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小说创作中心理描写艺术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西小说创作中心理描写艺术比较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过渡时期。在这一文化过渡时期,人文主义、理性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不断得到传播与发展,个性与人的精神生活的审美价值在社会的文化价值系统中不断得到升值和肯定,这一切因素都刺激着心理描写艺术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代是重新发现人、肯定人的时代。积极地探索人的内心世界成为这一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创作主题之一。在薄伽丘的小说《十日谈》、塞外提斯的《唐吉诃德》、拉伯雷的《巨人传》等作品中,心理主题的开掘与心理描写的深度不仅可以同古希腊罗马作家的优秀作品相媲美,而且具有更大的完美性,他们为早期文学长廊里创造出了一个个异彩纷呈的经典形象。在戏剧创作领域,莎士比亚以大量细节和精致的描绘表现了人类心灵的激荡和微妙的幻化。著名的心理剧《麦克白》就是这方面最杰出的代表。

从文艺复兴开始,欧洲近代心理描写艺术逐渐形成两种方法与风格,一种是从主观的角度,由内向外地抒发与表现内心体验与情感,这种风格可称为“浪漫”风格,它成型于感伤主义文学,在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得到最完美的体现。如卢梭的《新爱洛伊丝》、《忏悔录》、斯泰恩的《感伤的旅程》、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谬塞的《世纪儿忏悔录》、雨果、霍夫曼、蒂克、诺戈里斯等的作品。另一种是从客观的角度,由外向内对内心进行理性的解剖与分析,这种风格可称为“现实”风格,他在古典主义文学中产生,并在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达到了它的辉煌期。

心理描写的现实风格在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形成了它的经典形式。早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感伤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中,个人及其主体意识已经显示出其在社会文化中的独立品格。在19世纪中期与后期的现实主义文化中,个人及其主体意识更加成熟,更加富于理性。个人的独特性格、心态、道德生活与精神追求,日益成为社会审美的中心之一。同时,这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心理分析所要展示的主题。

斯汤达在他的《红与黑》中,塑造于连这个艺术形象时,不厌其烦地大段大段描写主人公于连的欢愉、自得、希冀、懊悔、嫉妒、绝望等等的心灵奥妙。西方古典小说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在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中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托尔斯泰在俄国心理现实主义小说中的一大贡献是,把此前作为说明人物心理动机的心理描写,变成关照和开掘人生的一种方法,并且独创了展示人物心理的独特方法——“心灵辩证法”。他善于深入细微的描写连接心理两极的环节,尤其是善于描写心灵发展的隐

5

秘过程,其中的一些描写,还达到了意识流的高度。托尔斯泰对安娜·卡列尼娜临死前痛苦不安、恍惚慌乱的思想情绪的描绘。《复活》中“法庭”一场,在揭露聂赫留多夫的内心活动时,用十分细腻的笔触,层次分明地表现了男主人公在法庭上巧遇玛丝诺娃时的矛盾、紧张、惶惑的精神状态及其内心进行的激烈斗争,均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心理描写的典型例子。西方小说家为了突出人物性格,还不惜使用大段介绍性的心理描写、直抒胸臆的抒情描写以及灵魂剖析等手法。俄国作家陀斯妥耶夫思基的《白痴》、《罪与罚》等小说在这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他的作品中具有后来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某些特点。日本评论家小林秀雄在《论〈罪与罚〉》中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巴尔扎克终结的地方开始了全新的事业,他把‘人间喜剧’的舞台中心移到了人的内心世界,这是近代小说史上的一件大事。陀氏的小说体现出明显的“内倾性”特征,对20世纪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陀斯妥耶夫斯基被人们认为是现代主义的鼻祖。

20世纪欧洲心理描写艺术主要沿着两条路线发展。一条是以理性心理分析为基本特征的现实主义心理描写路线,主要体现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作家和部分欧美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中。如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萧伯纳的《巴巴拉少校》,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另一条路线是以非理性的精神分析和艺术呈现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主义心理描写路线,主要体现在西欧现代派文学中。如艾略特的《荒原》,卡夫卡的《变形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意识流小说,它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作家的描写对象也转入了人的心理层面,淡化外在物理时间而关注人的心理时间。如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作品。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小说在心理描写方面各自不同的民族特色和发展进程。西方小说在刻划人物性格或揭示人物精神世界的时候,往往采用静态描写的方法,挖掘人物内心的潜意识,善于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的开阔地,捕捉每一瞬间的变化并把它精细、准确地加以再现。我国古典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则紧密结合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人物行动简练而又传神地进行动态描写。人类的心灵是复杂而多变的,这便决定了心理描写也会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由作家以剖析方式代人拟心,让人物自己“直抒胸臆”;更可以“心照不宣”,悄无声息地把人物的“心”呈现给读者,让读者去体察。剖析是西方的认知方式,是理性的思辨;东方更重于意象的感知,是感性的沟通。

