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导入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情境导入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情境导入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熊涛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4年第17期

摘 要: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学和抽象性,很多数学知识很难让小学生从直观层面上去学习,如果将数学课堂情景化,结合学科和小学生特点运用一定的情景导入,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导入法;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44-01

数学知识大多以抽象的图形、符号为表现形式,学生往往对此不感兴趣,课堂上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点,恰当地运用情境导入,让“静”的知识“动”起来,通过直观的图像、鲜艳的色彩,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去积极地探索、主动地发现。情境导入有多种方法,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条件、教师自身状况等进行情景创设,一般分为:激疑导入、谈话导入、实验导入、活动导入、故事导入等多种形式。情境导入是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环节,一般以1-3分钟为宜,不宜超过5分钟。 一、激疑导入

设置疑念,可突出主题,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强烈愿望。一个恰当的耐人寻味的问题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巧设悬念导入新课时,精练、有创造性地提出一些问题是创设悬念的有效方法。看似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无大关系,实则联系紧密。一些典型的问题能够迅速激发学生思维,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使其情绪高涨,从而步入求知兴奋状态。例如:一位老师在讲解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时,提出 :如果我们把圆分成若干等分,进行拼图,能拼成个什么图形呢?学生一下来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圆分成4等分,8等分,16等分,32等分......加上多媒体的演示清楚直观的看到拼图的结果,就是圆可以拼成长方形,从而推出圆的面积公式,这样推理出来的公式,学生掌握的牢固,让本来枯燥的学习变成了实践检验的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谈话导入

谈话导入能开门见山,简洁明快,三言两语直奔主题,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产生学习动力,但语言一定要精练,有感染力。例如:一位教师在上一年级上册“钟表的认识”时,先让学生听一段滴答滴答的声音,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就猜出是闹钟,然后出示一个挂钟,亲切的对学生说:谁能告诉老师现在钟上几点了?这时候学生什么样的回答都有,老师抓住时机说:现在究竟是几点了呢?如果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学习认识钟表,那么就能准确的回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