动形态,喜欢通过人物的各种表情、动作、音调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斯丹达尔自称“人类心灵的观察家”,他特别善于把握和分析人物的心理,在《红与黑》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被他分析过,把人物各种情景下的各种精神活动和感情变化的特征细腻地表现出来。尤其是写人物在不同环境中的感受、关键时刻的内心斗争等心理活动都十分真实具体,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物心灵深处最隐秘的思想和最微妙的意识变化,并能与当时的客观情景天衣无缝的结合在一起。对突出任务的复杂性格起了重要作用。

托尔斯泰和斯凡达尔都善于把握挖掘人物心灵深处最隐秘的思想和最微妙的意识,善于揭示人物内心的冲突和感情的瞬间的变化,通过心理变化反映人的性格和思想变化,但又各具特色。托尔斯泰注重心理过程的本身,注重表现人物“心灵的运动”,并喜欢描写自我反省、心灵的彻悟和激情状态等心灵运动形态。斯凡达尔则善于分析人物在各种情景下的心理活动,喜欢从不同角度揭示心灵的隐秘。

148、比较哈克和吉姆两种不同类型的“逃跑”。

“逃跑”是《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的一个主题。作者写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逃跑。哈克是一个不受任何约束追求自由独立、富于正义感的美国少年,他讨厌好心的道格拉斯寡妇姐妹俩“文明”的约束,也讨厌那个酗酒的丧失人性的无赖父亲,于是跑到了密西西比河上,进入一个与岸上的文明世界截然相反的原始与自由的境界。

吉姆是一个不屈从命运有着人格尊严的黑奴形象,他和千百万黑奴一样遭到非人的待遇,没有人身权利,未了逃脱被人卖掉的厄运,他也逃向密西西比河去寻找自由与独立。

哈克和吉姆逃跑的原因不同,但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哈克要摆脱好心长的然而却是遏制天性的文明教化的束缚,也要摆脱以父亲为代表的野蛮迫害。吉姆则是要摆脱文明社会的残酷压迫和奴役,在吉姆与社会的关系和哈克与社会的关系之间,有一种意味深长的类似情况,那就是:要自由地生存,就得脱离那个扼杀人性的文明社会。寻找自由与独立的共同目标,把分属两个对立种族的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殊途同归。

149、19世纪后期文学的基本特征。

①三种基本思想并存,一是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它明确提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个思想指导了无产阶级运动,影响了巴黎公社文学。二是传统的人道主义思想,它抨击邪恶,但又鼓吹改良和博爱,这个思想继续影响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三是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的非理性学说,它们否定现存的秩序、世界的整体性和人类的理性,对世界感到失望和无所适从,只好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