6

二、形成中西小说心理描写艺术差异的原因

虽然人类社会千差万别,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情感、心理和思维结构等却有许多共通之处。从而使得不同的国家、民族、时代的文学存在着共同的文学规律。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为使人物形象真实丰满,洋溢出生命的灵性和活力,人们异常注重心理描写。然而,中西小说创作中的心理描写尽管不是先天就不同的,但它们与生俱来就脱胎于不同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环境中。这注定它们各自与本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终究形成了中西小说创作中两种不同风格的心理描写艺术特色。 (一)不同的社会历史

首先是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对形成中西小说心理描写差异的基础作用。我们知道社会生活是人们进行创作的源泉,小说中呈现的人物心理描写,必定要受到当时当地社会发展的制约。展开心理描写必须首先具备可以描写的对象,也就是活跃多样的思想、富有个性的心理和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同时,社会又可以赋予作家进行自由挖掘、捕捉、表现这些心理的使命和空间。换句话说,社会的发展既给作家提供了心理描写的可能条件,又向作家提出了进行心理描写以反映人的精神面貌的动力和要求。社会的发展进步在读者和作者、客体和主体两方面共同制约影响着文学创作中心理描写艺术的发展。

在西方,古希腊罗马以后中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封建宗教的神学主义主宰着一切,人们的思想僵化愚昧,情感心理基本上失去了个性色彩。社会既不给作家创作提供丰富的心理原型和素材,又牢牢束缚着作家自身的思想和手脚。因此,代表中世纪文学主体41的宗教文学多是概念化、公式化的说教。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14世纪以来,西方产生了声势浩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现实生活中,“人”取代了“神”,大家宣扬人性,充分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竭力提倡个性解放。由社会的沃土和时代的精神孕育出来的各具个性的心理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原型;对“人”的高度重视,促使作家集中注意力,去“发现”各种各样的“人”,并对其活跃多姿的内心世界进行大胆发掘和全面曝光。随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与小说艺术自身的不断成熟,使19世纪西方小说在人物心理描写方面达到了很高

7

水平,以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心理描写成就最为显著。

从中国小说的最早形态——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始,至明清长篇章回体小说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国一直处于封建社会的统治之下。封建社会政治上的君主专制和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最核心的思想基础,强调社会政治化和人格道德化,从而使封建知识分子的创作观念往往立足于宣传和维护封建社会制度及其道德伦理。这种大气候造成了中国封建社会成为一个没有个性的社会,社会的最高原则体现为“五伦”关系,人们讲仁义礼智,讲忠孝节义。文学价值的取向也定型为用伦理意识来关照一切,形成人物形象固定的本质属性:善恶观念、礼欲观念。这样,社会既不为小说作家进行人物心理刻划提供足够的生活素材和心理原型,也不要求甚至阻碍他们去深入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直至清末,中国封建制度的衰落瓦解和西方外来文化的渗入,人们在文学作品中逐渐呈现出了与固有传统不同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状态。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中国古典小说真正开始了向新的思想内容和形式技巧的转型。

中西方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也对形成中西小说心理描写差异产生重要作用。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中西方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族性格特征和审美标准。一般说来,西方民族性格外向,个性鲜明突出,感情热烈奔放,善于赤裸裸地袒露自己立体多面而真实活跃的内心世界。其文艺理论也重视创作时的强烈激情,如柏拉图认为诗人“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 [6],就难以创作。而中华民族性格内向、谨严,感情深沉、矜持、含蓄,以岿然不动为自尊自重。在这种民族性格影响下,人们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追求弦外之音、韵味之旨。含蓄美被奉为艺术的正宗,成为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中西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别也很大。西方长于抽象的理性思辨和分析,而中华民族则长于形象的直观和类比联想,偏重于感受和体验的整体思维和综合思维。中、西民族不同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从内容到手法上决定着小说中人物心理刻划的差异。其实性格特征、思维形态也是一种心理内容,中华民族内向含蓄的性格特征和善于依靠形象进行整体把握的思维方式自然成为小说家塑造人物内心世界的原型。由于性格的内倾,作家不容易发现、捕捉具有鲜明个性的心理;也由于感性直觉的形象思维方式具有不易分割的整体性特点,不像理性思辨方式那样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可分割性,从而使小说作家对人物心理难以进行细致明晰的条分缕析。因此,不善直陈心曲的内向性格、崇尚含蓄的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